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谁有2008年的天文大事,要最完整的!

2.沈新勇的主要书籍和论文

3.康世昌的职务

4.重视全球气候变化因素

气候变化进展研究2008_气候变化进展 期刊

IPCC(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的《第五次评估报告》的结论是:人类活动影响是造成20世纪中叶以来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概率大于95%)。(秦大河等,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的亮点结论,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大家都看过冰河世纪吧,那是地球的结冰期(冷期)。地理学上把地球的时间划分为宙代纪时期,现在正处于显生宙 - 新生代 - 第四纪 - 全新世 - 亚大西洋期的间冰期中(暖期,地球经历过多次结冰期——间冰期的循环),

气候本来就会比以往升温一点。另外,二氧化碳只是全球变暖的一个影响因素,还有一些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例如以前大量排放的氟利昂,会破坏臭氧层,进而影响气温,还有水蒸气对全球变暖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

在CO2和全球变暖巅峰的2000~2014年海平面上升理论却悄无声息了南极半岛和西南极洲在1992年到2001年之间每年冰净增1120亿吨,2003年到2008年之间每年净增820亿吨。

迫使科学家重新思考海平面上升的模型。ICPP的相关人员毫无根据的一直坚持,就算现在增加,未来南极冰会减少的NASA研究却显示南极冰至少会以每年一千亿吨增加二三十年近年,南极冰盖逐年创下记录

南极海豹面临生存挑战从民间环保组织到联合科研机构却无人提及如果搜索南极冰盖,显示的是ICPP科学家警告南极冰盖将破裂,南极正在变小的fake news

地球终究是冷的 ,地球十分之九段时间冷,1段时间热,人类侥幸在1段热末期,地球是靠冰期洗牌的,不仅反复变冷,甚至还有两级无冰的昙花一现,全球变暖理论,体现了人类的无知自大,可以说乐观主义精神的极致。是健忘和短视的表现。,人类只是有幸生存在间冰期的一个生物,某些人三观不正,忘记了地球诞生的样子就是一个雪球

谁有2008年的天文大事,要最完整的!

第四届

顾问委员(以姓氏拼音排序)

安芷生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陈宜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程国栋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丁仲礼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李小文 北京师范大学遥感与地理学院

刘昌明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研究所

马宗晋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任阵海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孙 枢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孙鸿烈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研究所

滕藤 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张新时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周秀骥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名誉主编

秦大河 中国气象局

副主编

宇如聪 中国气象局

宋连春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罗 勇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

丁一汇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林而达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潘家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

张小曳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沈永平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苗秋菊(专职)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编审委员会委员(以姓氏拼音排序)

蔡榕硕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巢清尘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陈迎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

陈发虎 兰州大学

陈洪滨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陈文颖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

陈振林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

崔鹏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丁永建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董文杰 北京师范大学

杜尧东 广东省气候中心

高云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

高广生 北京达华世纪低碳研究院

高庆先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何建坤 清华大学

黄耀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江志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姜彤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康世昌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李玉娥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刘滨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

刘洪滨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刘时银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吕学都 亚洲开发银行可持续发展局(菲律宾)

罗云峰 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

马世铭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马耀明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朴世龙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任国玉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史培军 北京师范大学

孙颖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王斌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王毅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王绍武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武炳义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夏军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肖子牛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

效存德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徐华清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

徐晓斌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姚檀栋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曾荣树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曾晓东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翟盘茂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张强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张德二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张建云 水利部南京水科院

张人禾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张小全 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

赵春雨 沈阳区域气候中心

周波涛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周广胜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周凌晞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周天军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周晓农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预防控制所

朱松丽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庄贵阳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

邹 骥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

沈新勇的主要书籍和论文

2008年天文大事回眸

文/国家天文台 邹振隆

来源:《天文爱好者》杂志(.amateurastronomer.cn)

1. 中国首幅全月球影像图公布

2007年10月24日,中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升空。到2008年7月1日,成功完成全月球图像数据的获取工作,原始数据总量达到1.3TB。11月12日,中国第一张涵盖南北极地区的全月球影像图正式公布,专家认为,这是世界上已公布的月球影像图中最完整、最清晰、层次最分明、位置最准确的一幅。

此外,《中国科学G辑》2008年11期还发表了平劲松等由“嫦娥一号”321万个激光测高数据得到的全月球地形模型。完全根据激光测高数据建立全月球地形模型在世界上尚属首次。测量高程精度从以前的130米提高到31米,空间分辨率也有较大改善。测得月球上最深处位于南极艾肯盆地区域(东经211.375°,南纬61.375°),深度达9.23千米;最高处位于科罗列夫坑(西经157°,南纬4.5°)以北地区(东经201.375°,北纬5.375°),高约9.84千米,均大于1994年美国克莱门汀月球探测器激光高度计测得的±8千米高程变化值。月面影像和全月地形图为进一步进行月球的地形地貌构造、内部结构和演化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也为选择将来的着陆点、月球基地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图1a: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全月球影像图

图1b: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全月球地形图(版权所有:国家天文台月球与深空探测应用中心)2. 凤凰号发现火星上存在水的证据

2008年5月25日,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凤凰号”火星探测器在火星北极地区成功着陆。它的科学使命是研究火星极地气候、环境及土壤,研究火星地表及表面下层环境中存在生命的可能。经过艰辛的努力,它终于把一大片表层土壤清理干净,露出了浅浅掩埋着的冰面。6月中旬,凤凰号在火星地表开挖沟槽,取土化验。拍回的照片显示沟渠底部出现了神秘的白色物质,有可能是盐,也可能是水冰。几天之后,这些物质逐渐消失,从而证明它们是冰冻的水——这是迄今为止火星上存在水冰的最直接证据。凤凰号上微型实验室的分析也表明,火星土壤存在能维持生命的无机盐类,含有氯、镁、钠、钾等元素。此外,凤凰号还在火星上观察到了霜冻现象,并在高空云层中观察到了降雪。

