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安市气象局的直属单位

2.浅谈市场营销中的气象因素论文?

3.四川省南充市短期天气预报手册的目录

4.什么叫气象?气象的定义是什么?

5.日本天气新闻公司的大事记

6.天气预报上边的小广告怎么取消?

专业气象服务产品_气象服务产品库

气象台是根据卫星云图,大气的旋流,经过大数据计算。对天气进行正确的判断,做出预报。

天气预报根据天气图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天气现象和气象要素的地图进经分析。从地面、高空两大类两方面着手。

从天气图上分析知道冷空气、暖空气在哪里,哪里刮风下雨、哪里天气晴好。连续分析不同时刻天气图,就知道天气系统的移向移速,从而判断本地未来受什么天气系统影响,会出现什么天气。

气象台有一整套的天气系统,分析大气气压系统,云层天气图,云层气旋图,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比如受大陆冷高压控制,天气晴冷,多吹偏北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晴热,多吹偏南风。或者冷暖空气交汇地带称为锋,受锋影响,天气突变,以阴雨天气为主。受低压控制,多阴雨天气。这些都是天气预报准确性的基础。

随着遥感、计算技术和气象卫星资料的广泛应用,天气预报出现了新的飞跃,传统的天气图已被数值天气预报取代。所谓数值天气预报应用7个流体力学、热力学微分议程来描述大气运动规律,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湿度、气压、风向、风速,通过大型高速计算机求解方程组,获得未来多个未知数的时空分析,即未来天气分布。

天气服务台负责接收国家中心发布的预报信息,结合本地最新气象资料和预报员经验,进行编辑和订正,作出本地天气预报。

气象台通过一系列的科学计算模拟和技术分析,得出比较准确的天气运行图,确保预报的正确性。

西安市气象局的直属单位

立足我国产业基础,发挥比较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重点,引导要素合理集聚,构建结构优化、水平先进、开放共赢、优势互补的服务业发展格局。 围绕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和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推动生产业向中、高端发展,深化产业融合,细化专业分工,增强服务功能,提高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我国产业综合竞争力。

(一)金融服务业。

加强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有序发展和创新金融组织、金融产品和服务,优化社会融资结构。发挥大型金融机构的综合功能,积极发展为小型微型企业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推进政策性银行、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管理公司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推进金融服务专业化、特色化、精细化、品牌化,大力改善对“三农”和小型微型企业的金融服务。发挥信用融资、证券、保险、信托、理财、担保等服务的资产配置和融资服务功能。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建立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加快发展债券市场,完善大宗商品期货和金.....

(二)交通运输业。

加快完善铁路网络,建设国家快速铁路网,强化重载货运网,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快国家高速公路网剩余路段、“瓶颈”路段建设,加强路网运行监测和交通出行信息服务;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提高城乡客运能力,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加快发展内河水运,推进重庆长江上游和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发展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内河港区,加快推进内河运输船舶标准化,形.....

(三)现代物流业。

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优先整合利用现有物流,拓展服务功能,完善服务网络。加快综合交通运输网络配套物流设施建设,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和高效联运,建设覆盖全国的物流通道网络。加快推进城市配送体系建设,提高统一配送水平。鼓励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提高一体化运作水平和规模化程度。加快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大宗矿产品、重要工业品、生活必需品、药品等领域物流发展。拓展邮政物流,支持快递能力建设,推动快递与电子商务、制造业协同发展。强化核心技术开发....

(四)高技术服务业。

重点发展高技术的延伸服务和相关科技支撑服务,突出研发设计对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作用,加快支撑产业结构调整的研发设计服务体系建设。培育知识产权服务市场,构建服务主体多元化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促进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市场化运营,加大检验检测认证基础能力建设,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行业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鼓励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机构由提供单一类型合格评定服务向复合型合格评定服务延伸,向规模化、品牌化、专业化发展。完善科技中介体系,大力发展专业化、市场化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信息基础设施,开展....

(五)设计咨询。

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生活品质为重点,鼓励创新,促进设计咨询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整合现有,加强共享,建立实用、高效的设计和咨询基础数据库、信息库等公共服务平台。提高设计和咨询的信息化水平,支持相关软件等信息技术产品研发和推广应用。重点支持设计创新成果产业化,鼓励研发体现中华民族传统工艺和文化特色的设计项....

(六)科技服务业。

大力发展研发服务外包、合同研发组织、检测、气象等服务,培育专业化第三方研发机构,促进研发服务集展。加快发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提升技术转移机构的市场化运作和增值服务能力,强化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的技术成果中试和熟化服务,推进技术市场交易模式和机制创新,提升技术市场网络化、信息化、国际化水平。积极发展创新创业服务,培育创业服务业态,大力推广“孵化加创投”模式。扩大科技企业加速器试点,为高成长企业做大做强提供资本、人才、市场....

(七)商务服务业。

鼓励商务服务业专业化、规模化、网络化发展,加大品牌培育力度,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大力发展广告业,提高广告业集约化、专业化和国际化发展水平。加快发展资产管理、兼并重组、财务顾问、后勤管理等企业管理服务,积极发展会计、审计、税务、资产评估、矿业权评估、认证认可、信用评估、经纪代理、市场调查等专业服务,加快发展融资租赁、经营性租赁,推动拍卖、典当服务业发展,促进信用服务业发展。培育一批著名商务服务企业和机构;建设一批影响....

