1.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是什么意思?

2.“雍熙万宇清 劳望颍川星 朝阳三品石 鼓瑟五侯门”的意思

3.舞榭歌台借代什么意思

4.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正艳杏浇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 。什么意思、、翻译下

5.高中语文课文《雨霖铃》怎样设计创新?

承平气象的意思_承平气象,形容曲尽

仁宗之“仁”(一)

公元1023年1月(北宋乾元二月二日),宋真宗皇帝驾崩,他的第六个儿子赵祯即位,年龄仅13岁,由于年龄尚幼,由刘皇后以皇太后身份监国,垂帘听政。赵祯做了40年的皇帝,公元1063年驾崩,死后庙号为“仁宗”。

仔细研究中国历史上对那些已故皇帝或大臣的谥号,会发现确实很有讲究。首先,非常简洁,就那么一两个字;其次,大多数情况下,都非常准确,能入木三分地评价出这个人物一生的行事特点和功过是非。比如,仁宗皇帝的这个“仁”字就极其到位,不仅准确刻画出了赵祯这个人的性格特点,还准确地反映出整个仁宗一朝的基本国策。

仁宗的身世本身就是个,这就是流传甚广的“狸猫换太子”故事,直到最近,还有一部名为《狸猫换太子》的电视剧正在热播。这个故事的版本颇多,比较权威的大概是《三侠五义》中所讲的,嫔妃刘氏、李氏两个贵妃在真宗晚年同时怀孕,为了争当正宫娘娘,工于心计的刘妃将李氏所生之子换成了一只剥了皮的狸猫,污蔑李妃生下了。真宗大怒,将李妃打入冷宫,刘妃遂被立为皇后。后来,刘妃所生之子夭折,而李妃所生男婴在历经劫难后被立为太子,登基后便是仁宗。最终,在包拯的帮助下,仁宗得知真相,与双目失明的生母李妃相见,而身为皇太后的刘氏则畏罪自缢而死。

中的故事并不完全是空穴来风,在真实的历史中,仁宗赵祯还真不是刘皇后的儿子,他的亲身母亲姓李,原本是刘皇后身边的一个普通侍女,杭州人,也许是在自知不能生育的刘皇后的刻意安排下,被皇帝“幸”生下了赵祯这个孩子。刘皇后特别高兴,把还在襁褓中的赵祯抱到自己这里喂养,并由另一位杨姓贵妃共同帮助照料这个孩子。对李姓侍女,也没加迫害,还不断地提升她的地位,先是由侍女晋升为才人,又升为婉仪,仁宗即位后,又升为顺容。刘皇后还派人寻访到李氏的亲属,给他的弟弟封了官,以示恩惠。李氏本人天性沉默寡言,是个善良质朴的人,自己的亲生儿子当了皇帝之后,她夹杂在一群先帝嫔妃之中,没有任何异常表现。尽管如此,刘皇后怕日久天长,生出是非,还是把她派出宫外,为先帝真宗守陵去了。李氏死于公元1032(宋明道元年),享年46岁。在临死前病重,刘皇太后又以仁宗的名义加封她为先皇的贵妃:宸妃。但在安排贵妃下葬的时候,刘皇太后听取了宰相吕夷俭的建议,按照皇后的礼仪规格下葬。一年以后,公元1033年,刘皇太后也去世了,享年65岁。

按《宋史》的记载,仁宗始终不知道自己的身世,直到刘皇太后去世,一位亲王燕王才告诉他的亲生母亲是李宸妃,而李宸妃是刘皇后给害死的。仁宗方罢朝数日,下哀痛之诏自责,而且亲往李妃的墓地祭奠,并开棺验尸,打开棺材后,发现李宸妃面色跟活着的时候一样(《宋史》解释说,由于是用水银养护的结果,这一点未曾请教过医学专家,水银是否可达到这么高超的防腐效果,故存疑),冠服全是按皇太后标准穿着的,仁宗慨叹说:“人言岂可信哉”!

不过,对这件事我是觉得有些蹊跷的。关于这件事,当时宫里宫外,谁都知道仁宗不是皇太后的亲生儿子,宫内的风言风语就不说了,宫外的大臣们则以各种理由上表,攻击刘皇太后,话里话外都有暗示。公元1031年,范仲淹就是因为上书谏请太后还政而被贬官的。当时虽有刘太后称制临朝,但这些表章,皇帝本人也是应该看到的。《宋史》中关于吕夷简谏刘后以高规格厚葬李妃的细节也是殊堪玩味的。李宸妃死,刘太后与众臣及皇帝一起讨论,如何安葬的事,吕夷简奏对说,应该厚葬。刘太后马上站起身来,拉着皇帝出去了。过了一会儿,又回来,坐在帘后问吕夷简:“您这是什么意思?是想离间我们母子吗?”吕夷简回答说:“不敢,我是为太后考虑”。刘太后沉默了一下,又问:“那么依您的意见,该如处理呢?”吕夷简说:“按宫内后妃一品规格对侍”。刘太皇默许了这个建议,还让吕夷简具体关照操办这事,吕夷简又叮嘱具体办事的宫内太监,这可是皇帝的亲妈啊,要穿戴上皇后才能用的衣冠,用水银保护好遗体。在出殡的线路上也有过争议,按一般嫔妃的葬礼,是从宫墙凿个侧门,将棺木运出去,吕夷简建议应从给皇后出殡才走的西华门运出棺木,刘太后同意这个建议。一切如吕夷简的安排,完全按皇后的规格为李妃办了一个极其隆重的葬礼。

给一个普通的临终前才获得皇妃封号的宫人出殡,却按皇后的葬礼规格隆重操办,这不是一件小事,不仅有隆重的吹吹打打,皇帝本人也要亲自参加,而且,在讨论这个葬礼的细节时,皇太后竟先把他支出去,自己回来和大臣商量这件事。这时的仁宗皇帝已经二十多岁了,智力正常,难道他看不明白这里的名堂!这太不合常理了。依我的推测,仁宗可能早已知道此事,只是顾全大局,揣着明白装糊涂而已。他不能说破这件事,一旦说破了怎么办?是废了刘太后,另立李妃为太后?不废刘太后,又怎么安排李妃?所以,既然眼看着生身母亲没受什么罪,也就装着不知道,平平安安地过下去吧。刘太后驾崩之后,大臣、亲王们纷纷拿此说事。不少大臣特别是那些在太后临朝时被贬的官员,纷纷上表诋毁刘皇后,很多添油加醋,无中生有的诋毁让仁宗都听不下去了,这时,他再也不能装下去了,只好做出一副才知道的样子,大哭大悲一番。他去剖棺验尸,并不是怀疑刘太后迫害死了李宸妃,而是以此来堵住那些搬弄是非的王公大臣们的嘴。因为给李妃按皇后规格下葬的全过程,他都是知道的,甚至还可能是亲眼见证了一些关键环节,没有他的同意,单是刘太后表态,官员们也不能给李妃穿戴皇太后的冠服。他敢去开棺,是早就明白棺椁里是什么样子的,心里有底儿。此后,他下诏,禁止大臣们再议论刘太后监国时的事情。顺便说一下,开棺验尸的事,仁宗后来还干过一次,那是大臣夏竦死后,夏这人活着的时候比较能干,得罪了不少人,被称为奸臣,以至他死了之后,有人还说他诈死,仁宗只好亲自到夏府开棺验尸,恐怕也是出于对夏竦的保护动机。