11月2日地面控制人员最后一次收到凤凰号的信号。10日NASA宣布,由于气象原因导致太阳能电池板无法获得工作所需的能量,凤凰号使命结束。

图2:凤凰号拍摄的火星土壤照片。左图阴影中的几块白色物质在几天后消失(右图),显示水冰已蒸发。

3.太阳风处于50年来最低点

在9月23日NASA总部召开的发布会上,太阳物理学家宣布: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太阳风的平均压力降低了20%以上。现在处于50年前开始监测以来的最低点。这一结果是1990年发射的尤利西斯卫星的太阳风传感器SWOOPS得到的。尤利西斯在独特的轨道上环绕太阳飞行,可以经过太阳的极区与赤道,从而总览太阳风的活动。尤利西斯还发现,这段时期太阳的内部磁场减弱了30%以上,而高能(10亿电子伏)电子的数目增加了20%。增加的粒子对地球表面的人来说没有威胁。因为厚厚的大气层与行星磁场为我们的安全提供了保护。但任何增多的宇宙线都可能会带来一些后果。如果这一趋势持续下去,月球上或者是飞往火星途中的宇航员会受到更多的太空辐射。无人太空探测器与地球高轨道卫星因宇宙线轰击而发生仪器故障并重启的风险会增加。另外,有一些存在争议的研究将宇宙线流量与地球云量和气候变化联系了起来。这样的联系在接下来的几年间,可能会得到验证。

图3:尤利西斯测量的全球太阳风压。绿色曲线给出1992-1998年期间的太阳风情况,而蓝色

曲线表示2004-2008年间较小的太阳风压。背景影像由SOHO卫星摄(来自NASA)

4. 首次直接拍摄到太阳系外行星系统的像

天文学家用夏威夷莫纳克亚山口径8米的双子北望远镜和口径10米的凯克望远镜拍摄到太阳系外行星系统的第一张影像。这在搜寻和认证系外行星系统方面是一个里程碑。 

这个行星系统围绕着一颗年轻恒星HR 8799转动,该星距离我们140光年,大小是太阳的约1.5倍,光度是太阳的5倍多。三颗行星中,有两颗大约是木星质量的10倍,另一颗是木星的7倍,分别距离中央恒星约24、37和67AU(天文单位)。整个行星系统就像太阳系按比例放大的版本。

该系统中的两颗行星是2007年10月用双子北望远镜初次发现的,后用凯克望远镜II观测得到证实,并发现了更加靠近恒星的第三颗行星。在两次观测中,用了自适应光学技术实时改正大气扰动,使分辨率高达0.4角秒,才得到这个太阳系外多行星系统的具有历史意义的红外影像。

用人为方法挡住中央恒星的明亮光芒,让我们可以直接看见这些行星,以及它们的大气层中复杂的云结构,进而使用光谱仪分别研究它们的温度和组分,这对研究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图4:带有多个行星的系外行星系统的红外像,明亮的中央恒星HR 8799被人为方法挡住了,图中央的伪彩色像是剩下的残余噪声。

5. 发现地外行星存在水的确切证据

12月11日《自然》杂志报道,美国科学家在距地球63光年的一颗行星的大气层中发现了水蒸汽存在的确切证据。他们的发现可能帮助寻找能够支持生命存在的系外行星。

这颗行星每2.2天围绕名为HD1833的恒星转一圈,其表面温度超过900摄氏度,质量类似木星,称为HD1833b,是一颗热木星。科学家们用美国宇航局的红外斯必泽空间望远镜对这个系统进行了仔细观测,累计时间长达120小时。当这颗行星走到恒星后面被遮住时,斯必泽接收到的只是恒星的辐射,而当它走到前面时,行星大气层中的气体会改变来自恒星辐射的波长,产生一个独特的‘指纹 ’。科学家通过把两种情况下得到的结果相减,从而在HD 1833b大气层中发现了水蒸汽存在的确切证据。

在其他独立的研究中,哈勃太空望远镜还在HD1833 b大气层中探测到了甲烷和二氧化碳分子。尽管这个行星温度过高使生命无法存活, 但这些分子和水都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要素。这些发现证明,同样的方法也可以用于观测可能支持生命存在的其他行星,这对人类寻找地球以外生命家园的长期努力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图5 艺术家想象中的太阳系外行星系统。左上为母恒星,因为效应而显得较小。

2008年天文大事回眸(2)

文/国家天文台 邹振隆 研究员

6月15日,NASA的斯必泽巡天项目组公布了迄今最大、最详细的系照片。这张长达55米的巨图由斯必泽空间望远镜拍摄的80万张照片拼接而成。涵盖银经120°,银纬2°的天区范围,分辨率比以前最好的图高出100倍。

由于我们自身位于系之内,加之平面内大量尘埃和气体的遮挡,因而用传统的光学手段很难直接了解系的真实模样。波长较长的红外光可以穿透尘埃,但是会被地球大气吸收。运行于地球大气外并装备了红外眼的的斯必泽空间望远镜则具有看透整个系的能力。通过仔细分析它获得的数据,可以充分证明:系是一个拥有两个主要旋臂的旋涡星系,这两个旋臂分别称为人马臂和英仙臂。事实上,如果天文学家从别的星系来观测我们的系,会发现系拥有两个旋臂,而且还是一个含有中心棒的旋涡星系。在以前的研究中,曾经认为系拥有4个旋臂。天文学家估计太阳位于系边缘距离三分之一的位置,处在一个较小的旋臂(猎户臂)之内。