(八)电子商务。

积极培育电子商务服务,支持第三方电子商务与交易服务平台建设,推动网络交易与电子认证、在线支付、物流配送、报关结汇、检验检疫、信用评价等环节的集成应用。发挥行业组织等社会中介机构作用,提高电子商务纠纷处理、争议调解、法律咨询、技术研究、成果转化等服务能力。推进交易保障设施建设,强化对电子商务交易主体、客体及交易行为的在线监测,完善交易保障服务体系。健全电子商务支撑体系,促进数字证书在电子商务全过程、各环节的深化应用,规范网上....

(九)工程咨询服务业。

完善市场机制,鼓励工程咨询单位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工程咨询服务体系。规范市场准入,建立统一规范的职业资格制度和行业管理体系,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工程咨询领域,支持工程咨询机构为民间投资提供服务。加快工程咨询业务结构调整,促进工程咨询全过程协调发展。加强投资建设项目策划、准备、实施、运营、评价各阶段咨询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咨询服务科学水平,推进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充分发挥工程咨询服务业在投资建设中的关键作用。在全行业倡....

(十)人力服务业。

以产业引导、政策扶持和环境营造为重点,推进人力服务创新,鼓励差异化发展,大力开发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群体需求的各类人力服务产品。规范发展人事代理、人才推荐、人员培训、劳务派遣等人力服务,鼓励发展人力服务外包、人力管理咨询、高级人才寻访、网络招聘等新型服务业态。鼓励社会资本投资人力服务领域,发展行业性、专业性人力服务机构,建设产业人才信息平台。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人力服务机构集群,探索建立人力服务产业....

(十一)节能环保服务业。

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以做精、做专、做强为方向,扶持壮大一批专业化节能公司,引导技术研发、投融资等机构利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开展节能服务。创新丰富节能服务形式和内容,推动节能技术成果转化和应用。规范节能市场秩序,建立完善职业资格制度和失信惩戒机制。积极培育提供节约、废物管理、化利用等一体化服务的循环经济专业化服务公司,重点培育再制造专业技术服务公司,鼓励发展循环经济咨询服务业,促进循环再生利用。以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烟气脱硫脱硝、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为重点,大力推行特许经营制度,推进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和运营的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进程,提高工业污染治理设施专业化、社会化运营服务比.....

(十二)新型业态和新兴产业。

适应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趋势,鼓励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服务产品创新,培育壮大服务业新型业态和新兴产业。适时研究制定促进服务业新型业态和新兴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适合服务业新型业态、新兴产业发展的行业准入标准和市场管理办法。支持设立服务业新型业态和新兴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加强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基地建设,加强专业人才培训,研究建立配套政策措施和统计体系。“十二五”时期,新型业态和新兴产业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创新能力明显提高,产业规模明显扩大,壮大一批示范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创建一批优质品牌,不断形成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围绕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大力发展生活业,丰富服务供给,完善服务标准,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一)商贸服务业。

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发展新型流通业态,改善流通设施条件,优化消费环境。推动现代流通方式和循环经济理念在商贸流通领域的广泛应用,发展特许经营、电子商务、网络营销、总代理等现代经营方式。优化城市大型百货店、综合超市、购物中心、批发市场等商业网点结构和布局,积极发展连锁经营和统一配送,鼓励发展专业店、专卖店、会员店,大力发展便利店、中小超市、社区菜店等社区商业。通过开展社区商业民生促进工程,构建社区商业便利消费体系,促进居民服务便利化发展....

(二)文化产业。

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快组织实施一批成熟度高、成长性好、先导性强的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支持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产业链完整、规模效应明显的特色文化产业基地,加快特色文化城市建设。培育骨干企业,扶持中小企业,鼓励文化企业跨地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和重组。完善文化市场准入制度,在国家许可范围内鼓励非公有制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加快发展各类文化产品和产权、信息、技术、版权等要素市场,推进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建设。健全文化技术创新体系,研究制定文化产业技术标准。大力发展文化创意、移动多媒体、数字.... 专栏1 文化产业发展重点 1.文化艺术产业和网络文化产品发展重点。

鼓励演艺节目在内容与形式上的创新,推动发展全国性文艺演出院线,加快剧院、剧场、电子票务等演艺基础设施建设,形成1-2个国际知名的演艺产业集聚区,形成10家左右全国性或跨区域的文艺演出院线。开展动漫相关技术标准研制工作。发展网络游戏、电子游戏等游戏产业,推动国产游戏产品走出去。积极开发具有民族特色、健康向上和技术先进的新兴方式。繁荣美术创作,规范市场秩序,推动艺术品产业健康发展。发掘民族文化元素,突出地域特色,促进传统手工艺产品发展。大力发展艺术创意设计产业。加强文化内容与高新数字技术结合,培育和发展数字文化产业。鼓励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及中华民族特色的网络文化产品,提高网络文化产品原创能力和文化品味,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网络文化品牌。

2.广播产业发展重点。

推进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卫星直播广播电视、地面数字电视推广应用、广播覆盖传输数字化、晰度电视、城镇数字、国产剧及动画、纪录片等重大产业项目。基本建成全国城市数字覆盖网络。大力发展移动多媒体、网络广播电视等新媒体新业态,加快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的全国运营。加快产业、动画产业、纪录片产业、制作业和网络视听产业发展。