从对这个事情的处理来看,仁宗这个人,首先是很有城府,他能把这么大的一个事儿装在心里十几年,就好像完全不知道一样,这是要有超强的自我控制力的,而这种自我控制能力,是做一个好皇帝的必备条件。其次是,他很善良,不忍心伤害这两个对他都有恩情的女人,也不忍心让她们两个人卷入残酷的仇杀之中。刘太后对他很好,从小将他抚养长大,又一心扶持他当上皇帝。李宸妃是他的亲生母亲,两个都是他不愿意伤害的人。事实上,仁宗和刘皇后的关系十分融洽。在仁宗十八岁和二十岁时,分别有朝臣上表称皇帝已经成年,请皇太后撤帘还政,而仁宗的作法是亲率宰相及文武百官去给太后贺寿。皇帝当着群臣之面给太后行跪拜之礼,这也是有违礼制的,按常规,太后过生日是皇帝的家事,由皇帝在宫内办个寿礼即可。仁宗此举曾遭到大臣们的非议,但仁宗不顾众议,行此大礼的目的就是向群臣表明他与皇太后间的感情密不可分,皇太后临朝听政完全是他所支持的。在他已经再也不能装不知道的情况下,他追封生母李氏为庄懿皇太后,(后改为章懿),那时距刘太后死不过一个月,刘太后死后被谥为“章献明肃”皇太后。仁宗并没有剥夺这个谥号、移出宗庙,反而一如既往地祭祀如初。(一般皇后死后谥号只有两个字,只有临朝称制过的皇后才追谥四个字)。刘太后和李太后,这两个谥号也挺有讲究,“懿”是品德美好的意思,用在李太后身上,说明她隐忍自己的亲情,多年来不声张此事,没有借此生出事故,具有美好的品德。而“献”则是奉献的意思,说明刘太后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国家,献给了两代皇帝,具有一心为公的品德。就是对那位曾帮助刘皇后照顾过他的杨淑妃,仁宗皇帝也是孝敬有加,他是被刘后和杨妃养大的,在具体的生活起居上,杨妃出的力还更多些,所以,从小他就称刘后为大娘娘,杨妃为小娘娘。刘后死后,曾诏立杨妃为皇太后,继续帮助仁宗处理国事,被大臣们谏止。但仁宗对杨妃按皇太后的礼仪对待,杨妃所居的宫殿为保庆宫,所以史书上称杨妃为保庆皇太后。杨妃也是很明事理的人,她从来没有干预过仁宗的政事,在仁宗为报答她的恩情想让她的侄子做诸司副使(相当于现在的副部级)时,她主动提出:“小儿岂胜大恩,小官可也。”于是改封为“右侍禁”,(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团级干部)。

(二)

仁宗对待皇室家人如此,对待官员也是如此。生活在仁宗朝的官员们是幸福的,他们可以随便发表言论,最大的处分不过是降上几级,贬到别的地方做个小点儿的官,说不定过了一段时间,风头过去了,皇帝还会把他再招回来。仁宗一朝,贬了升,升了再贬,贬了再升的官员不计其数。那时的大臣上书言事,不仅内容激进,什么话都敢说,而且,有时态度也十分冲动。有一次,仁宗皇帝想封自己宠妃张贵妃的叔叔张尧佐当三司使,当时身为御使的包拯不同意,认为三司使是主管全国财政工作的,张尧佐才能平庸不堪此任,仁宗只好让步说,“那不行就封他个粗官,当节度使吧”,北宋时的节度使不同于唐代的节度使,只是个虚职,表示地位的名号而已,包拯同意封张尧佐这么个虚职,但对仁宗“粗官”的说法还不放过,说“节度使怎么能是粗官,太祖,太宗不都当过吗?”在争论过程中,包拯情绪激动,唾沫星子都溅到了仁宗的脸上,仁宗也不以为忤。回宫后,张妃不干,撒娇使性,皇帝只好训她:“你就知道给你叔叔要这个使、那个使的,难道不知道包拯是御使吗?”也许正是仁宗的宽容,他那一朝名臣辈出,宋朝那些后来在历史上如雷贯耳的名臣大多出在仁宗朝,如晏殊、包拯、欧阳修、范淹仲、韩琦、富弼、苏轼、黄庭坚、沈括、司马光、王安石等等,可谓群星璀灿。仁宗的宽容带来的好处是言论比较自由,群臣什么话都敢说,这使他能比较全面地了解各方面的情况,不会受信息失真的蒙蔽。但也有不好的一面,就是对任何一件事都有不同的看法,议论纷纷,仁宗有时又没太坚定的主见,所以往往朝令夕改,用人也是今提明贬。明代思想家王夫之就此评论说,“人言一及而辄易之,互相攻击则两罢之”,仁宗自亲政以后三十年间,不论用人还是基本国策,几乎没有能稳定过一年的,结果导致官员不知该坚守什么政策,民众不知在追随什么原则,这主要是“天子无定志”导致的。是啊,言论自由是好事,但那也得是最后决策者具有明断是非的判断力和意志力,如果最高决策者没有主意,不能及时明确地支持一种意见,禁止另一种意见来干扰这种意见的执行(不论对错,因为对错是在事后才能知道的),那么,言论自由就反而变成坏事了。终仁宗一朝,特别是关于对外战争的政策,始终就是在这种争论中东摇西变的。

皇帝的宽容仁厚也确实感动了一批正人君子,这些人一心谋国,以报答皇帝的仁厚。所以,仁宗一朝基本上是些正人君子,即品德高尚正派的人立朝,维持住了四十年的承平气象。当然也有一些被称为“奸臣”的人,投其所好,伪造政绩,以仁义获得高位的。这些人在当时就受到受所谓正人君子的攻击,这就是贯穿有宋一代的“党争”。

仁宗的这种性格带来的实际后果是,在仁宗一朝,实际上官员队伍在决策上的权重更大一些,仁宗不太像是一位乾纲独断的专制君主,倒像夹在群臣纷争中的一位好好先生,哪一边的道理讲得滔滔不绝、冠冕堂皇,他就倾向于哪一边。所以,仁宗朝的事情,大臣要负的责任不比皇帝少。

那个时代的大多数读书人,也是幸福的,仁宗在科举制方面实行了“扩招”政策,科举中进士的数量是前朝的数倍,更多的士子得以进入 *** 做官,当然感恩戴德,所以,仁宗还在位的时候,朝内的官员就上表,要给仁宗加上“大仁至治”的称号,只是仁宗本人还算明白,拒绝了这个建议。

就仁宗的本性来讲,对待老百姓也是仁慈的。《宋史·仁宗本纪》的记录中,几乎每隔两行,就有一次仁宗为百姓做善事的记录:或是下令减少某一地方的赋税,或是下诏赈济某地灾民,或是因为某地的自然灾害、边境战争失利而下诏自责、停止宴饮歌舞。每逢水旱灾害,他要么在宫廷内诚心祈祷上天赐福,早日结束灾害;要么光着脚站在庭院里,自己罚站,以向上天谢罪。他几乎每隔几年,就释放数百名宫女出宫,让她们回家过自己的日子。这些善事的密度之高,在中国的历代皇帝中,是不多见的。他很珍惜每个普通人的生命,全国判处的案子都要由他亲自复审,每年经他由改为其它刑罚的人数动辄上千人。他曾对大臣说过:“你们知道,我平时生气骂人时,从来都没有骂过‘你去死吧’这种刻毒的话,就更不敢在断狱中滥用了。”对于滥用的官员他十分憎恶,他给吏部的规定是:如果一个官员在断案时错杀了人,则终生不能再提拔。

自然,这样的人对他自己也是严格要求的。他衣食俭朴,任内没有像那些不成器的皇帝如微宗那样大修宫室。史书中记录了大量他严于奉已的故事,比如,有一次,他在宫苑内散步时,屡屡回头看,随从们都不明白皇帝是什么意思。等他还宫后,对嫔妃说道:“渴坏了,快快倒热水来。”嫔妃顿觉奇怪,问道:“官家在外面时怎么不喝水,而让自己受渴这么久呢?”仁宗回答说:“朕屡屡回头,没有看见他们准备水壶,如果问的话,就有人要被处罚了,所以就忍着口渴回来了。”

皇帝的宽容仁厚也确实感动了一批正人君子,这些人一心谋国,以报答皇帝的仁厚。所以,仁宗一朝基本上是些正人君子,即品德高尚正派的人立朝,维持住了四十年的承平气象。当然也有一些被称为“奸臣”的人,投其所好,伪造政绩,以仁义获得高位的。这些人在当时就受到受所谓正人君子的攻击,这就是贯穿有宋一代的“党争”。

仁宗的这种性格带来的实际后果是,在仁宗一朝,实际上官员队伍在决策上的权重更大一些,仁宗不太像是一位乾纲独断的专制君主,倒像夹在群臣纷争中的一位好好先生,哪一边的道理讲得滔滔不绝、冠冕堂皇,他就倾向于哪一边。所以,仁宗朝的事情,大臣要负的责任不比皇帝少。

那个时代的大多数读书人,也是幸福的,仁宗在科举制方面实行了“扩招”政策,科举中进士的数量是前朝的数倍,更多的士子得以进入 *** 做官,当然感恩戴德,所以,仁宗还在位的时候,朝内的官员就上表,要给仁宗加上“大仁至治”的称号,只是仁宗本人还算明白,拒绝了这个建议。