图6 斯必泽空间望远镜拍摄的迄今最精确的系照片

7. 雨燕号抓到爆发伊始的超新星

超新星爆发是宇宙中能量最强的恒星爆炸。由大质量恒星核或白矮星致密星核坍缩引发,一个旋涡星系平均在一个世纪内才会发生一次。但在壮观的旋涡星系NGC2770中发生的打破了这个常规。在下面的影像中,有两颗仍然明亮的超新星(SN2007uy和SN2008D),但是1999年发现的超新星(SN1999eh)已经在原来的位置上看不到了,其位置就在星系旋臂边缘用圆圈标明的地方。这三个超新星现在都被认为是星核坍缩型,其中的SN2008D,是首次由雨燕号卫星的仪器(XRF) 在2008年1月9日监测到极高能X射线(或低能伽马射线)爆发而发现的。

由于超新星爆发非常突然,绝大多数都是在亮度已经开始下降以后才被人们发现,因此具有亮度极大乃至以前数据的为数很少,而爆发初期的数据对研究超新星爆发的性质、演变过程乃至宇宙学应用都至关重要,所以雨燕号这次抓拍到的数据弥足珍贵。

NGC2770位于距离我们大约9千万光年远的天猫座内,是迄今为止拥有如此高能超新星的最近星系。

图7:NGC2770内的超新星

8. 发现迄今最远的伽马暴

9月13日6时47分,美国宇航局的雨燕号卫星检测到一次伽马暴,1分钟后,星载X射线望远镜探测到X射线余辉,测定了它的准确位置。16分钟后,欧南台位于智利的2.2米望远镜发现其光学和近红外余辉,用多色测光法初步估计其红移在6以上,接着经4台8米望远镜组成的甚大望远镜(VLT)拍摄的光谱最后证实为6.7。这表明该伽马暴距离地球128亿光年,是迄今发现的距离最远的伽马暴,已接近可观测宇宙(137亿光年)的边缘。

半年前的3月19日6时12分,雨燕号还检测到另外一次伽马暴,它的余辉达到了肉眼可见的亮度,比此前记录到的最明亮超新星爆发还亮250万倍。这个伽马暴还打破了肉眼可见最遥远天体的记录——它距离地球75亿光年,而此前肉眼可见的最遥远天体“仙女座星系”距离地球仅290万光年。

伽马暴是宇宙中除大爆炸本身以外最猛烈的爆发,2004年发射的雨燕号已经探测到了数百个伽马暴。参加研究的国际团队中包括张冰等一批中国科学家。

图8:伽马暴GRB080913位于光学和近红外照片的中央圆圈内(引自arXiv:0810.2314)

9. 发现神秘暗物质粒子的可能信号

据11月20日出版的《自然》杂志报道,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常进为首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发现,从宇宙空间轰击地球大气的高能电子有着惊人的过剩现象。这些宇宙线的来源尚不确定,但有很大可能是由暗物质组成的。系内的宇宙线粒子是被远方的超新星爆发以及其他的剧烈加速到近光速的亚原子粒子,主要由质子和重原子核组成,混合物中还搀杂着少量的电子与光子。

常进与同事们为了研究能量最高的宇宙线,将先进薄电离热量计(ATIC)搭载于南极放飞的气球上。在多次长时间飞行中,ATIC在3000至8000亿电子伏的能量范围(为质子静止质量的数百倍)中记录下了70个额外的电子。“额外”的意思是高于根据系背景推测出的数目。观测数据可以用太阳系附近存在暗物质云或是团块来解释。如果这种暗物质是质量约620 GeV的卡卢査-克莱因粒子(这种设想的粒子是自身的反粒子),当它们碰到一起湮灭时,就会产生与观测能谱一致的电子。

由于大量天文观测显示暗物质占宇宙物质总量的85%,但并未通过物理方法直接探测到,所以人们对其性质所知甚少。本年早些时候意大利、俄罗斯、德国、瑞典之间的一个国际合作卫星PAMELA报道了类似能量的高能正电子超额现象,与南极气球观测结果可以说是互为支持。

图9:探测到高能宇宙线电子的南极气球实验

10. 首次目击一颗恒星绕银心走完一圈

据12月10日欧洲南方天文台(ESO)网站报道,德国马普地外物理研究所的天文学家利用位于智利的甚大望远镜(VLT)在揭示银心之谜的研究中取得重大进展。由于受星际尘埃的阻挡,在传统的光学波段很难看到系的中心。而在从1992年开始到2008年这个跨度16年的项目中,德国天文学家利用能透过尘埃云的红外线,清晰地看到了银心区域的恒星,又由于用自适应光学技术使恒星位置测量精度达到0.0003角秒,比过去提高6倍,从而准确测定了28颗恒星的轨道,特别是人类历史上首次目睹了其中一颗恒星(名为S2)沿着开普勒轨道绕银心运行了一整圈。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这显示一个400万倍太阳质量的黑洞一定存在于系中心。

由于这项成果提供了一个最好的实验证据,证明超大质量黑洞确实存在,并且为其附近恒星的形成和演化提供了线索,负责该研究项目的莱恩哈德·根舍教授荣获2008年邵逸夫奖。 “邵逸夫奖”是按邵逸夫本人意愿而设,于2002年11月宣告成立,以表彰获得对人类产生深远影响的突破性成果的科学家。该奖设“天文学奖”、“生命科学与医学奖”以及“数学科学奖”三个奖项,每项奖金一百万美元,每年颁奖一次,今年为第五届颁发。

图10:红外波段的系中心图像

康世昌的职务

1.寿绍文,姚永红,寿亦萱,沈新勇,2008:气象科技英语教程,气象出版社.

2.沈桐立,田永祥,陆维松,陈德辉,沈新勇,孙旭光,2010:数值天气预报,气象出版社.

3. Shen, X., and X. Li, 2011: Thermodynamic aspects of precipitation efficiency. Thermodynamics-Interaction Studies-Solids, Liquids and Gases. Ed. Juan Carlos Moreno Piraján. InTech,73-94. ISBN 8--953--307--318--7. 1.林锡怀,沈新勇,陆汉城,1989:水汽、热量、动能和位涡收支的计算,中尺度天气系统的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气象出版社,60—75.