3.新闻出版产业发展重点。

加快实施新闻出版精品工程,构建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网络体系,引导出版精品创作生产,扶持动漫游戏出版产品、民族原创网络出版产品的创作和研发。加快建设新闻出版产业带和基地。提高新闻出版企业装备水平和新闻出版产品的科技含量,大力实施新闻出版科技创新工程。加快新闻出版领域基础性标准、新业态核心标准的制(修)订,加大标准宣传贯彻力度。鼓励海量数字内容平台建设。完善出版物发行流通网络,加快全国性出版物物流体系建设,提高网点覆盖面,努力实现“市市有书城、县县有书店、乡乡有网点、村村有书屋”。提高印刷复制产业发展质量,实施绿色印刷和数字化印刷工程。大力推进海峡两岸交流合作。实施“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加快国际建设,拓展出版物国际营销渠道,打造国际知名出版传媒企业品牌。 (三)旅游业。

大力发展国内旅游,积极发展入境旅游,有序发展出境旅游,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科学利用,坚持旅游保护与开发并重,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观光旅游质量,大力发展休闲度旅游和生态、文化、红色、乡村、森林、湿地、草原、海洋等专项旅游,提升旅游业发展的科技化、信息化水平。加快建设一批国家级旅游目的地和精品旅游线路,推进全国特色名镇(村)建设,规范发展主题公园。加快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鼓励旅游公共服务主体多元化。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支持民营和中小旅游企业发展。加快中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实施人才兴旅工程,推进实施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加快旅游立法和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强旅游诚信体系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十二五”时期,旅游业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初步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专栏2 旅游业发展重点 1.乡村旅游发展。

推进实施《全国乡村旅游业发展纲要》,建设一批乡村旅游及休闲农业示范村和示范县,加大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扶持。

2.旅游精品建设。

推进实施《“十二五”全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加强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打造一批国家级城市旅游目的地、国家级精品景区,推出一批文化旅游演艺精品和精品旅游线路及文物、森林、海洋、温泉、草原、工业、科技、会展、修学等专项精品旅游景区。

3.红色旅游发展。

推进实施《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继续加大红色旅游基础设施投入,深化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精品线路、重点旅游区建设,加强红色旅游与其他旅游产品的结合,完善配套服务,提高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精品线路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4.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

推进实施《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4号),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推进旅游要素转型升级,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开发特色旅游产品,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全面提升海南旅游业管理、营销、服务和产品开发的市场化、国际化水平。 (四)健康服务业。

统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非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升人民群众健康保障能力。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依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完善有利于健康服务业发展的体制和政策,促进非基本医疗服务的发展。合理规划医疗,优化医疗卫生配置,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对社会资本举办各类医疗机构的监管和技术指导,鼓励有条件的非公立医疗机构做大做强。积极促进医疗护理、健康检测、卫生保健、康复护理等健康服务业发展。充分发挥中医预防保健特色优势,大力发展中医医疗保健服务业。加强健....

(五)法律服务业。

大力发展以律师和公证为主体的法律服务业,稳步扩大从业人员数量,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着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眼光、精通涉外法律业务的高素质律师人才。拓宽服务领域和服务方式,提高法律服务水平,实现法律服务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广泛、有效参与。稳步扩大法律服务规模,完善组织形式,推动业务转型和升级,促进专业化分工,扶持、培育一批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法律服务机构。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和行业规范,建立健全法律服务人员诚信执业制度,完善执业状况评价、监督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规范服务秩序和服务行为。提升法律服务业开放水平,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法....

(六)家庭服务业。

健全家庭服务业相关法规、政策体系和监管措施,完善家庭服务业促进体系。研究制(修)订家庭服务业服务标准(规范),扩大标准(规范)覆盖范围,研究制订家庭服务业发展指导目录。加快推进家庭服务业公益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发挥市场机制,加强引导,鼓励各类市场主体进入家庭服务业,重点培育一批连锁经营的大型家庭服务企业,积极扶持中小家庭服务企业,促进家庭服务企业规模化、品牌化和网络化发展。鼓励各类人员到家庭服务业就业、创业,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职业素质、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加快构建便利惠民的家庭服务体系,优化城市服务网点布局结构,积极推动家庭服务网点进社区。规范家庭服务市场秩序,促进企业诚信经营,维护从业人员合法权益。以家庭为服务对象,以社区为重要依托,以家政、养老、社区照料和病患陪护服务等业态为重点,创新家庭服务业发展模式,整合家庭服务,实现人力、信息、公共服务的优化配置。“十二五”时期,家庭服务业吸纳就业人数明显增加,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共同发展的家庭服务市场和经营机构,初步建立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生活需求相适应的家庭服务体系。 专栏3 家庭服务业重点工程 1.家庭服务业公益息服务平台建设工程。

设立区域性家庭服务电话呼叫号码,整合,增加投入,实施家庭服务业公益息服务平台建设工程。依托该平台,健全供需对接、信息咨询、服务监督等功能,形成便利、规范的家庭服务体系,为家庭、社区、家庭服务机构提供公益。

2.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培训工程。

以家政服务、养老护理和病患陪护服务等从业人员为重点,开展订单式培训、定向培训和在职培训。“十二五”时期,每年培训100万人。加强培训基础能力建设,依托现有培训,在地级城市以及经济较为发达的中心城市建设家庭服务从业人员实训基地,同时对有创业愿望的人员提供相应的创业培训。