就仁宗的本性来讲,对待老百姓也是仁慈的。《宋史·仁宗本纪》的记录中,几乎每隔两行,就有一次仁宗为百姓做善事的记录:或是下令减少某一地方的赋税,或是下诏赈济某地灾民,或是因为某地的自然灾害、边境战争失利而下诏自责、停止宴饮歌舞。每逢水旱灾害,他要么在宫廷内诚心祈祷上天赐福,早日结束灾害;要么光着脚站在庭院里,自己罚站,以向上天谢罪。他几乎每隔几年,就释放数百名宫女出宫,让她们回家过自己的日子。这些善事的密度之高,在中国的历代皇帝中,是不多见的。他很珍惜每个普通人的生命,全国判处的案子都要由他亲自复审,每年经他由改为其它刑罚的人数动辄上千人。他曾对大臣说过:“你们知道,我平时生气骂人时,从来都没有骂过‘你去死吧’这种刻毒的话,就更不敢在断狱中滥用了。”对于滥用的官员他十分憎恶,他给吏部的规定是:如果一个官员在断案时错杀了人,则终生不能再提拔。

自然,这样的人对他自己也是严格要求的。他衣食俭朴,任内没有像那些不成器的皇帝如微宗那样大修宫室。史书中记录了大量他严于奉已的故事,比如,有一次,他在宫苑内散步时,屡屡回头看,随从们都不明白皇帝是什么意思。等他还宫后,对嫔妃说道:“渴坏了,快快倒热水来。”嫔妃顿觉奇怪,问道:“官家在外面时怎么不喝水,而让自己受渴这么久呢?”仁宗回答说:“朕屡屡回头,没有看见他们准备水壶,如果问的话,就有人要被处罚了,所以就忍着口渴回来了。”

这么一位好皇帝,若是无边事纷扰,可以说是尽善尽美了。所以,《宋史·仁宗本记》给他最后的评论是:“《左传》上说,为人之君的最高境界就是“仁”,仁宗就是达到这个境界、无愧于这个“仁”字的君王了。”(“《传》曰:‘为人君,止于仁’。帝诚无愧焉”。)

(三)

可是,仁宗接手的大宋却偏偏不是一个统一的大王朝,而是一个四周敌国环绕的小国。北宋形成于五代战乱之末,英雄圣武的太祖、太宗皇帝,先后平定了内部的藩镇割据,灭掉了南方的后蜀、南唐和北方的北汉等数个独立的小国。太宗时,与北方最强大的辽国发生了战争,适逢辽国正处于勃发崛起之时,大宋的两次进攻皆以失败告终。在激烈的战斗中,太宗还身负箭伤,这箭伤也是使他日后病死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后的宋真宗就没那个胆略和雄心了,使出了“以金钱换和平”的贱招,勉强维持住了与辽国的均衡关系。所以,到仁宗登基,大宋的人口有4000万,国土面积才350万平方公里,还不及辽国大。

大宋面临的国际形势更是不能让人乐观:北面是幅员广阔,强悍跋扈的辽国。据现代学者粗略地估算,辽国的疆域北起外兴安岭、贝加尔湖,西抵鄂毕河,东至大海,面积有450万平方公里以上,人口600多万,军队30万以上,是北宋邻国中实力最强大的,在金国兴起之前,北宋最为看重的就是与辽国的外交关系,对辽国的意见和动向都十分重视。西北方面,是保持着半独立状态的党项人控制的部落,那时还不叫夏国,还接受大宋朝的册封,为西平王、定难军节度使,但实际控制的范围也有数十万平方公里,人口300万左右,有十几万的军队。西南方向是吐蕃诸部的控制区域,与宋接壤的边境自北方的青海西宁直到今天的四川雅安一线。吐蕃部落较多,在西宁一带的一个部落首领叫唃嘶啰,他与宋朝比较友好,因为宋的大将曹玮先后帮他平定了宰相(吐蕃语叫论逋)李立遵和温逋奇的叛乱,在宋的军事支持下,维持住了对河湟一带的统治。所以,整个仁宗一朝,唃嘶啰一直是宋的盟友,也是在西夏南面牵制他们的力量。再往西南,是大理国,这是太祖征南时同意留下的一个独立国家,但他们始终对宋朝朝贡,保持友好的关系。再往南,是现今越南的一部分,称为交趾国,这个国家不太老实,有时唆使宋朝南部的边民部落叛乱,仁宗朝后期的侬智高叛乱就与交趾有关,后被大将狄青平定。从当时的形势看,宋的北面、西北、南面的边境都不太平。几乎没有一日不发生些小的冲突。

面对这种复杂的国际关系,宋仁宗的对外政策也一如其对内政策,一个字儿:仁。

他在对外政策方面的“仁”也是有很多例子的,比如,辽国发生了旱灾,饥民涌入了宋境,仁宗命令地方官员等同于本国的人民一样给予救济。当时向宋称臣的高丽国因受辽国的怂恿,朝贡的物品越来越少,有大臣建议出兵惩戒,宋仁宗说,那只是国君的罪过,现在出兵的话,也不一定杀得了高丽的国王,还会殃及两国的黎民百姓,还是算了吧,贡物少就少点吧。后来南宋的皇帝高宗赵构评价北宋的皇帝说:“先帝兼爱南北,不轻启战端”,讲的大概就是仁宗赵祯。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是什么意思?

《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竟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睛,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囊,归去凤池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起首三句从地理和历史两个方面,抓住“形胜”和“繁华”两个特点,对杭州做了高度概括。“形胜”,指地理形势重要、交通便利、风景优美的地方。“三吴”,旧以吴兴、吴郡,会稽为三吴,或称吴兴,丹阳、会稽为三吴。这里泛指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都会”,大城市。杭州是这一地区的最大的城市,所以称为“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一句纵观今古,交代了杭州悠久的历史,钱塘,即杭州。杭州是一座历史古城,早先春秋时代,它就是吴、越争霸之地,秦代设置钱塘县,隋朝改设杭州,五代时吴越国建都于此,发展为东南第一州,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以及“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这几句,侧重描绘“繁华”;“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这几句,侧重写“形胜”“烟柳画桥”是说柳色如烟,彩桥如画。春日的柳树,像一片嫩绿的薄薄的轻纱,掩映着一座座精美的桥梁。“风帘”,挡风的帘子。“翠幕”,绿色的帷幕。“参差”,长短高低不齐,这里是形容城市房屋鳞次栉比,高矮不一。“十万人家”是说人烟稠密。虽说是个约数,但并非夸张。“市列珠玑”,是说市面上陈列着各种珍贵的物品。“市”,指贸易的场所。“户盈罗绮”,是说家家户户盈箱满柜的绫罗绸缎。罗绮,有花纹的丝织品。“竟豪奢”是说竞夸精美的服饰,比赛豪华阔气。以上这些句子,作者选取了画桥、翠幕、珠玑、绮罗等形容“三吴都会”的物阜民丰。“云树”,“怒涛”,“天堑”三句,是写壮阔雄奇的钱塘江景色,高大茂密的树木,护绕着江堤,堤外,奔腾的江水翻卷起狂波怒涛,真是一道宽阔险阻的天然屏障。“云树”,形容树木的茂密高大,远远望去就像一片绿色的云影。“霜雪”形容波涛卷起的白色浪花。“天堑’,天然的壕沟,多用以指长江,这里借指钱塘江。“无涯”,无边无际。钱塘江扛口呈喇叭状,放眼望去,江海一片,宽阔无边。