2.Zhang Ying , Shen Xinyong and Zhang Ming , 1990: Analysis and Study of a Mesoscale Inertia---Gritational We in Upper Air . Adv . Atmos . Sci ., 7 , 220---226. (SCIE)

3.沈新勇,张铭,1992:具有凝结加热反馈的对称不稳定的解析研究,热带气象,8,115—124.

4.丁一汇,沈新勇,1994:对称不稳定理论及其应用问题:(一)线性理论,应用气象学报,5,361—368.

5.丁一汇,沈新勇,1994:对称不稳定理论及其应用问题:(二)非线性理论,应用气象学报,5,470—476.

6.沈新勇,倪允琪,陆汉城,19:低纬地区中尺度扰动的对称稳定性,南京大学学报(博士后增刊),33,292—294.

7.丁一汇,沈新勇,1998:非保守系统中的对称不稳定Ⅰ.弱粘性的强迫作用,大气科学,22,145—155.

8.沈新勇,丁一汇,1998:非保守系统中的对称不稳定Ⅱ.弱加热的强迫作用,大气科学,22,274—282.

9.丁一汇,沈新勇,1998:对称扰动与纬向基流的相互作用:(一)倾斜E—P通量理论,大气科学,22,735—743.

10.沈新勇,丁一汇,1998:对称扰动与纬向基流的相互作用:(二)粘性波包的发展与弥散,大气科学,22,839—848.

11.Ding Yihui and Shen Xinyong , 1998: Theoretical Study on Linear Symmetric Instability in Weakly Viscous Fluid,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 22, 1, 68---78.

12.丁一汇,沈新勇,1998:非纬向非平行基流中的对称不稳定,气象学报,56,154—165.

13.倪允琪,沈新勇,杨修群,1998:ENSO动力学及其数值模拟的研究评述,应用气象学报,9,239—245.

14.沈新勇,倪允琪,1998:热带海气耦合扰动的尺度特征,气候学研究—气候与环境,气象出版社,182—187.

15.倪允琪,沈新勇,2000:热带海气耦合Kelvin波的弱相互作用,气象科学,20,367—375.

16.Shen Xinyong , Ni Yunqi and Ding Yihui , 2002: On Problem of Nonlinear Symmetric Instability in Zonal Shear Flow. Adv . Atmos . Sci ., 19,350—364. (SCI)

17.沈新勇,倪允琪,丁一汇,2002:非绝热二维滞弹性流体的动力稳定性,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5,472—480.

18.沈新勇,倪允琪,丁一汇,2002:斜压基流中的非线性中尺度重力惯性波,气象科学,22,387—393.

19.何金海,宇婧婧,沈新勇,高辉,2004:有关东亚季风的形成及其变率的研究,热带气象学报,20,5,449—459.

20.沈新勇,倪允琪,张铭,赵南,霞,2005:β中尺度暴雨系统发生发展的一种可能物理机制,I. 涡旋Rossby波的相速度,大气科学,29,5,727—733.

21.沈新勇,倪允琪,沈桐立,丁一汇,贺哲,2005:β中尺度暴雨系统发生发展的一种可能物理机制,II. 涡旋Rossby波的形成,大气科学,29,6,854—863.

22.肖云清,纪晓玲,苏银兰,沈新勇,王善华,2005:宁夏地区“6.8”暴雨天气过程的可能物理成因,气象科学,25,4,410—418.

23.阎凤霞,寿绍文,张艳玲,沈新勇,2005:一次江淮暴雨过程中干空气侵入的诊断分析,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8,1,117—124.

24.吴启树,沈桐立,沈新勇,2005:“碧利斯”台风暴雨物理量场诊断分析,海洋预报,22,2,59—66.

25.郑仙照,寿绍文,杨宇红,沈新勇,余晖,2005:2002年8月闽东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的可能物理成因和数值试验,台湾海峡,24,4,433—439.

26.黄永玉,沈桐立,沈新勇,余晖,2006:0418号“艾利”台风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台湾海峡,25,1,102—109.

27.Shen Xinyong , Ding Yihui and Zhao Nan , 2006: Properties and Stability of a Meso-Scale Line-Form Disturbance. Adv . Atmos . Sci ., 23, 2,282—290. (SCI)

28.郑仙照,寿绍文,沈新勇,2006: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的物理量分析,气象,32,1,102—106.

29.沈新勇,赵南,何金海,宇婧婧,2006:切变基流对赤道大气波动稳定性的作用,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9,4,462—469.

30.杨宇红,沈新勇,林两位,寿绍文,2006:0418号台风艾莉暴雨成因分析,气象,32,7,81-87.

31.沈新勇,2006:两种类型中尺度涡旋Rossby波的相速度及其物理机制,气象科学,26,4,355-364.

32.郑仙照,苏银兰,杨宇红,寿绍文,沈新勇,2006:闽东一次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气象科学,26,4,370-375.

33.吴启树,沈桐立,苏银兰,沈新勇,李华昭,2006:2000年第10号台风的水汽分析与试验,气象科学,26,4,384-391.

34.宇婧婧,何金海,沈新勇,2006:海温对热带低频振荡系统影响的动力学研究,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9,5,688-693.

35.Zhao Nan, Ding Yihui, Masaaki Takahashi and Shen Xinyong, 2006: A Theoretical Study on the Multiple Equilibrium of Tropical Atmosphere and Their Relation to the Onset of the Summer Monsoon.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12, 2, 130—138. (SCIE)

36.沈新勇,倪允琪,丁一汇,2006:中尺度对称不稳定和横波不稳定的波动性质,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9,6,735-743.

37.沈新勇,何金海,苏银兰,周伟灿,2006:切变基流中赤道Kelvin波及纬向对称扰动的稳定性,气象科学,26,6,605-611.

38.孙莹,寿绍文,沈新勇,周文志,2006:灾害天气的识别和自动预警,广西气象,27,4,20-23.