3.家庭服务业千户百强创建工程。

推动一批中小企业(单位)做专做精,扶持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单位)做大做强,培育一批知名家庭服务品牌,形成一批市场开拓能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服务水平高的企业(单位)群体,加大对员工制家政服务企业(单位)的扶持力度,提升我国家庭服务业的规范化、产业化、品牌化水平。 (七)体育产业。

以体育健身休闲业、体育竞赛表演业为先导,带动体育用品、体育中介等行业的联动发展。推动体育服务运营管理模式多样化。积极提供适应中低收入群体需求的体育服务,合理引导高收入群体体育消费。坚持重点体育项目带动战略,加快培育特色体育产品,着力培育体育产业骨干企业。合理规划体育产业基地布局,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方式参与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推动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的互动发展,延长体育产业链。加强对体育组织、体育赛事、体育活动的名称、标志、版权等无形资产的开发和保护。推动体育服务贸易发展,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十二五”时期,体育产业整体实力明显增强,创建一批充满活力的体育产业基地,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骨干企业,逐步打造一批有中国特色与国际影响力的体育产品和重大赛事品牌。

(八)养老服务业。

引入多种形式的市场主体,培育发展专业化的养老服务机构,鼓励民间资本和境外资本开发养老服务项目,参与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运营,积极扶持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和中小型养老服务企业创新发展。大力拓展养老服务领域,逐步实现从基本生活照料向健康服务、辅具配置、康复护理、精神慰藉、法律服务、紧急救援等方面延伸。大力发展社区照料服务,推进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老年之家、互助式养老服务中心等社区养老设施建设。发挥养老服务产业链长....

(九)房地产业。

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加强市场监管,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培育和规范住房租赁市场,引导住房合理消费。引导房地产估价、房地产经纪、土地评估和登记代理机构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加强和完善房地产估价师执业资格制度,大力推行房地产经纪人、土地登记代理人执业资格制度,加强中介行业自律管理。建立房地产企业信用档案,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加强土地登记代理制度建设,健全行业资信体系。加强农村建筑技术队伍建设。大力推广建筑节能服务,培育节能技术服务市场。进一步明确物业管理行业的责任边界,健全符合行业特征和市场规律的价格机制,规范物业管理行业市场秩序。建立和完善旧住宅区推行物业管理的长效机制,探索建立物业管理保障机制。鼓励物业服务企业开展多种经营,积极开展以物业保值增值为核心的资产管理。继续推进物业管理师制度建设,提升服务规范化、专业化水平。提高旧住宅区物业服务覆盖率,城镇新建居住物业全部实施市场化、专业化的物业管理模式。建立完善住房公积金管理绩效考核、人员准入、信息披露、责任追究制度,加快服务设施建设,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水平。“十二五”时期,房地产和土地中介服务机构服务功能明显增强,社会公信力明显提高,建筑节能服务标准规范进一步完善,培育一批骨干企业及第三方服务机构。.... 以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重点,贯彻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协同推进城镇化和农村发展,积极引导各类市场主体进入,推动农村服务业水平尽快上一个新台阶。

加快发展农村生产业。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和经营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有效对接。强化基层农技推广服务,引导科研教育机构积极开展农技服务。搭建乡村测土配.... 紧扣海洋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和要求,加强陆海统筹,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层次和水平。

大力发展海洋运输业,壮大海运船队,增强国际海运竞争力,提升能源、原材料等战略物资运输保障能力。完善港口布局,拓展港口服务功能,加快港口物流发展,发展内陆无水港。加强渔港建设,依托渔港积极发展水产品冷藏、加工、交易以及休闲渔业、渔民作业补给等服务业。整顿、维护航行秩序,完善海上交通管理和应急救助系统,不断提高航海保障、海上....

浅谈市场营销中的气象因素论文?

西安市气象局下设6个直属事业单位:西安市大气探测中心、西安市气象台、西安市气象局后勤服务中心、西安市公共气象服务中心、西安市气象科技服务中心、西安市防灾减灾气象服务中心。另设财务核算中心和执法大队。

1.西安市大气探测中心

负责西安泾河气象观测站、市局大院探测业务;

负责大气成分、辐射、酸雨、自动土壤水分、沙尘暴、闪电定位仪等特种观测和服务业务;

负责大气探测观测环境保护任务;

负责陕西省气象科普基地的日常管理工作;

负责有关科研项目开发和研究;

负责西安高空探测站相关业务;

负责大气探测观测环境保护任务;

负责有关科研项目开发和研究;

负责西安新一代天气雷达站运行相关业务及业务管理任务;

负责全市大气探测设备的监控、维护维修和技术保障工作;承担有关科研项目开发和研究;

负责全市大气探测器材的管理、保障工作:

承办上级交给的其它工作。

2.西安市气象台

负责中期、短期、短时、临近天气预报预警和决策气象服务产品制作发布工作;

负责雷电、空气污染、森林火险等级等预报预警业务;

负责气象应急预警;

负责相关气象新闻发布工作;

负责天气预报技术研究和对下业务指导工作。

负责短期气候预测、气候分析评价、气候公报发布工作;

负责农气、生态情报和预报、农作物产量预报业务;

负责决策气象服务产品制作发布工作;