下片写西湖的美景,游人的欢快,歌吹盛况,最后以夸耀作结,归美州将。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三句从湖山风光落笔。“重湖”,指西湖,唐代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在钱塘门外筑了一条长堤,世称白堤。西湖以白堤为界,分为外湖和里湖,所以词人称为重湖。“叠巘”,重叠的山峰。“重湖叠巘清嘉”一句,十分准确地抓住了湖中有湖、山外有山的特色。“清嘉”,是清新,秀丽的意思。“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承“清嘉”而来,“三秋”,秋季三个月。“桂子”,桂花。这句是写桂花飘香,时间很长,与“叠巘”相呼应。“十里荷花”,是写荷花种植很广,与“重湖”相呼应。这八个字,摄住了西湖“清嘉”之神,它点到即止,不施重彩,不做刻绘,留下了联想的余地。接下去,词人换转笔墨,从自然转向人物。“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羌管,就是笛子,“弄”,吹奏。“菱歌”,莲女子所唱的歌。“泛”,指声音的飘扬。“嬉嬉”,形容很快活的样子。“钓叟”,钓鱼的老翁。“莲娃”,莲的少女。这几句写西湖游赏之乐。垂钓老翁和莲女娃是这幅游赏图中的人物。白天,笛声在晴空里荡漾,晚上,萎歌在夜空中漂浮,童颜鹤发的老翁在钓鱼,貌美如花的少女在莲,他们一个个都是那样的欢快,真是一派昼夜笙歌的太平景象。 历来认为,这首《望海潮》是作者献给两浙转运使孙何的。孙何是柳永的友人,当时驻节杭州。“干骑拥高牙”以下,直到结尾,是写对孙何的称颂祝愿。“千骑拥高牙”是写孙何煊赫的威势。“千骑”,形容随从护卫人数之多,仪仗之盛。“拥”,簇拥,“高牙”,军前大旗,是主将的旗帜,这里代指孙何。“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写孙何的闲逸生活:饮美酒,听音乐,吟诗作赋,游赏山水。“烟霞”,这里指山光水色。“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意思是说,来日升迁到朝廷做官,虽然杭州城无法带去,但可以把这西湖美景绘成图画,把它带回京城去欣赏。“异日”,他日、来日,日后的意思。“图”,画,作动词。“将”,语助词,念阴平声。“图将”,画成。“凤池”,即凤凰池,本来是皇帝禁苑中的池沼,这里指朝廷。这最后两句,是对孙何的祝愿,在写法上仍然扣住表现杭州繁华富庶的题旨。

“承平气象,形容曲尽”。(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乐章集》中这类描写都市繁华的词作有将近二十首,这是柳永以前的词作所未见的,而这类词,即使在今天,也还有相当的认识和欣赏价值。

“雍熙万宇清 劳望颍川星 朝阳三品石 鼓瑟五侯门”的意思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的意思——田间小路上鲜花盛开,你可迟些回来。

作品出处

出自《陌上花三首》,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第一首对吴人歌《陌上花》事作了概括的叙述。第二首写吴越王妃春归临安情景。第三首慨叹吴越王的去国降宋。三首诗委宛曲折地咏叹了吴越王朝的兴亡,带有怀古咏史的性质,并感慨人世荣华富贵,虚名浮利的过眼云烟,皆如那草头露,陌上花,转眼即消逝。三首诗语言典雅,意味深长,诗情凄宛。

相关典故

吴越王钱镠的原配夫人戴氏王妃,是横溪郎碧村的一个农家姑娘。戴氏是乡里出了名的贤淑之女,嫁给钱镠之后,跟随钱镠南征北战,担惊受怕了半辈子,后来成了一国之母。虽是年纪轻轻就离乡背井的,却还是解不开乡土情节,丢不开父母乡亲,年年春天都要回娘家住上一段时间,看望并侍奉双亲。钱镠也是一个性情中人,最是念这个糟糠结发之妻。戴氏回家住得久了,便要带信给她:或是思念、或是问候,其中也有催促之意。过去临安到郎碧要翻一座岭,一边是陡峭的山峰,一边是湍急的苕溪溪流。钱镠怕戴氏夫人轿舆不安全,行走也不方便,就专门拨出银子,派人前去铺石修路,路旁边还加设栏杆。后来这座山岭就改名为“栏杆岭”了。

那一年,戴妃又去了郎碧娘家。钱镠在杭州料理政事,一日走出宫门,却见凤凰山脚,西湖堤岸已是桃红柳绿,万紫千红,想到与戴氏夫人已是多日不见,不免又生出几分思念。回到宫中,便提笔写上一封书信,虽则寥寥数语,但却情真意切,细腻入微,其中有这么一句:“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作品原文

陌上花三首

[ 宋 ] 苏轼

游九仙山,闻里中儿歌陌上花,父老云,吴越王妃每岁春必归临安,王以书遗妃曰:“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吴人用其语为歌,含思宛转,听之凄然。而其词鄙野,为易之云。

其一

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

遗民几度垂垂老,游女长歌缓缓归。

其二

陌上山花无数开,路人争看翠軿来。

若为留得堂堂去,且更从教缓缓回。

其三

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

已作迟迟君去鲁,犹教缓缓妾还家。

作品译文

我在游览九仙山时,听到了当地儿歌《陌上花》。乡亲们说:吴越王钱镠的妻子每年春天一定回到临安,钱王派人送信给王妃说:“田间小路上鲜花盛开,你可迟些回来。”吴人将这些话编成歌儿,所含情思婉转动人,使人听了心神凄然,然而它的歌词比较粗俗、浅陋,因此给它换掉,而成以下三首诗。

其一

田间小路上的花儿开了,蝴蝶在花丛中飞呀飞,江山还没有更改呀,往昔的主人早已更替。

经过了几度春秋,遗民已逐渐老了,出游的女子长歌着缓缓返归。

其二

田间小路上无数花儿烂漫盛开,路上的行人争相围观那彩车驶来。

如果要留住这明艳的春花,那就暂且听从钱王的意见,不要急着返回。

其三

生前的富贵荣华好似草尖上的露珠,死后的风流情感正如那田间小路上的春花。

钱王你已眷恋不堪地离杭降宋去了,还要教妻子不急于从陌上归家。

作品注释

九仙山:苏轼《宿九仙山》诗题下自注:“九仙谓左元放、许迈、王(俭)、谢(安)之流。”九仙山在杭州西,山上无量院相传为葛洪、许迈炼丹处。

陌:田间小路。

吴越王妃:指五代吴越王钱镠之妃。吴越王,《新五代史·吴越世家》载,宋兴,吴越王钱镠“始倾其国以事贡献。太祖皇帝时,俶尝来朝,厚礼遣还国。······太平兴国(宋太宗年号)三年,诏俶来朝,俶举族归于京师,国除”。

鄙野:粗鄙俚俗。

易之:谓变换其词(保留其调)易,更改。

昔人非:作者作此诗时,距离太平兴国三年,已近一百年当时之人自无在者。

遗民:亡国之民。垂垂:渐渐。垂垂:一作“年年”。

游女:出游陌上的女子。

軿(píng):车幔,代指贵族妇女所乘有帷幔的车子。翠:青绿色。

堂堂:公然,决然;堂堂正正。

从教:听任,任凭。

草头露:草头的露水,一会儿就干掉,比喻生前富贵不长久。

“身后”句:意为身后大家没有忘记她,为她唱《陌上花》。

迟迟:《孟子·尽心下》:“孔子之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比喻钱镠离杭州朝宋,迟迟其行,恋恋不舍。

创作背景

《陌上花三首》约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作者这时因公务在杭州做了短时间的逗留,作此三诗。

作品赏析

第一首对吴人歌《陌上花》事作了概括的叙述。首句由眼前景物写起:春天时节,陌上鲜花盛开,蝴蝶在翩翩飞舞。这迷人的春色,跟“吴越王妃每岁春必归临安”时的景象并无不同。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吴越王朝早已灭亡,吴越王妃也已不复存在,只留下了令人凄然的故事传说。故次句紧承首句,转出“江山犹是昔人非”,由眼前的景物联想到已成过往的人事,两相对照,发出了“江山依旧,人事已非”的感概。三四两句着眼于吴人歌《陌上花》事。尽管吴越王朝!的遗民已渐渐地衰老,但游女们仍在长声歌唱《陌上花》,以寄托对王妃的追忆与悼念。这说明《陌上花》流传颇广,在吴人中有很强的生命力。

第二首写吴越王妃春归临安情景。春天来了,陌上的无数山花争奇斗艳,王妃按照惯例,乘坐富丽的翠軿,又来到了临安,吸引了过往的路人竞相观看。诗人以“山花”“翠軿”来衬托王妃的青春美貌,又以“路人争看”渲染王妃归来的盛况,透露出吴越王朝曾有的一点承平气象。三四句是设想之辞。意谓如能留得青春在,王妃即可遵从吴越王的嘱咐“缓缓而回”,尽情观赏临安旖旎的春光。“堂堂”,指青春。唐薛能诗云:“青春背我堂堂去,白发摧人故故生。”青春,一语双关,有青春年华,也有春天之意,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云:“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结伴好还乡。”然而,无论是春天还是人的青春年华,都不可能永存长在,因而,“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之类的风流轶事也必然有终结之时。