39.赵南,沈新勇,丁一汇,2007:大气运动的慢流形(slow manifold)概论,地球科学进展,22,4,331-340.

40.沈新勇,明杰,方珂,2007:台风涡旋系统的波动性质及其数值模拟,气象科学,27,2,176-186.

41.He Jinhai, Yu Jingjing and Shen Xinyong, 2007: Impacts of SST and SST Anomalies on Low-Frequency Oscillation in the Tropical Atmosphere. Adv . Atmos . Sci ., 24, 3, 377—382. (SCI)

42.沈新勇,倪允琪,丁一汇,王珏,2007:中尺度斜交不稳定的波动性质及其数值模拟,气象学报,65,6,825—836.

43.许崇海,沈新勇,徐影,2007:IPCC AR4模式对东亚地区气候模拟能力的分析,气候变化研究进展,3,5,287—292.

44.袁媛,沈新勇,沈桐立,2008:陕北榆林市一次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陕西气象,1,6—10.

45.彭菊香,沈桐立,朱伟军,沈新勇,孙桂平,2008:中尺度模式遗传算法同化系统及同化试验研究,南京气象学院学报,31,1,61—67.

46.刘佳,沈新勇,杨宇红,林振敏,寿绍文,2008:强热带风暴Bilis的敏感性数值试验,科技信息,2,4—6.

47.杜春丽,沈新勇,陈渭民,施帅红,2008:43a来我国城市气候和太阳辐射的变化特征,南京气象学院学报,31,2,200—207.

48.韩雪,沈桐立,沈新勇,2008:多重网格法在MM5自适应模式中的应用,南京气象学院学报,31,2,242—249.

49.孙莹,寿绍文,沈新勇,刘泽军,熊文兵,2008:广西地区一次强冰雹过程形成机制分析,高原气象,27,3,677—685.

50.王琳琳,高志球,沈新勇,陈渭民,2008:土壤水分的垂直运动对黄土高原糜田土壤温度的影响,南京气象学院学报,31,3,363—368.

51.吴建云,周伟灿,沈新勇,2008:赤道波动非线性相互作用解的研究,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5,2,15—18.

52. 王珏,沈新勇,寿绍文,徐枝芳,2008:06.6福建大暴雨的数值模拟及复杂地形影响试验,南京气象学院学报,31,4,546—554.

53.尹宜舟,沈新勇,陈渭民,李照荣,2008:雷暴天气过程中地闪分布的诊断分析,气象科学,28,5,521—527.

54.吴建云,周伟灿,沈新勇,2008:低纬大气Kelvin波和Rossby波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南京气象学院学报,31,5,662—670.

55.黄翠银,沈新勇,孙建华,齐琳琳,2008:一次由海岸锋引发山东半岛暴雪过程的研究,气候与环境研究,13,4,567—583.

56.张容焱,邓自旺,沈新勇,鲍瑞娟,2009:福建春雨多时空尺度变化特征,南京气象学院学报,32,1,121—127.

57. 杨宇红,林振敏,沈新勇,郑仙照,寿绍文,2009:“0604”台风暴雨的数值模拟与诊断研究,气象科学,29,1,71—76.

58. 谭娟,沈新勇,李清泉,2009:海洋碳循环与全球气候变化相互反馈的研究进展,气象研究与应用,30,1,33—36.

59. 吉振明,沈新勇,2009:RegCM3对中国地区气候的数值模拟,科技信息,418.

60. Ming Jie, Ni Yunqi and Shen Xinyong, 2009: The Dyna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We Structure of Typhoon Rananim (2004). Adv. Atmos. Sci., 26, 3, 523-542. (SCI)

61. 史恒斌,沈新勇,2009:2003年夏季淮河流域降水与两种波列结构的关系,科技信息,295—296.

62. 张容焱,沈新勇,邓自旺,鲍瑞娟,2009:基于BP-CCA法的福建春季降水因子分析,气象科学,29,4,513—518.

63. 冯琎,孙照渤,沈新勇,李艳杰,2009:模拟台风Ewiniar(2006)内部扰动的时空变化特征,气象与减灾研究,32,2,11—19.

64. 尹宜舟,沈新勇,李焕连,2009:“07.7”淮河流域梅雨锋暴雨的地形敏感性试验,高原气象,28,5,1085—1094.

65. 丁治英,王勇,沈新勇,徐海明,2009:台风登陆前后雨带断裂与非对称降水的成因分析,热带气象学报,25,5,513—520.

66. Zhao, Nan, Xinyong Shen, Yan Li, and Yihui Ding, 2010: Modal Aspects of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Annular Modes as Identified from the Results of a GCM Run.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Climatology. 101, 255-267. DOI 10.1007/s00704--009--0210--1. (SCI)

67. Zhao, Nan, Yafei Wang, and Xinyong Shen, 2010: A Northern Hemisphere Annular Mode a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NAO and the PNA.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26, 1, 66-70. (SCIE)

68. 吴启树,郑颖青,沈新勇,陈珠峰,林金凎,2010:福建一次秋季大范围暴雨成因分析,气象科学,30,1,126—131.

69. 赵南,甘璐,沈新勇,2010:涡旋流自发辐射惯性重力波的初步解析研究,应用气象学报,21,1,83—88.

70. Li, X., X. Shen, 2010: Sensitivity of cloud-resolving precipitation simulations to uncertainty of vertical structures of initial conditions. Quart. J. Roy. Meteor. Soc., 136, 201-212. (SCI)

71. Wang, Y., X. Shen, and X. Li, 2010: Microphysical and radiative effects of ice clouds on responses of rainfall to the large-scale forcing during pre-summer hey rainfall over southern China. Atmos. Res., , 35-46. (SCI)

72. Shen, X., Y. Wang, N. Zhang, and X. Li, 2010: Roles of large-scale forcing, thermodynamics, and cloud microphysics in tropical precipitation processes. Atmos. Res., , 371-384. (SCI)

73. 陈国民,沈新勇,刘佳,2010:垂直风切变对热带气旋强度及结构的影响,气象研究与应用,31,1,1—4.