负责气象灾情收集、整理、归档、上报工作;

负责气象服务新闻发布工作。

负责全市通信网络系统的运行监控与维护业务;

负责市局计算机软硬件维护及软件开发工作;

负责市局网站维护工作;

负责市局信息处理及数据库建设任务;

3.西安市气象局后勤中心

负责市局大院环境规划、美化,水、电(油机发电)、暖的管理与维护;

负责维护市局大院安全和卫生工作;

负责局办公楼、局大院房屋的物业等行政后勤管理服务工作;

负责市局文印、收发工作;

承担市局下达的大院基础性项目建设任务;

负责市局大院房产管理、经营工作;

负责机关后勤保障(除日常办公用品外)工作;

负责市局大院职工食堂的管理工作;

承办上级交给的其它工作。

对市局大院车辆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负责所有车辆的调度、运行、安全等项管理工作;

4.西安市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负责与部门、行业间的气象服务合作;

负责农业、交通、旅游、卫生等各类气象专业专项服务;

负责气象资料服务;

负责气象节目的制作;

负责气象信息公众服务;

负责气象信息电话、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服务;

负责市级广播、电台气象信息发布;

负责市级种类报纸、期刊杂志气象信息发布。

5.西安市气象科技服务中心

负责各类气象信息服务产品营销工作;

负责承揽各类气象工程项目服务工作;

负责施放气球技术服务工作;

负责全市防雷技术服务工作。

6.西安市防灾减灾气象服务中心

西安市防灾减灾气象服务中心内设机构3个:市场部、技术部、综合部。

负责制定全市雷击风险评估工作规划、,工作流程,并组织实施;

负责全市雷击风险评估工作流程、标准确定,检查、指导各单位开展雷击风险评估工作;

负责建设项目雷击风险评估的现场勘验,土壤电阻率检测、雷电资料收集统计更新,评估软件制作,评估报告编制审核出具工作;

组织召开重点项目雷击风险专家组评估会议,对不予雷击风险评估的建设项目出具不予雷击风险评估意见书;

管理全市雷击风险评估联络信息员,并负责全市雷击风险行业管理和评估人员的技术培训管理工作;

负责全市雷击风险评估的收费管理,按照规定标准核算并收取雷击风险评估费;

负责全市雷击风险评估技术档案和资料的收集管理工作;

加强与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联系,积极拓展雷击风险评估服务领域;

负责全市雷击风险评估工作宣传,雷击风险评估技术科研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全市雷击风险评估覆盖范围、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承担上级领导交办的其它事项。

7.西安市气象局财务核算中心

西安市气象局财务核算中心挂靠市局财务处,负责全市气象部门(含区县局)财务管理工作。

负责市局机关、各直属单位、县级气象局以及所属企业的所有(包括企业、事业、地方、中央等)资金核算,制定有关财务报表;

负责分析各单位资金运行财务状况,定期形成专项财务分析报告,反馈各单位和市局计财处;

负责对县级气象局(站)的现金、银行存款、收费票据的使用和管理等进行监督检查;

负责市局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负责工商、税务年审,报税、报表统计、职工保障等工作。

完成市局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8.西安市气象局执法大队

西安市气象局执法大队挂靠市局法规处,负责全市气象行政执法工作。

四川省南充市短期天气预报手册的目录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的改善,纯粹的物质生产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人们要求在使用物质产品的同时能够得到精神的享受。因此在生产经营当中注入文化因素已成为一种趋势,文化营销已成为企业突现自己的一种有效方式。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浅谈市场营销中的气象因素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浅谈市场营销中的气象因素全文如下:

 [摘要] 气候作为营销的巨集观环境要素,给企业带来机会与威胁并存。全球气候的复杂多变,企业在营销中考虑气候因素已越来越多:从今年年初的暴风雪到当前的凉夏,可能都令许多商机始料不及。厂商如何根据气象讯息及时抓住瞬间即逝的市场机会,开展有针对性的推广宣传和促销活动,正在成为一门学问。那么,当营销遭遇恶劣的气象,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关键词] 市场营销 气象 因素

 一、发达国家的经验

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把运用气象资讯作为营销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策略之一。在我国气象服务还是作为一种免费的社会服务时,有关资料表明,美国的气象服务已经走入商业领域。全美国的气象服务公司数量超过1000家,其气象咨询活动不仅深入到农业生产和商业经营方面,甚至延伸到跨国服务,德国的一些啤酒公司都专门设有气象、气候研究室,把天气、气候因素作为调整啤酒产量的一个重要引数;日本也非常重视研究气象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并根据实践得出结论:当气温达到22℃时,啤酒开始畅销;达到24℃时,泳装开始走俏;气温一超过30℃,冰淇淋的销量就会下降,而爽口的清凉饮料则会增加。

西方经济学中有条德尔菲DELPHI气象定律:气象投入与产出比为1:98,即企业在气象资讯上投资1元,便可以得到98元的经济回报,在不同的市场条件下应用,经济回报率可能会更高。如果商家事先知道天气走势,在生产、购、销售中考虑到气象因素,趋利避害,不仅能够避免损失,还可以变成在竞争中的优势。因此,所谓的气象经济也就同时产生了。最初的气象经济是对于一些生产型的厂商安排生产使用的,而现在的气象经济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了更广的层面上。在国外,西方的气象公司已经研制出了形形 *** 的气象指数。如德国商人发现,夏季气温每上升1℃,就会新增230万瓶的啤酒销量,气象公司便开发出啤酒指数,供啤酒商参照。日本则开发出空调指数,因为他们发现在夏季30℃以上的气温多一天,空调销量即增加4万台。此外,还有天气与客流量分析的乘车指数、冰淇淋指数、泳装指数、食品霉变指数等各种指数,用来帮助企业预测并提前确定生产营销。由于气象经济发达,国外气象公司效益都相当可观,行业竞争也十分激烈。