第三首慨叹吴越王的去国降宋。头两句即以鲜明的对照说明:吴越王及其妃子生前的富贵荣华,犹如草上的露珠,很快就消失了,但其风流余韵死后仍流传于《陌上花》的民歌中。前者是短暂的,后者是长久的;帝王的富贵与吴人无关,而他们的风流轶事,由于含有普通人的情感、爱情的因素以及多少带有悲剧的色彩,故能引起人们的兴趣,以致通过民歌来传诵。最后两句写吴越王虽然已去国降宋,丧失了帝王之尊,却仍保留着“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的惯例;可叹的是,“王妃”的身份已改变为“妾”,“路人争看翠軿来”的盛况大概不会再出现了。细品诗味,其中不无诗人的深沉感概和委婉讽喻。

这三首诗中都贯穿了“江山犹是昔人非”的历史哀思,而宛转凄然则成为作者的抒情基调。全诗虽以“吴越王妃每岁必归临安”的轶事为题材,却委宛曲折地咏叹了吴越王朝的兴亡,带有怀古咏史的性质。诗中感慨人世荣华富贵,虚名浮利的过眼云烟,皆如那草头露,陌上花,转眼即消逝凋谢不见;人们生前的一切荣华富贵,全如那清晨草头上的露水,不多久就散发消失;死后所留下的美好名声,也全如那路上的花朵,很快就会凋枯谢落。民歌原来就“含思宛转,听之凄然”,经苏轼润色创作的《陌上花》,既保留了民歌的基本内容,形式及其朴素自然的风格特质,又显得语言典雅,意味深长,诗情凄宛。诗中多用叠字,如“垂垂”,“缓缓”,“堂堂”,“迟迟”等,不仅恰切地描摹了人物的情态,且能增加节奏感和音乐美。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舞榭歌台借代什么意思

一、

“雍熙” 雅乐部,天子御殿,奏《凯安》、《广平》、《雍熙》三曲;

万宇,宇内,天下

清,海晏河清,海平黄河水清,寓意天下太平。

意思是皇帝君临,天下太平,宇内澄清。

二、

颍川星,用的陈寔的典故,《汉杂事》“汉末太史家瞻星,有德星见,当有英才贤德同游者。书下诸郡县问。颍川郡上事:其日有陈太丘父子四人俱共会社,小儿季方御,大儿元方从,抱孙子长文,此是也”,指的是能臣。

劳,徒劳

意思承上,皇帝英明,所以也不需要贤德的人才臣子了。

三、

三品石,用的是梁武帝萧衍的典故,萧衍好佛到神经的地步,曾在同泰寺做和尚,寺内置四块奇石,号三晶,御赐三品。

字面意思是早晨的太阳照在三品石上,这里应该是歌功颂德的意思,即因太平无事,大家都可以闲适到象梁武帝一样赏玩奇石,甚至给石头封个官儿做做了。

四、

五侯,用的是成帝时王凤一门同日封五侯的典故,指代贵胄,如韩偓的“轻烟散入五侯家”。(《汉书》“成帝河平二年,悉封舅大将军王凤庶弟谭为平阿侯,商成都侯,立红阳侯,根曲阳侯,逢时高平侯。五人同日封,故世谓之五侯。时五侯群弟,争为奢侈,后庭姬妾各数十人,罗钟磐,舞郑女,作优倡,狗马驰逐;大治第室,起土山渐台,洞门高廊阁道,连属弥望。百姓歌之,言其奢僭如此。”)

另,五侯也有说用《后汉书·宦者列传-单超传》典的,东汉恒帝时,宦者单超等五人因谋诛外戚梁冀有功,遂同日封侯,世称“五侯”。

但从全诗意思来看,我倾向于前者。

鼓瑟,诗经《小雅 鹿鸣》云“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字面意思,贵胄豪门燕宴鼓乐,承平气象。

这首诗如果是应制诗,就是歌功颂德的意思了。不复重复,

但如果是士人作,则大含讽刺意思。这时候“五侯”就可以看成是宦官当道,“三品石”可以看成皇帝荒*(参考宋的花纲石),“劳望”就有徒劳的意思了。

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正艳杏浇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 。什么意思、、翻译下

孙权当年修建的宫殿。

榭:建筑在高土台上的敞屋。指歌舞场所,这句话点出京口的繁华,并且透漏当时对歌舞的争逐,象征着东吴的兴盛局面,代表着孙权时代的繁华景象,英雄孙权的显赫功绩照耀千古。

舞榭歌台借代古时的繁华景象与歌舞升平,与下句的“寻常巷陌”形成反差。这句话的意思是,孙权的风流余韵现已不复存在。“舞榭歌台”是承平气象的象征。孙权以区区江东之地,抗衡曹魏。使自己国土不受外侵,并拓域开疆,造成了三国鼎峙的局面。吴国出现承平气象。

高中语文课文《雨霖铃》怎样设计创新?

这首《 木兰花慢 》以描绘清明的节日风光,侧面地再现了宋真宗、仁宗年间社会升平时期的繁胜场面。清明时节风和日暖,百花盛开,芳草芊绵,人们习惯到郊野去扫墓 、踏青 。这首词就以北宋江南清明郊游为再现对象,生动地描绘了旖旎春色和当时盛况,是一首典型的“承平气象,形容曲致”之作。

起首六句二十四字 ,兼写清明乍雨、群花烂漫,点出春日郊游的特定风物。起笔便异常简洁地点明了时令 。紫桐即油桐树 ,三月初应信风而开紫白色花朵,因先花后叶,故繁茂满枝,最能标志郊野清明的到来。一个“拆”字,写尽桐花烂漫的风致。“先清明 ”,经过夜来或将晓的一阵疏雨 ,郊野显得特地晴明清新,点出“清明之明”。作者选择了“艳杏”和“缃桃”等富于艳丽色彩的景物,使用了“烧”和“绣”具有雕饰工巧的动词,以突出春意最浓时景色的鲜妍如画。不过,这首词的重点不在于对动人春色的工笔描绘,所以自“倾城”句始,词进入游春活动的描述。作者善于从宏观来把握整体的游春场面,又能捕捉到一些典型的具象 。“ 倾城,尽寻胜去”是对春游盛况作总的勾勒。人们带着早已准备好的熟食品,男骑宝马,女坐香车,到郊外去领略大自然的景色 ,充分享受春天的观乐 。“雕鞍”代指马,“绀幰”即天青色的车幔,代指车。结两句,以万家之管弦新声大大地渲染了节日的气氛,词情向欢乐的高潮发展。词的上片,作者用浓墨重彩绘制出一幅生气盎然的清明踏青游乐图。

词的下片着重表现江南女子郊游的欢乐。柳永这位风流才子将注意力集中于艳冶妖娆、珠翠满头的市井身上。在这富于浪漫情调的春天郊野,她们的欢快与放浪,在作者看来,为节日增添了浓郁的趣味和色彩,而事实上也如此。“盈盈”以女性的轻盈体态指代妇女 ,这里兼指众多的妇女。她们占芳寻胜,玩着传统的斗草游戏。踏青中最活跃的还是那些歌妓舞女们。她们艳冶出众,尽情地享受着春的欢乐和春的赐与 。作者以“ 向路旁往往,遗簪堕珥,珠翠纵横”,衬出当日游人之众,排场之盛,同时也暗示这些游乐人群的主体是豪贵之家。这是全词欢乐情景的高潮。而作者对春之美好和生之欢乐的体验也抒发到了极致。继而词笔变化,作者继以肯定的语气,设想欢乐的人们 ,在佳丽之地饮尽樽里的美酒 ,陶然大醉 ,有如玉山之倾倒 。“罍”为古代酒器,即大酒樽。词的结尾“拚却明朝永日,画堂一枕春醒。”一句意思是,这些欢乐的人定是拚着明日醉卧画堂,今朝则非尽醉不休。不能把这一句简单用“醉生梦死”去界定,实际上,柳永在这里呕歌的是古代女子在这难得的自由机会和场合中所迸发的生命的快乐。

这首《木兰花慢》充分体现了柳词善予铺叙的表现特征。作者依赖调式变化、句式参差,造成了一种急促的节奏和繁密的语势;同时又通过特色景物的点染,大量细节的描写和场面的铺陈,将描写对象加以铺张渲染,为全词带来一种繁复之美。这是两宋时期广为传唱的“欢乐颂”和“春之歌”,体现了柳永创作风格的多样性。

虞美人

一 诵读提示和整体感知

这首词上、下片句式及字数均相同。每片四韵,两平两仄,仄在前,平在后,就整片说应是先抑后扬,谓之升调,要读出对比情调才好;每片结句皆九字,《考正白香词谱》云:“语气可于四字作豆(逗),或上二下七,但终以一气呵成为佳。”是为得之。

宋太祖开宝八年(5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投降,被送往汴京(现在河南开封)。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8年),李煜作此词,命乐伎在他的生日七月七日之夕演奏,加上徐铉出卖,太宗极为震怒,用牵机药将他毒死。死年41岁。此词所表现的是作者的故国之恋。一个亡国之君念念不忘他过去的美好生活,自然会招来杀身之祸,读这首词自会明白这个道理。

二 鉴赏要点

1?起伏跌宕的笔法

一开头就是自问:“春花秋月何时了?”写的是眼前景物,因其至今未了,故有此问。这是实景。接着是自叹:“往事知多少。”表明作者已沉入对往事的回忆之中,这是虚写,含有韶光易逝的感慨。忽然又转到眼前的景物上来——“小楼昨夜又东风”。于是登楼遥望,然而“故国不堪回首”,作者又沉入对往事的回忆中了,他很想知道明月下的故国现在是个什么样子。由此自然过渡到下片。一开始又是虚写:“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这是作者想像中的“故国”图景,他把“雕栏玉砌”和“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最后把这一切都集中到一个“愁”字上来,这样的愁情是何等真实而深沉啊!