74. 李琛,沈新勇,李伟平,2010:东北地区土壤湿度的诊断分析,安徽农业科学,38,9,4696—4700.

75. Li, C., X. Shen, and W. Li, 2010: Diagnostic analysis of soil moisture in northeast China.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1, 2, 159-163.

76. 冯涛,沈新勇,刘英,王东海,2010:精细数值预报在60周年国庆天气服务中的应用,气象与环境科学,33,3,1—5.

77.尹宜舟,陈渭民,沈新勇,李照荣,2010:兰州周边地区地闪闪区统计特征:环境风场及稳定度特征,大气科学学报,33,2,246—252.

78. 彭杰,沈新勇,王志立,荆现文,2010:中国地区云的观测研究进展,安徽农业科学,38,24,13070—13073.

79. Zhao, N., Y. Li, and X. Shen, 2010: Can eddy forcing be responsible for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annular mode?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24, 5, 584-592. (SCIE)

80. Shen, X., Y. Wang, N. Zhang, and X. Li, 2010: Precipitation and cloud statistics in the deep tropical convective regime. J. Geophys. Res., 115, D24205, doi:10.1029/2010JD014481. (SCI)

81. 沈新勇,朱文达,杜佳,潘维玉,2010:2006年7-9月的台风季节预报试验,气象科学,30,5,676—683.

82. 丁治英,罗静,沈新勇,2010:2008年6月20-21日一次β中尺度切变线低涡降水机制研究,大气科学学报,33,6,657—666.

83. Ding, Zhiying, Caihong Liu, Yue Chang, Xinyong Shen, Jinhai He, and Haiming Xu, 2010: Study of double rain bands in a persistent rainstorm over south China.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16, 4, 380-389. (SCIE)

84. 陈国民,沈新勇,杨宇红,2010:β效应和垂直切变对台风非对称结构及眼墙替换的影响,高原气象,29,6,1474—1484.

85. 李勋,李泽椿,赵声蓉,沈新勇,袁美英,2010:强台风Chanchu(0601)的数值研究:转向前后内核结构和强度变化,气象学报,68,5,598—611.

86. 丁治英,王慧,沈新勇,徐海明,2010:一次梅雨期暴雨与中层锋生β中尺度小高压的关系,大气科学学报,33,2,142—152.

87. Shen, X., Y. Wang, and X. Li, 2011: Radiative effects of water clouds on rainfall responses to the large-scale forcing during pre-summer hey rainfall over Southern China. Atmos. Res., 99, 120-128. (SCI)

88. Shen, X., Y. Wang, and X. Li, 2011: Effects of vertical wind shear and cloud radiative processes on responses of rainfall to the large-scale forcing during pre-summer hey rainfall over southern China. Q. J. R. Meteorol. Soc., 137, 236-249. DOI:10.1002/qj.735 (SCI)

89. Shen, X., N. Zhang, and X. Li, 2011: Effects of large-scale forcing and ice clouds on pre-summer hey rainfall over southern Chinain June 2008: A partitioning analysis based on surface rainfall budget. Atmos. Res., 101, 155-163. (SCI)

90. Li, X., X. Shen, and J. Liu, 2011: A partitioning analysis of tropical rainfall based on cloud budget. Atmos. Res., 102, 444-451.(SCI)

91. Zhao, N., X. Shen, Y. Ding, and M. Takahashi, 2011: A possible theory for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onvective activities and vertical flows. Nonlin. Processes Geophys., 18, 779-789. (SCI)

92. 丁治英,刘彩虹,沈新勇,2011:2005-2008年5、6月华南暖区暴雨与高、低空急流和南亚高压关系的统计分析,热带气象学报,27,3,307-316.

93. Ding, Z., Y. Wang, X. Shen, and H. Xu, 2011: Asymmetric rainband breaking in typhoon Haitang (2005) before and after its landfall. J. Trop. Meteor., 17, 3, 276-284. (SCIE)

94. 张滢滢,沈新勇,高志球,2011:基于WRF模式的海面湍流通量参数化方法的研究,大气科学,35,4,767-776.

95. 王勇,李清泉,沈新勇,2011:近50a江淮地区6-7月降水特征分析,气象科学,31,1,73-78.

96. 何志强,沈新勇,王英舜,高志球,2011:利用简单生物圈模式SiB2模拟锡林浩特草原地表湍流通量,气候与环境研究,16,3,353-368.

. 甘璐,赵南,沈新勇,2011:一类高阶位涡反演的算法及其应用,气象学报,69,3,412-422.

98. 任轶,沈新勇,张云平,2011:豫西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气象与环境科学,34,1,67-72.

99. 陈超,沈新勇,徐影,2011:过去1000年不同强迫因子对中国东部5~9月降水及其环流场特征影响分析,第四纪研究,31,5,873-882.

100. 王培,沈新勇,高守亭,2012:一次东北冷涡过程的数值模拟与降水分析,大气科学,36,1,130-144.

101. Shen, X., J. Liu, and X. Li, 2012: Evaluation of convective-stratiform rainfall separation schemes by precipitation and cloud statistics. J. Trop. Meteor., 18, 1, 98-107. (SCIE)

102. Shen, X., J. Liu, and X. Li, 2012: Torrential rainfall responses to ice microphysical processes during pre-summer hey rainfall over southern China. Adv. Atmos. Sci., 29, 3, 493-500, doi:10.1007/s00376--011--1122--4. (SCI)

103. Li, X., and X. Shen, 2012: Temporal and spatial scale dependence of precipitation analysis over the tropical deep convective regime. Adv. Atmos. Sci., 29(6), 1390-1394, doi:10.1007/s00376-012-1269-7. (SCI)

104. 赵小平, 沈新勇, 王咏青, 朱文达, 张广鑫, 2012: 越赤道气流准双周振荡对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的调制作用. 大气科学学报, 35(5), 603-619.