 二、气候变化与行业影响

当高温气候来临时,受高温影响最明显三大类消费品分别是空调、饮料与防晒霜,不论是大型超市还是街头摊点,清热消暑的饮料、冷饮销售量直线上升;各大电器卖场,空调、冰箱、冰柜的日均销售额均大幅攀升;防晒霜全面俏销,部分物美价廉的防晒用品居然脱销……甚至连出租车司机也分享到了热气候带来经济效应这杯羹,室内休闲场所生意空前火爆,快递服务公司的电话异常的“热”。夏令产品普遍销量暴涨,即便价格昂贵的牛皮席,其生意也额外火爆。高温天气及全球气候变暖,对夏令新品市场成长的提速功能,加剧了强势品牌之间市场份额的争夺,从而给行业变迁带来深刻的影响。当低温到来时,保暖系列产品、取暖类产品、白酒等开始畅销。气候的变化对零售业、水果、家电、服饰、饮料、酒水等等都产生深远影响。

对于水果的营销来说,气候的影响更大,需要利用各地气象差,把握时机,使销售水果增加效益,与此同时,市场气温高低对水果的销售快慢、价格高低也有一定关系。甚至有人总结出来了部分水果销售与气象关系:如苹果,10度以上,33度以下,畅销,否则价格低易滞销;梨,30度以上畅销,尤其持续高温,早熟品种好销,价格好;桃,不论阴、晴、雨天都好销,6月下旬至7月上旬,价高好销;西瓜,33度以上高温畅销,价高;葡萄,8月份气温在25~30度畅销,摘后预冷24小时,包装运输蓬车用棉被盖严或用冷藏车,价格提高0.2元左右;大樱桃,早春果一般畅销。

在所有连锁零售企业中,我们应该可以发现销售受到天气的变化影响最大的是便利店和标准超市,而大型综合超市和百货店受到更多的是来自于长期天气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可以提前准备的。由于最终消费者对于百货店,大型综合超市的光临次数远远高于便利店标准超市等卖场,所以,一个微小的天气变化就可能给便利店这种小型业态带来巨大商机。天气的变化对便利店的影响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天气的变化对于门店的订货数量和销售额将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其温度、溼度、风力的高低以及紧急的天气变化例如暴雨、地震、飓风等等,这些影响都将对商品的订货和库存产生影响;如天气变化与实际的商品陈列和堆头的影响,如果预报在未来的天气变化中将会出现持续的阴雨,那么就需要对适合阴雨天气的商品进行一些摆放方面的调整;天气变化与门店硬体设施的投入方面,如门店外正在下雨,温度急速下降,门店的空调系统就需要做一些适度的调整呢,根据顾客体表的温度与天气变化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当然,天气变化还会对相应的客户服务、配套体系等产生较大的影响。

 三、气候与营销

针对天气因素的研究还进一步揭示,顾客的心理对天气的反应会因为地域的不同而有很大区别。例如居住在中国北部城市哈尔滨和南部城市深圳的人会对“寒冷的天气”有截然不同的定义。类似的这些地域差异表明,天气变化对人们消费行为的影响像季节等因素一样,值得引起零售商的足够重视。那些既遵循季节规律又能针对一时的天气变化做出快速反应的商家,必然会获得更好的市场回报。

有些企业因“天”制宜,巧妙运用气象资讯,服务于企业营销活动,并取得了成功。一个成功的案例是日本空调器成功地进入海湾,就是典型事例。在20世纪80年代时,海湾国家的空调器市场基本上被欧美所占领,日本虽占有一席之地,但销售量非常低。在经过详细的调查研究后,日本人突然发现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突破口:海湾地区受天气的影响,风沙较大,空调器经常出现停转的现象。经过简单的研发,日本企业推出了一种带有风沙过滤装置的空调器,从而很快占领了海湾市场;另一个案例是某公司曾从一本杂志上得到了一条资讯:来年春季雨水多,雨季长,于是,决定将深圳某公司积压的20万把雨伞统统包揽,第二年春天果然春雨绵绵,20万把雨伞一售而空;如在日本7-11便利店,其门店的系统每天固定5次收集天气动态资讯,目前日本本土的所有7-11门店都依赖店内的计算机联机系统进行管理,因为气候的变化影响到不同品类的销售;如美国的零售商已经通过计算机资讯系统,了解到天气因素对销售额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对收集起来的销售资料进行分析后,他们发现天气因素的影响在每周的销售波动中都有所体现。近些年来,通过对POS机销售资料的广泛统计分析,他们认识到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受天气因素的影响程度比以前设的要大许多。不过有趣的是,顾客的需求与天气之间的关系并不总是那么清晰明了,也无法简单地归纳为线性关系。比如,突然的下雨天会增加一次性雨具的销售,但同时坏天气又会减少客流量,因此对总体销售额的影响通常都是无法准确预测的。

 四、结语

人类对气候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对气候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充满不确定的气候对营销的影响将越来越明显,作为厂家和商家来说,更需要知己知彼,知天知地,善于利用人们对天气变化的敏感反应和把握气候变化带来的商机,进而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提供最合适的商品,并在竞争中保持自己的领先地位。 ?