2?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

这首词的结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读着它,令人想像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词人此刻仿佛回到了他的故都金陵,站在城上望着浩荡东流的长江,觉得自己的愁情简直跟这江水一样,无时无刻不在翻波涌浪地流向东海。这种写法,跟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长”一样,把抽象的愁情形象化,可以确切地感受到作者感情的深度。

雨霖铃

一 诵读提示和整体感知

这首词的基调格外低沉。作者当时由于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但一想到从此将不能跟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失去爱的慰藉,更觉得痛苦万状。这首词就集中地反映了他这种复杂的心情。上片写一个秋天的傍晚,词人和他心爱的人在都门外长亭分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景;下片是词人想像别后羁旅生活的情状。

读这首词除了应注意它的基调外,还要保持乐句的完整性,因为课文中的标点是按意思的连贯点的,有些地方跟乐句并不一致。例如“寒蝉凄切”是一个乐句,“切”字起韵,应有稍长的停顿;以下“都门帐饮无绪”“今宵酒醒何处”皆独立乐句,亦应这样处理。有些乐句中有“豆”,如“留恋处”“念去去”“杨柳岸”“便纵有”等之后皆有“豆”,“豆”相当于八分或十六分休止符,读时声断而气不断。

二 鉴赏要点

1?融情入景的写法

上面已经指出,“寒蝉凄切”应作一句读,因为这写的是送别的大环境,不仅点染了送别的气氛,也暗示了送别的地点。宋代都门外的汴河两岸植柳,“高柳乱蝉嘶”,所以这句正是写柳上蝉鸣,而柳又有“拂水飘绵送行色”的作用,自然会触动离情。这实际上已经点明了送别的主题。下面接着说“对长亭晚”,意思就更确定了,因为“长亭”在唐宋时期已经被当作离别地点的通称。词人此刻到了长亭,正值“骤雨初歇”,眼前的景物变得更加清晰,他听着凄切的蝉声,看到河两岸柳树和河边的小舟,离情自然更浓。这正是融情入景的写法。

2?虚实相济

词的上片除“念去去”二句,写的都是眼前的实景实事实情,已经淋漓尽致地写出了词人和他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却又不得不别的心情;下片对别后生活的设想,则是虚写了。虚写中所着意描绘的是词人孤单寂寞的心情,连“良辰好景”也不能为他排遣痛苦。读完下片再回过头来看上片,便会懂得“都门帐饮无绪”“无语凝噎”这些话的内涵了——原来词人和他心爱的人之间的感情竟如此深厚,的确是难舍难分啊!

3?巧妙的过渡

长调的过渡最不容易,既不能“全脱”,又不能“明粘”。这首词上片的歇拍句“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用的是半虚半实的写法,由此过渡到下片的虚写,真是既不“全脱”又不“明粘”。下片的开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词家称这类句子为“换头”,意思是跟上片的起拍句字数不一样),也承接得巧妙:先宕开一笔,说离别使人伤心,自古而然,是由于多情的缘故,似乎有些的意思;忽然又转到现实中来,说在这“冷落清秋节”中离别更使人难以忍受,更深地开拓了诗的境界,下面再说别后生活的设想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4?名句赏析

这首词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这跟“寒蝉凄切”一样,也是融情入景的写法,为什么特别动人呢?第一,它把杨柳、风、残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关于杨柳和残月,温庭筠在一首送别词里曾写过:“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菩萨蛮》)关于风,曹植也曾写过:“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七哀》)这样一幅凄清的画面会使离人勾起对往事的回忆,深感眼前的孤单,并渴望再次团聚,言外之意无穷。第二,这幅画面又是出现在一个特定时刻里——“酒醒”之后。离人饮酒,为的是消愁,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诗句),更何况是在“酒醒”之后!李清照《念奴娇》云:“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闲滋味”其实正是愁滋味。试想,柳永此时不过是他离开心爱的人的第二天早晨,“执手相看泪眼”的图景依然鲜明地留在心上,面对着眼前的凄清景象,而前路是“千里烟波”,他还要继续前行,离自己心爱的人更远,真是“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词句)啊!

念奴娇·赤壁怀古

一 诵读提示和整体感知

这首词是苏轼在谪居黄州期间写的。词中借咏史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郁闷心情。上片先以波澜壮阔的长江为背景,点出赤壁战场之所在,然后写它的险要形势,并称颂当时众多的英雄人物;下片先着力塑造周瑜的英雄形象,描述火烧曹营的历史,最后抒发作者的感慨,归结全词主旨。

这首词历来被视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应当读得铿锵有力,表现出作者对历史上这场战争的向往和对英雄的景仰;最后的感慨语尽管含有消极情绪,也应读得洒脱,不要当作低调处理。

应当说明的是,苏轼也懂得音律,但作词往往不受音律拘束。以此词而论,其句法与常格颇有格不合之处,例如上片第二句,李清照、辛弃疾的同调词皆作上五下四(李词作“有斜风细雨,重门须闭”,辛词作“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而此词作上三下六(“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又如下片第二句,李、辛皆作上四下五(李词作“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辛词作“行人曾见,帘底纤纤月”),而此词作上五下四(“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读这两句,我们只能按苏词句法将重音放在“千古”和“雄姿”上。

二 鉴赏要点

1?用豪壮的情调抒写胸中块垒

作者早年颇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在党争激烈的环境中屡遭贬斥。来黄州之前,因“乌台诗案”他曾下狱,险遭杀身之祸。但他毕竟是个旷达的人,尽管政治上失意,却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这首词就是他这种复杂心情的集中反映,词中抒写的是郁积在他胸中的块垒,然而格调是豪壮的,跟失意文人的同主题作品显然不同。

这首词的豪壮情调首先表现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一开篇就显示了词人的广阔视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不仅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象,而且将自古以来这里出现过的许多威武雄壮的战争故事都概括进来了,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向往。于是词人开始寻找英雄们的遗迹,并且果真找到了,这就是“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周郎,是词人心中最景仰的英雄,但这里只是先埋伏一笔,暂不展开写,接着就来勾画古战场的险要形势:“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毫无疑问,词人写到这里,一定会激动异常,会想到当年赤壁鏖战的壮阔场面。然后用慨叹语“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轻轻结住,将江山之胜和怀古之情融为一体。这样的景物描写,读罢使人止不住内心的激荡,颇有“天风海雨逼人”之感。

词中的豪壮情调还表现在对周瑜形象的塑造上。词的上片将“周郎”和“赤壁”并称,已经肯定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决定性作用,表明了词人对他的景仰;到下片再着力写他的才华和功勋,英雄形象就变得格外鲜明了。一开始就提到“小乔初嫁了”,这一笔似乎显得突兀,却有词人的深意在:一是说明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年纪很轻;二是以美女衬英雄,更足以表现他当时的春风得意;更为重要的是,小乔之姊大乔系孙权之嫂,所以周瑜跟孙权外托君臣之义,内有葭莩之亲,能取得孙权的绝对信任,这是他能够建功立业的一个重要条件。接着又以“雄姿英发”来描绘周瑜的动人姿貌和出众才华,说明他的确是能担当大任的英霸之器。以上两句都是铺垫,下面两句才是主要的:“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赤壁之战对吴军来说,是一场以弱抗强的战争,而作为吴军统帅的周瑜不仅没有丝毫的畏怯,反而从容闲雅得很,他打扮成儒将,说说笑笑,一把火就把敌方的战船烧成灰烬。这种指挥若定的风度何等令人生敬啊!词人这样来称颂周瑜,表明他渴望能像周瑜一样为自己的国家建立丰功伟业。