105. 王莹, 沈新勇, 王勇, 吉振明, 周伟灿, 2012: 东亚地区人为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及其气候效应的数值模拟. 气象科学, 32(5), 515-525.

106. 朱文达, 张新月, 沈新勇, 赵小平, 2012: 越赤道气流ISO特征在台风季节预报中的可行性研究. 贵州气象, 36(1), 6-12.

107. 王勇, 丁治英, 沈新勇, 李勋, 2012: 淮河流域一次梅雨锋暴雨的中尺度动力特征分析. 自然灾害学报, 21(3), 126-135.

108. 王勇, 丁治英, 李勋, 沈新勇, 2012: 台风“莫拉克”登陆前后的动力诊断分析. 高原气象, 31(5), 1356-1365.

109. 王勇,丁治英,李勋,沈新勇,范勇,2012:“莫拉克”台风(2009)登陆前后强度与结构分析. 热带气象学报,28(5),726-734.

110. 沈阳,张大林,沈新勇,2012:风垂直切变对飓风波尼(1998)结构与强度的影响. 气象学报,70(5),949-960.

111. 沈新勇, 刘佳, 秦南南, 朱琳, 2012: 台风麦莎的正压特征波动结构及其稳定性. 大气科学学报, 35(3), 257-271.

112. 林金淦, 沈新勇, 吴启树, 2012: 台风“鲇鱼”异常路径的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 气象研究与应用, 33(1), 1-9.

113. 郭学峰,沈新勇,赵小平,庆涛,2012:2009 年河南一次大暴雨过程的涡度方程诊断分析. 气象与环境科学:,35(4),13-21.

114. 沈新勇,毕明玉,张玲,刘佳,2012:中尺度对流系统对台风“风神”移动路径影响的研究. 气象学报,70(6),1173-1187.

115. 沈新勇, 陈明诚, 王勇, 吉振明, 2013: 人为气溶胶的直接气候效应对南亚夏季风的影响. 高原气象, 32(5), 1280-1292.

116. 王勇, 吉振明, 沈新勇, 陈明诚, 2013: 人为气溶胶对东亚夏季风直接气候效应的成因分析. 热带气象学报, 29(3), 441-448.

117. 刘佳, 沈新勇, 张大林, 许映龙, 毕明玉, 2013: 台风“麦莎”的强度对台风前部飑线发展过程影响的研究. 大气科学, 37(5), 1025-1037.

118. Shen, X., T. Qing, W. Huang, and X. Li, 2013: Effects of Vertical Wind Shear on the Pre-Summer Hey Rainfall Budget: A Cloud-Resolving Modeling Study. Atmos. Oceanic Sci. Lett., 6(1), 44-51.

119. 沈新勇, 刘佳, 秦南南, 冯琎, 2013: 台风麦莎登陆后粘性摩擦对正压特征波动的影响. 大气科学, 37(6), 1219-1234.

120. 彭杰, 张华, 沈新勇, 2013: 东亚地区云垂直结构的CloudSat卫星观测研究. 大气科学, 37(1), 91-100.

121. Shen, X., T. Qing, and X. Li, 2013: Effects of clouds,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its diurnal variation on precipitation efficiency. Chin. Phys. B, 22(9), 094213.

122. 张楠, 沈新勇, 杨宇红, 王涛, 2013: 2008年6月一次华南暴雨过程的云分辨模拟分析. 大气科学学报, 36(4), 447-457.

123. 刘海军, 沈新勇, 许娈, 冉令坤, 崔晓鹏, 2013: 1011号台风“凡亚比”登陆过程数值模拟及诊断分析. 气候与环境研究, 18(5), 583-594.

124. 张荣智, 高志球, 沈新勇, 2013: 强风条件下海面拖曳系数和粗糙长度研究. 海洋学报, 35(1), 76-84.

125. Li, X., and X. Shen, 2013: Rain Microphysical Budget in the Tropical Deep Convective Regime: A 2-D Cloud-Resolving Modeling Study. J. Meteor. Soc.Japan, 91(6), 801-815.

126. 沈新勇, 黄文彦, 黄伟, 陈明诚, 2013: 亚洲地区沙尘和人为气溶胶的分布及气候效应.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4(6), 687-6.

127. 黄伟, 沈新勇, 黄文彦, 周顺武, 2013: 亚洲地区人为气溶胶对东亚冬季风影响的研究. 气象科学, 33(5), 500-509.

128. 朱刚, 沈新勇, 高守亭, 2013: 一次高空槽降水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 陕西气象, 2013(1), 1-4.

129. 沈新勇, 梅海霞, 庆涛, 李小凡, 2013: 用亮温反演云物理量划分对流-层状降水的数值模拟研究方案. 热带气象学报, 29(6), 881-888.

130. Shen, X., W. Huang, T. Qing, W. Huang, and X. Li, 2014: A modified scheme that parameterizes depositional growth of ice crystal: A modeling study of pre-summer torrential rainfall case over Southern China. Atmos. Res., 138, 293-300.

131. 韩文韬, 卫捷, 沈新勇, 2014: 近50年中国冬季气温对ENSO响应的时空稳定性分析研究. 气候与环境研究, 19(1), -106.