什么叫气象?气象的定义是什么?

序二

前言

第1章 南充的地理位置和天气气候概况

1.1 地理位置

1.2 气候概况

1.3 气象之最

第2章 南充短期天气预报方法综述

2.1 短期天气预报因子库

2.2 概率指数法的基本思路

2.3 概率指数法的历史检验

2.4 降雨NGE集成预报方法

2.5 短期天气预报指南

第3章 南充一般降雨的形成与诊断

3.1 一般降雨的气候概况

3.2 一般降雨短期预报因子库

3.3 一般降雨概率指数法

3.4 一般降雨NGE集成预报方法及检验

3.5 一般降雨的概率预报

第4章 南充暴雨及其预报

4.1 暴雨的气候概况

4.2 暴雨的季节变化及成因

4.3 暴雨预报因子库及暴雨预报路线图

4.4 暴雨的预报思路和方法

4.5 暴雨概率指数法的历史检验

4.6 数值预报产品的释用和NGE集成预报方法

第5章 南充冰雹及其预报

5.1 降雹日数的地区和季节分布

5.2 冰雹预报因子库及冰雹预报路线图

5.3 春末夏初冰雹的环流背景和气象要素特点

5.4 冰雹、大风和暴雨环境场及影响系统的差别

5.5 冰雹概率指数法的应用与检验

第6章 南充大风及其预报

6.1 大风的地区分布和季节变化

6.2 大风预报因子库及大风预报路线图

6.3 春季和夏季大风特点

6.4 春末夏初大风的环流背景

6.5 大风预报思路和方法

第7章 南充寒潮及其预报

7.1 寒潮的气候概况

7.2 寒潮天气的冷空气源地和路径

7.3 寒潮天气过程的基本类型和环流特征

7.4 寒潮预报因子库及寒潮预报路线图

7.5 寒潮天气过程的预报思路

7.6 数值预报产品的解释应用

7.7 寒潮概率指数预报、客观预报和定量预报

第8章 预报服务策略、技巧和预报工作的思考

8.1 预报服务策略

8.2 预报服务技巧

8.3 预报工作的思考

附录1 南充市多年气象要素平均值

附录2 南充市1959-2009年区域暴雨个例

附录3 南充市11-2009年区域冰雹个例

附录4 南充市10-2009年区域大风个例

附录5 南充市1960-2009年区域寒潮个例

附录6 南充市11-2000年各旬平均温度、雨量和日照

附录7 南充市高坪区1960-2009年各旬降雨量(mm)

附录8 南充市高坪区1960-2009年各旬平均温度(℃)

附录9 南充市高坪区1960-2009年各月降雨量(mm)

附录10 南充市高坪区1960-2009年各月平均温度(℃)

附录11 南充市高坪区1960-2009年各月日照时数(h)

附录12 南充市各县1965~2008年高温日数及最高温度(℃)

附录13 南充市各县1965~2008年低温日数及最低温度(℃)

附录14 南充市1986-2010年暴雨、寒潮、冰雹预报准确率(省标)

附录15 中国气象局《重要天气预报质量评定办法》有关短期降雨部分的摘要

附录16 四川省气象局短期预报质量考核表

日本天气新闻公司的大事记

用通俗的话来说,它是指发生在天空中的风、云、雨、雪、霜、露、虹、晕、闪电、打雷等一切大气的自然现象。

概念辨析:

1、“气象”

大气中的冷热、干湿、风、云、雨、雪、霜、雾、雷电等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总称

2、“天气”

是指影响人类活动瞬间气象特点的综合状况。例如,可以说:“今天天气很好,风和日丽,晴空万里;昨天天气很差,风雨交加”等等

3、“气候”

是指整个地球或其中某一个地区一年或一段时期的气象状况的多年特点。例如,昆明四季如春;长江流域的大部分地区春、秋暖和,盛夏炎热,冬季寒冷,人们就称这里是“四季分明的温带气候”;每年的7月下旬和8月上旬是北京的雨季等。

所以说“气象”、“天气”和“气候”的内涵有着明显的区别,不能混为一谈。

扩展资料:

一、气象发展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气象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业务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应对复杂天气气候的能力明显提高,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为了推进我国从气象大国走向气象强国,2015年9月,中国气象局正式印发《全国气象现代化发展纲要(2015-2030年)》,明确了2020年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展望了2030年全面实现气象现代化发展目标,成为我国未来气象事业发展的蓝图。

二、工业影响

气象对工业生产的影响是非常广泛的。无论是厂址的选择、广房的设计,还是原料储存、制造、产品保管和运输等各环节,都受温度、湿度、降水、风、日射等气象条件的影响。

特别是灾害性天气,如热带风暴和台风、暴雨洪水、输电线路中断或厂房、设备损坏,仓库被淹以及工人伤亡、不能上班等;由干旱引起供水不足; 雷电等引起火灾;低温造成的水管和输油管冻裂及其他冻害;高温低湿容易诱发火灾和爆炸;高温高湿易造成原材料等的腐蚀、霉烂,以及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和生产效率等, 这些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工业生产。