有人说,词的最后一层含有消极成分,与上述豪壮情调不合,其实,“多情”是古代诗词中的一个常用语,有多种含义,这里主要是指词人建功立业的愿望。“白发”固足已使人生悲,但正如唐代诗人岑参所说:“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这种悲是因为尚未实现青云之志。“人生如梦”则是词人在遭受压抑情况下的之词,但他并未想到及时行乐,他的“一尊还酹江月”不过是要向“江月”倾诉壮志难酬的苦闷。统观全词,可以说豪放中略见苍凉,而苍凉只是豪放的补充,二者并不矛盾。

2?烘托和映衬

烘托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例如这首词中作者所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说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他的感慨主要是因周瑜而发。映衬是烘托的一种,一方面是以乙托甲,但反过来甲也具有托乙的作用。词中有两种映衬:一种是实景和虚景相互映衬,实景是赤壁的险要形势,是作者亲眼所见,虚景则是火烧曹营,是作者的想像,二者相互衬托,是谓虚实相济;另一种是周瑜的“雄姿英发”和作者的“早生华发”相互映衬。这首词波澜起伏而章法严整,跟作者巧妙地运用这两种表现技巧有关。

鹊桥仙

一 诵读提示和整体感知

秦观的词风格淡雅而情韵兼美,语虽平易却经得起咀嚼,自有它的幽趣在。这首词的内容本于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原是个老题材,所谓“咏七夕”是也,但作者不落前人窠臼,一洗嗟叹悲泣之态,而着力歌颂这对情侣之间纯洁而高贵的爱情,读来使人颇有耳目一新之感。

词的上片写这对情侣奔赴鹊桥相会时急迫而欣慰的心情,下片写他们将别时以长久相爱的誓言互勉。两片的结构相似,都可以分为两小层:前三句是宾,要读得轻一些;后两句是主,可稍稍重读。全词四小层又类似律诗中的起、承、转、合,读时须有与此相应的语气,有鲜明的层次感。最后一小层即“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两句,是这首词的主旨句,读此句须放慢速度,声音要柔和些,且有余韵——这虽是誓言,却当视为两位主人公的内心独白,读成山盟海誓的语气,就没有余味可寻了。

二 鉴赏要点

说说这首词的情致理趣。

冯煦在《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中曾称赞秦观道:“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这首词就是一个绝好的例子,下面试逐层作点分析。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写的是这对情侣在奔赴见面地点的路上,的确是语淡而浅。但仔细想想,却又很有情味。词中先出人物形象:织女是纺织能手,善织云锦,所以用“纤云弄巧”写她,从中不难看出,她今晚是穿着自织的锦衣去会见她丈夫的。牛郎星比织女星亮些,动感也更强,所以用“飞星传恨”写牛郎。“飞”者,快步如飞也;“恨”者,怨离别之久长也。因有此恨,所以他急切地想见到自己的妻子。接着就出现了整幅画面:此刻,他俩正从两岸沿着鹊桥向一处走去;尽管极其宽广,又值黑夜茫茫,但他俩的身影终于越来越靠近了。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这是情节的发展,写鹊桥相逢。如果碰上好作艳词的倚声家,在这个地方定会不惜笔墨大肆渲染的;而本词却只有这么简单的两句:一句说相逢的时令,一句说这样的相逢远胜于人间夫妻的相逢。值得品味的是“金风玉露”一语,它不单是指秋天的风露,也有点象征意义——是象征这对情侣此刻的美好时光呢,还是象征他俩爱情的高贵和纯洁呢?读者尽可放开去想。至于“胜却人间无数”的深刻内蕴,则无妨作为一个悬念暂且留下,看过下片后,自然会知道的。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写的是这对情侣相会时的心情。“柔情”句着重写情态,托情于物,将两位主人公的万般柔情比作的水,含微波荡漾、长流不断之意。“佳期”句着重写心态,极言相会之不易,既见而惊,惊而后喜,喜而翻疑是梦。作者的同代人晏几道有句云:“今宵剩把银照,犹恐相逢是梦中。”可见这是久别重逢后人们常有的心态。但这又毕竟不是梦,因为“归路”就在身后,只是这对情侣不忍也不愿回头一望而已,这又表现了他俩难舍难分的感情——一次短暂的相会却又是此后长久分离的开始,此情此景,人何以堪!但这还不是“胜却人间无数”的所在。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是词的结句,写两位主人公的心愿。意思是,尽管相会的时间极其短暂,但只要双方真挚地相爱,坚定不移,则年年必有此会,这是无尽期的爱,永恒的爱;而人间夫妻即使朝朝暮暮形影不离,也终有生离死别之日,以此永恒的爱与人间有尽期的爱相比,岂非“胜却无数”的吗?这就是短暂和永恒的辩证法。至此,词的主旨就升华到了一个哲理的高度。

以上都是就词论词,至于作者本意中是否有为这对深情夫妻不得长久相聚而悲哀的成分,我们只能说可能有,但无论有无,单就词中的情致理趣而言,确实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声声慢

一 诵读提示和整体感知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期重要的代表作,词情凄清,跟早年写愁的作品如《一剪梅》《醉花阴》等相比,风格显然不同。据南宋张端义的《贵耳集》所云,此词作于女词人丧夫后不久。此说大概可信。在这首词里,作者着力地渲染了“凄凄惨惨戚戚”的气氛,并反复诉说她内心极度的孤寂感,其中无不隐含着她丧夫的悲痛。诵读这首词,一定要先仔细品味女词人这种深深的悼亡之情。

这首词用的是入声韵,韵脚依次是觅、戚、息、急、识(上片);积、摘、黑、滴、得(下片)。这种声调在当今普通话里已经消失。我们当然只能按普通话来读,读时把韵脚上的字读得短促一些,再加上适当的停顿,也同样能创造出跟本词内容相适应的气氛来。

二 鉴赏要点

1.叠字的运用

北宋词坛自欧阳修的名句“庭院深深深几许”(《蝶恋花》词)问世,叠字的运用颇受倚声家的重视。李清照很喜欢这种一字三叠的形式,曾多次仿写过,但她并不停留在这上面,而力求创造新的形式。她的努力在这首词里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这首词的起句,连下七对叠字。“寻寻觅觅”者,寻而又寻之义也。女词人不相信丈夫已经死去,在恍忽中她觉得丈夫仍在家中,于是不停地寻觅他,一处寻不着,再去另一处寻找。然而死者不会复生,如此反复寻觅,其结果只能是:“展转眄枕席,长簟竟床空;床空委清尘,室虚来悲风。”(潘岳《悼亡》诗句)至此,女词人自然会觉得眼前景况“冷冷清清”,毫无生气。在这样的景况中,一幕幕令人伤心的往事在脑海里浮现出来,“凄凄惨惨戚戚”之情便油然而生。由此可见,这七对叠字极其生动而细致地刻画了女词人丧夫后的心理过程,表现了她深深的悲哀。也有人认为词作总写晚年凄凉。

2.触景生情,层层深入

女词人在道出悲戚之情后,便想到了“将息”。“将息”,字面上的意思是保养身体,而深层意思则是要抑止自己的悲痛情绪,恢复到平静的状态。然而要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眼前的一切景象都会使她产生“物是人非事事休”的念头。因此,词中在“最难将息”一语之下分四小层,一层深似一层地写出她那无止境的哀愁。首先,她想借酒浇愁,却不料大风忽起,寒气砭骨,使她意绪全无,她很清楚,“三杯两盏淡酒”难以驱散她心头浓重的愁云。其次写她在百无聊赖中仰头望天,正值雁群飞过,这又引起了她对往事的回忆。在往日,丈夫不在身边时,看到它们,便会产生“云中谁寄锦书来”的喜悦,而今后丈夫永远不会再给她写信了,此恨又如何能消?再往下,转入写女词人眼前的景物:“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明明是说,女词人有摘黄花装点案头的习惯,可如今丈夫故去,她再也没有心思这么做了,只是任它自开自落,以至于“满地堆积”,一片荒败景象!最后写女词人独自“守着窗儿”,只盼快些天黑,让所有这些触动她生死殊途之恨的景物都淹没在这沉沉的夜幕里,可偏巧这时候又下起了细雨,点点滴滴,打在窗前的梧桐叶上,也仿佛敲打在她那破碎的心上……