重视全球气候变化因素

所长助理、站长

社会任职:

2008年-2011年:IUGG/IACS中国委员会,委员,常委副秘书长;

2008年-2011年:WCRP/CliC中国委员会,委员,常委副秘书长;

2006年-2010年:“冰川冻土”编辑委员会,委员;

2008年-2012年:“气候变化研究进展”编辑委员会,委员;

2006年5月-2011年5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2005年10月-2010年6月:美国缅因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导师;

2004年-20011年: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理事;

2004年-20011年:中国地理学会冰川冻土分会,理事;

2007年-2010年:中国气象学会冰冻圈与极地气象委员会,委员。

工党执政后,澳大利亚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政策逆转,刚上任仅两天,陆克文总理就签署了 “京都议定书”。12 月 3 日在成立新时,又组建了新的气候变化部 ( Department of Climate Change) ,专门处理、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反映了新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突出重视。

事实上,尽管上届霍华德没有批准京都议定书,但澳大利亚举国上下,从联邦到州,从部门到产业部门,一直都在十分关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一直都在进行全球气候变化方面的研究和后果分析,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澳大利亚的长远发展、关系到澳大利亚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澳大利亚的未来。

澳大利亚重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有以下因素在起作用: ①澳大利亚大陆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大陆; ②澳大利亚是世界最大煤炭出口国; ③农业在澳大利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农业又明显受气候影响; ④澳大利亚的水土流失问题仍较为严重; ⑤澳大利亚的生态系统较为脆弱,所有这些都受全球气候变化的深刻影响。

未来一段时间,澳大利亚国土管理决策将更多或综合考虑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基于以下这些因素: ①全球性气候变化已为世界所公认; ②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澳大利亚要想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并扮演起一个负责任国家的形象,就必须要有所作为; ③气候变化直接影响着澳大利亚的工农业生产,影响着澳大利亚经济; ④气候变化影响着澳大利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⑤气候变化也影响着澳大利亚民众的基本生活,因此,代表澳大利亚全国、协调着各州与领地利益的联邦,必须要对气候变化问题给予更多的重视和考虑,必须要未雨绸缪。

从各州的管理动向与发展趋势来看,为应对气候变化,各州和领地均积极取了行动和应对战略。

昆士兰州为应对气候变化,于 2007 年 3 月成立了昆士兰气候变化优势中心 ( QCCCE) ( Queensland Climate Change Centre of Excellence,该机构隶属于昆士兰州自然与水部) ,旨在加强州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领导作用,为昆士兰州研究、解决正不断浮现的气候变化优先性政策和科学问题提出建议。这些政策和科学方面的问题包括对未来基础设施、城市和区域规划、人类健康、危机应对与服务、旅游、地方、矿山和能源、自然利用和农业生产等诸方面的规划和决策等。

该机构有雇员 52 名,包括 36 名科学家、9 名政策人员和 7 名管理者与后勤人员。2006 ~2007 财年拨款预算为 450 万澳元,2007 ~2008 财年增加到 760 万澳元。昆士兰气候变化优势中心目前的工作焦点集中在 5 个领域:①顺应和减缓系统; ②气候变化研究; ③影响和气候变化应用; ④信息和知识系统; ⑤特别项目。其中,顺应和减缓系统涉及有关气候变化的多学科的科学与政策活动,包括系统分析、各行业对气候变化的风险管理和脆弱性评估等; 气候变化研究则涉及在缩小的区域和流域规模上,使用通用环流模型,促进和改善对气候科学的了解; 影响和气候变化应用涉及制定气候风险评估方法并提供工具,使企业和社区能够评估气候风险、包括水规划、农业和农村生产、人类居住、自然环境、危机服务和人类健康等。2006 ~ 2007财年 QCCCE 政策与科学小组的工作涉及: ①开始为昆士兰州区域和行业制定气候变化脆弱性评估; ②开始制定 “气候精明适应性”行动的项目; ③开始制定州气候变化规划政策以及评估、制定碳抵消政策———昆士兰州气候变化战略 2007; ④帮助制定昆士兰州远北区域,确保该考虑气候变化问题,包括鉴别区域未来可能面临的主要气候变化风险等。

昆士兰州还于 2007 年 6 月出台了 “气候精明适应 2007 ~ 2012”,一个管理气候变化影响的 5 年行动,具体阐述了昆士兰州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措施。该明确,在对: ①水规划和服务; ②农业; ③人类居住; ④自然环境和景观; ⑤危机服务和人类健康; ⑥旅游、生意和产业;⑦金融和保险等产业和领域作出决策时,和产业应考虑到潜在的气候变化影响。

昆士兰州各部门同样在开展行动。如在 2007 年出台的昆士兰州自然与水部 “2007 ~2012 年战略”中,就明确提出 “将开展气候变化对植被、放牧和庄稼土地可能影响的评估、监测和模型化研究,以确保在未来政策、规划和分配决策中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影响。”等等。

为应对气候变化,2007 年 5 月,西澳大利亚州则正式公布了 “总理气候变化行动声明” ( Premier's Climate Change Action Statement) ,该声明阐述了西澳大利亚州的行动,核心点是,到 2050 年,西澳大利亚州将在 2000 年基础上减少 60% 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新南威尔士州,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及其他相关问题,于 2007 年 4月 27 日成立了专门的环境与气候变化部 (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 andClimate Change) 。该部的首要职能就是: 处理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问题,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战略。

北方领地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于 2006 年出台了 “北方领地温室行动战略 2006”,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北方领地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战略、立场和行动。该行动战略明确表明,北方领地支持联邦批准京都议定书 ( 当时联邦还未批准) ,该行动战略同时明确,无论联邦是否批准京都议定书,北方领地温室行动战略都将帮助澳大利亚满足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即从2008 年到2012 年,达到1990 年排放量的108% 。该战略确立的目标是: ①在处理与气候变关相关的问题时,为领地民众管理风险并最大化机遇; ②制定和实施可行的与成本有效的方法,限制不断升高的、起源于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而引发的全球变暖影响; ③以整体的方式,应对温室气体排放和气候变化问题,综合考虑环境、社会和经济因素。该战略确立的原则是: ①提升意识; ②尽早行动; ③着重可持续发展; ④综合与一体化方法; ⑤共同承担责任; ⑥灵活性。

以上事例充分表明,一方面,为应对气候变化,澳大利亚联邦和各州/领地已在全面和加速行动,未雨绸缪。另一方面,也表明,澳大利亚未来的矿产与土地管理会更多地或综合地考虑气候变化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