有人通过调查分析得出,高温时节的工伤事故多于其他时节;当棉纺厂车间内温度、湿度突然下降时,棉纱断头增多。据河北省沧州地区气 象局的调查研究,海盐的生产,不仅受到降水天气的影响。 而 且也受到温度的影响。

当冷空气侵袭时,日降温大于8℃,且最低气温在5℃以下时,可产生芒硝,减少产盐 量;当最高气温大于33℃,相对湿度在30%以下,风速在8米/秒以上时,由于蒸发量增大,迅速改变卤水比重,容易产生氯化镁,影响盐的产量。总之,气象影响着工业生产的方方面面。

百度百科-气象

天气预报上边的小广告怎么取消?

日本天气新闻公司成立于 10年,其前身为美国海洋气象服务公司(Oceanroutes)驻日本分公司(以下简称分公司),于15年获得日本颁发的预报许可证,并于80年代初开始进行商业气象服务。

1980年,分公司开始接受每小时卫星云图信息;同年,分公司建立了气象海洋预报专用数据库。

1993年分公司完成了气象卫星数字化处理工作,并为日本电视台首次提供 30分钟云图显示,同时开发出天气预报节目自动播放系统。

1986年,分公司正式从其母公司中分离出来,并改名为日本天气新闻公司(简称WNI),同年 WNI 获日本颁发的预报许可证。其业务范围从日本本土逐渐发展到海外。 1993年 WNI 兼并了美国海洋气象服务公司(原母公司),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民间气象服务公司。 WNI 现在中国的上海、香港分设了办事处,既开展气象咨询、气象导航业务,又推销其研制的气象软件和硬件产品。

2000年10月,天气新闻公司的气象情报电“Weathernews”进驻Sky PerfecTV!第744频道。

2000年11月,天气新闻公司取得荷兰气象局民营化后成立的公司“B.V. Weerbureau HWS”的股票,以气象新闻公司1000股换购“B.V. Weerbureau HWS”100股。

2000年12月,“Weathernews”频道在日本广播卫星(BS)数位电视第910频道开播。

2000年12月25日,天气新闻公司在纳斯达克日本(ナスダック?ジャパン)股票上市,股票代号为4825。

2002年12月26日,天气新闻公司在东京证券市场第二部股票上市,股票代号为4825。

2003年3月,天气新闻公司在中国大陆上海市成立上海分公司。

2003年5月,天气新闻公司与美国航空签订航运气象业务契约。

2003年8月8日,天气新闻公司在纳斯达克日本股票下市。

2003年10月31日,天气新闻公司在东京证券市场第二部股票下市。

2003年11月4日,天气新闻公司在东京证券市场第一部股票上市,股票代号为4825。

2004年3月,天气新闻公司开始向统一超商提供气象顾问服务。

2004年4月,天气新闻公司开始向中国移动提供气象顾问服务,另在西班牙与意大利成立子公司。

2007年5月,天气新闻公司与中国电视公司合约到期,双方未续约。

2007年5月31日,“Weathernews”频道撤离Sky PerfecTV!。

2009年12月1日,天气新闻公司成立一般财团法人WNI气象文化创造中心(一般财団法人 WNI気象文化创造センター)。

2010年5月22日,石桥博良逝世。

2011年4月4日,天气新闻公司与朝日电视台展开全面合作。产品及服务

在手机桌面,打开天气。 在天气预报页面,向下拉我们会看到广告。 点击右上角的菜单按钮,由三个小点组成。 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设置在设置中,选择下方的用户体验。 在用户体验中,我们看到默认的状态均为开启。 其中,今日资讯卡片就是那条广告。我们将天气卡片今日资讯卡片和天气服务推荐都关闭。 关闭天气,再次打开,我们发现广告已经消失。并且以后再也不会出现广告。:1,天气预报中所说的气温,是在植有草皮的观测场中离地面1.5米高的百叶箱中的温度表上测得的,温度表保持了良好的通风性并避免了阳关直接照射。2,气象台制作好了天气预报,就通过各种途径将天气预报向社会公布。传播天气预报的途径主要有电视、报纸、互联网、手机短信、气象电话等。通过互联网获取气象预报信息将是未来的趋势。每天的任何时候,世界各地的气象台都会收到来自气象站的各种天气记录资料。这些记录汇总成巨大的数据库,气象学家从中获取信息。使这些资料得以大规模交流的机构是全球通讯系统(GTS)。当数据被输入功能强大的计算机后,气象学家就可以绘制天气图。在作出天气预报以前,他们非常仔细的研究天气图,并和以往的图像进行比较。未来几天的天气预报,准确率甚至可达85%,但如果要预测未来一周以上的天气,那就困难多了。3,天气预报是怎样预测的:天气预报就是应用大气变化的规律,根据当前及近期的天气形势,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天气状况进行预测,它是根据对卫星云图和天气图的分析,结合有关气象资料、地形和季节特点、群众经验等综合研究后作出的,如我国中央气象台的卫星云图,就是我国制造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摄取的,利用卫星云图照片进行分析,能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天气预报就时效的长短通常分为三种:短期天气预报(2~3天)、中期天气预报(4~9天),长期天气预报(10~15天以上),中央电视台每天播放的主要是短期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