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有气候的特点

2.亚洲的人文地理特征

3.地理初一下册填图题及答案

4.亚洲和欧洲分别有下列哪些气候类型。1,热带沙漠气候。2,亚热带季风气候。3,

5.加拿大什么气候?

6.关于亚洲气候的提问?

7.贝尔格气候分类的贝尔格

亚洲北部气候_亚洲最北面气候

挪威、芬兰、瑞典、俄罗斯、加拿大。

1、挪威

挪威本土属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南部属温带海洋性气候,斯瓦尔巴群岛、扬马延岛属苔原气候。首都年平均气温7℃,年降水量740毫米左右。

2、芬兰

芬兰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和短暂,全国1/3的土地在北极圈内,其余部分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从南至北,1月平均气温约-4~-16℃;7月气温16~13℃。年降水量约400-600毫米(三分之一为霰和雪)。

3、瑞典

瑞典靠近海洋地区受大西洋暖流影响,冬季温和多雨;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大部分地区属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最南部属温带落叶阔叶林气候。1月平均气温:北部-16℃,南部-0.7℃;7月平均气温:北部14.2℃,南部17.2℃。

4、俄罗斯

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气候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但北极圈以北属于寒带气候。温差普遍较大,1月平均温度为-18℃~-10℃,7月平均温度为11-27℃。

年降水量平均为150~1000毫米。西伯利亚地区纬度较 高,冬季严寒而漫长,但夏季日照时间长,气温和湿度适宜,利于针叶林生长。

5、加拿大

加拿大因受西风影响,加大部分地区属大陆性温带针叶林气候。东部气温稍低,南部气候适中,西部气候温和湿润,北部为寒带苔原气候。北极群岛终年严寒。中西部最高气温达40℃以上,北部最低气温低至-60℃。

百度百科-加拿大

百度百科-俄罗斯

百度百科-瑞典

百度百科-芬兰

百度百科-挪威

所有气候的特点

黄土高原属大陆性季风气候

黄土高原地理位置处在沿海向内陆,平原向高原过渡地带,自南而北兼跨暖温带、中温带两个热量带,自东向西横贯半湿润、半干旱两个干湿区。高原东部、南部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区,中部属于暖温带半干旱区,西部和北部属于中温带半干旱区。

黄土高原区域年平均温度为3.6~14.3℃,具有冬季严寒、夏季暖热的特点,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且东部和西部的温度变化较大。大部分地区温度条件能满足农作物两年三熟的需要。

扩展资料:

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部偏北部,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总面积64万平方千米,横跨中国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7省区大部或一部,主要由山西高原、陕甘晋高原、陇中高原和河套平原组成。

黄土高原东西长1000余公里,南北宽750公里,包括中国太行山以西,青海省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位于中国第二级阶梯之上,海拔高度800~3000米。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和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除许多石质山地外,大部分为厚层黄土覆盖,经流水长期强烈侵蚀,逐渐形成千沟万壑、地形支离破碎的特殊自然景观。地貌起伏大,山地、丘陵、平原与宽阔谷地并存,四周为山系所环绕。

百度百科——黄土高原

亚洲的人文地理特征

世界气候类型

气候带

纬度

气候类型

分布地区

气候特点

热带

大致在南北纬30°之间

热带雨林气候

大致在南北纬10°之间,主要位于非洲刚果河流域,南美亚马孙河流域,亚洲印度尼西亚等地。

处在赤道低压带控制下,盛行赤道气团,高温多雨。全年皆夏,年平均气温在26°C左右;年降水量大都在2000毫米以上,且全年分配比较均匀。

热带草原气候

大致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如非洲中部大部分地区,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南美巴西等地。

处在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地区,干季湿季明显交替。当赤道低压带控制时,盛行赤道气团,形成闷热多雨的湿季;信风控制时,盛行热带大陆气团,形成干旱少雨的干季。全年降水量在750~1000毫米之间。

热带季风气候

大致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以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最为显著。

一年中风向随季节转变非常明显。夏季风来临时,赤道气团带来大量降水;冬季风来临时,降水明显减少。全年气温高,年平均气温在20°C以上,年降雨量大都在1500~2000毫米之间。