词的结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含蓄地点明了全词的主旨,意思是女词人此刻的感情状况决非一个“愁”字所能尽,而是比“愁”要深沉、凝重得多。说它深沉、凝重,是因为这是悼亡之情——这是我们从词中所有的艺术细节中可以察觉到的。但女词人没有明说,也许是不忍心说,她给读者留下了广大的想像空间。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一 诵读提示和整体感知

《永遇乐》有平韵、仄韵两体,此调系仄韵,上、下片各四韵,依次是处、去、住、虎、顾、路、鼓、否八字;韵脚读得响亮,其后又有稍长停顿,则层次自然清晰。此调句法大多为四字句,而以五字句或六字句结住一层,基本的节奏型是“××—××,××—××,××—××—×(×)”,整齐之中又有变化;另有两个三字句(有的书上将它们跟下句合并),须读出提示的语气。

读这首词,作者忧愤深广,忠义之心如见,须保持豪壮的基调,特别是它的末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乃全词主旨所在,要读出作者一吐胸中块垒的英雄气概,不能把它看作悲观语或怨语。

这首词作于词人镇江知府任上。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年),执政的韩胄意欲以北伐巩固自己的地位,起用辛弃疾任镇江知府。镇江濒临抗战前线,是北伐的重要基地。辛弃疾到任后为北伐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但不同意韩胄立即北伐的主张。韩听不进他的劝告,后来就把他调离了镇江。这首词从某种意义说,等于是给韩的一封“谏书”。词的上片借歌颂孙权、刘裕表明作者抗金救国的雄图大略,下片以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北伐而导致失败的史实警告当权者不要急于用兵,显示了作者对恢复大业的深谋远虑。

二 鉴赏要点

1?词中用事

用事是用典的一种方式,即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辛词中用事很多,内容大多跟作者的政治态度和个人遭遇有关,特别是这首《永遇乐》,除了回顾作者四十三年前南下归宋经历那一层之外,全属用事。历来的评家对此颇有不同看法。究竟应当怎样看待用事,是能否正确鉴赏辛词的一个重要问题。

先说词的上片。应当看到,这不是用史家的方式评论历史人物,而是借历史人物来抒写自己的怀抱。词人既已来到当时的抗战前线,渴望自己能实现恢复中原的宿愿,他对曾经在这个地方成就了大业的英雄怀着景仰的感情,是极为自然的事——其中也含着用英雄们的业绩鼓励、鞭策自己的意思。这样写,可谓蕴藉极深。其次,词中也有一条明显的叙事、抒情的线索:词人知道这个地方在三国孙权时代曾经出现过繁华的景象,想去探寻它的遗迹,然而没有见到,昔日的“舞榭歌台”已经荡然无存,这使他感慨万千;可是他看到了在“斜阳草树”掩映下的刘裕的故居,这时他的脑海中便浮现出一幅当年刘裕誓师北伐的图景来,他为刘裕“气吞万里如虎”的形象而激动不已。读到这里,一个胸怀恢复大计的爱国词人的形象不是栩栩如生地出现在我们眼前了吗?毫无疑问,这样写在艺术上是极为成功的,无可指责。

再说词的下片。一开始就是一幅令人沮丧的历史图景:宋文帝元嘉年间王玄谟“草草”出兵北伐,遭到惨败。这是词人回溯历史,意在汲取教训,不打无准备的仗。上片既已说到北伐雄图,这里再说北伐的基本方针,也是极其自然的。这是诗词中常用的讽喻手法,因为当时执政的韩胄急于事功,主张立即出兵,词人这样写,含有委婉劝阻的作用,不可跟政论混为一谈。再下一件事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在长江边的瓜步山上建行宫,词人借此表示:沦陷区的人民安于异族统治,不迅速谋求恢复,后果将不堪设想。词人将这番意思艺术地融入“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这幅图景里,颇能发人深思。最后用廉颇思赵一事表达了作者的悲愤之情,用它来结束全词,不仅使抒情达到了高潮,而且集中地、鲜明地再现了词人的自我形象。

综观全词,用事虽多,然而抒情的脉络清晰,词中所涉及的那些历史故事全都图画般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词人的思想感情也使人觉得触手可及,一句话,它用艺术形象来表现词人的政治立场和观点。这是辛词用事的一大特点,把握这个特点才能正确地鉴赏辛词。

2?名句赏析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这一句的意思是,孙权的风流余韵现已不复存在。“舞榭歌台”是承平气象的象征。孙权处在群雄纷争的时代,而吴国能出现承平气象,是因为他能确保自己的国土不受外敌侵犯。“风流”,指孙权的雄才大略及其建树,这里引申为孙权的遗迹。“雨打风吹”,指的是历史的风雨,自孙权以后,京口一带屡遭兵燹,到辛弃疾时已将近千年,当年孙权的风流余韵已荡然无存。词人慨叹眼前的景象,也就表明了他既崇拜孙权,又为当前的时局担忧,忠义之心耿如日月。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是词人以廉颇自况。这一年词人已经64岁了,但他仍然希望为国效力;可惜韩胄不接纳他的缓进建议,又有小人从中挑拨,这不能不使他感到悲愤,很可能他会像当年赵国名将廉颇一样,被执政者弃置不用。他的这一猜想很快就变成了事实——韩胄在北伐前夕以“用人不当”为名免去了他的官职。

扬州慢

一 诵读提示和整体感知

姜夔作词,常自谱曲而不用现成曲调,所以词牌词题是统一的。这首词写的是扬州战后景象,又是慢词,故称“扬州慢”。慢词依曲调舒缓的慢曲填写词。一般都比较长。慢调与长调有别,长调是单指字数说的,习惯上以91字以上为长调;慢调则是指曲调舒缓而言,相当于现今乐曲中的Antante或Lento。读这首词,吐字宜慢,句后停顿也要长一些,要读得从容不迫。

这首词写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年),其时词人才21岁。

扬州在隋、唐、北宋期间曾经是著名的繁华之地,但在南宋初期两次遭到金兵洗劫,变成一座空城。词的上片先述所见,以“尽荠麦青青”勾画扬州全景,更以“废池乔木”作点缀,使整个画面显得萧条冷落;后述所闻,以“清角吹寒”渲染空城中的凄清气氛。下片写感想,先设想唐代诗人杜牧今日重到扬州,用“须惊”和“难赋”逐层说明扬州已被破坏到令人难言的程度;然后着力写二十四桥明月夜的凄清景象,又借“桥边红药”曲折地表现劫后扬州人民的凄苦生活情况。词的主旨就是词前小序中说的“黍离之悲”。

朗读时,首先要把词中所写的那些内容全都变为自己的“视象”,才能体验出词人为祖国山河的残破、人民的不幸而极其沉痛的心情。

二 鉴赏要点

1?情景交融、虚实相济的写法

词一开头便用虚写:“淮左名都”,说明扬州是人们向往的大都会;“竹西佳处”,使人联想到唐杜牧的诗句“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这是写词人想像中扬州昔日繁华的图景。接着是虚实结合的写法:“春风十里”,也是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这是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这是实写。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中自然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由此再转入直抒胸臆,以“胡马窥江”表示对侵略者的愤恨,以“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揭露侵略者给扬州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也表达了词人对扬州人民的同情和感时伤世的意绪。最后用听觉细节“清角吹寒”渲染凄清的氛围,点明扬州已成一座“空城”,初步写出了词人的“黍离之悲”。而从词的章法看,“空城”二字实为全词关眼,词人在写过“荠麦”“废池”“清角”之后,用它来结住上片,正是“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下片仍以“空城”为主线继续展开,可分两层:前一层是虚写,以杜牧的“重到须惊”和“难赋深情”返照出今日扬州何等凄清、荒凉,何等令人哀痛;后一层是实写,写扬州著名的景点二十四桥。二十四桥在唐代曾是游人荟萃之地,杜牧曾用“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来形容那里的欢乐图景,然而今日却是满目凄凉,使人不忍目睹,这是寓情于景的写法。然后词人又将目光凝聚在桥边的红药上,并直抒胸臆道:“年年知为谁生!”

综观全词,有虚有实,有景有情,回环反复,跌宕生姿,读来颇有身临其境之感。

2?引用前人诗句

引用前人诗句是词中用典的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