热带沙漠气候

大致在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如非洲北部大沙漠区,亚洲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利亚大沙漠区。

在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下,盛行热带大陆气团,常年干旱少雨,年降水量不足125毫米。日照强烈,气温极高。

亚热带

大致在南纬或北纬30~40°之间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主要位于大陆东岸,如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等地。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热冬温,季节变化明显,盛行夏季风时,热带海洋气团带来大量降雨;盛行冬季风时,受极地大陆气团影响,降雨减少。季风性湿润气候冬夏温差较小,一年中降水分配也较均匀。

地中海

气候

主要位于大陆西岸,如地中海沿岸,南北美纬度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澳大利亚大陆和非洲大陆西南角等地。

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因副热带高压带北移控制这里,受热带大陆气团影响,干旱炎热;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多气旋活动,暖湿多雨。年降水量在300~1000毫米之间。

温带

大致在南纬或北纬40~60°之间

温带季风气 候

主要分布于亚洲大陆东部,如我国华北、东北,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和朝鲜半岛。

冬夏季风向明显交替。冬季风时,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寒冷干燥;夏季风时,受极地海洋气团影响,暖热多雨。年降水量在500~600毫米之间。

温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分布于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

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干旱少雨。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温年变化很大。

温带海洋性气候

主要分布在西欧、北美和南美大陆西海岸狭长地带。

终年盛行西风,受海洋气团影响,终年湿润,冬雨较多。冬不冷夏不热,气温年变化较小。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之间。

亚寒带

南北极圈附近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

主要受极地大陆气团和极地海洋气团控制。冬季漫长而严寒,暖季短促;降水量少,而且集中在夏季。

气候带

纬度

气候类型

分布地区

气候特点

寒带

极地附近

苔原

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

全年严寒,皆为冬季。最热月气温仅达1~5°C。降水少,多云雾,蒸发极弱。

冰原

气候

主要分布于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内陆地区。

全年酷寒,各月气温皆在0°C以下,是全球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南极大陆年均气温约在-29~-35°C,北极地区在-22°C以下。

高原气候和山地气候

主要分布在高大的山地、高原地区,如青藏高原、南美安第斯山等。

随着高度增加,气候垂直变化非常明显。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日照强,风力也大。

地理初一下册填图题及答案

东面是太平洋、北面是北冰洋,南面则濒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西面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面隔亚丁湾、曼德海峡、红海与非洲相邻,东北面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亚洲名释义: 古代腓尼基语,意为“东方日出之地”,与欧洲“西方日落之地”相反。 

种族: 黄种人约占全洲人口的3/5以上,其次是白种人,黑种人很少。 

语言: 分属于汉藏语系、南亚语系、阿尔泰语系、朝鲜语系、日本语系、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达罗毗荼语系、闪米特-含米特语系、印欧语系。 

宗教: 亚洲是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三大宗教发源地。 

气候: 亚洲大陆地跨寒、温、热三个气候带。气候的主要特征是: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影响范围广,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亚洲唯一不具备的气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自然: 矿产种类多,储量大,石油、铁、锡等储量居各洲首位;森林总面积约占世界可开发森林总面积的13%;可开发水力年可发电量达26000亿千瓦时,占世界可开发水力量的27%;沿海渔场面积约占世界沿海渔场总面积的40%。 

经济: 除日本、新加坡、韩国、中国等国家外,亚洲大多数国家的经济以农业、矿业为主。各国各地区工业发展水平和部门、地域结构差异显著,绝大多数国家工业基础薄弱,矿业、农产品加工业及经纺工业占主要地位。 

三大人类文明发祥地:亚洲的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印度河流域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因其由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冲积而成,故又称为“两河流域”),因其适宜的温带或热带气候,丰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地,而分别成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亚洲和欧洲分别有下列哪些气候类型。1,热带沙漠气候。2,亚热带季风气候。3,

填图题是我们在初一地理下册学习中常常会接触的重要题型。下面是由我带来的地理初一下册的填图题及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地理初一下册填图题

1、仔细观察“亚洲范围示意图”,请你描述一下亚洲的地理位置:

从东西半球看,大部分位于_____半球;从南北半球看,大部分位于_____半球;从地球五带的划分看,大部分地处______带;从海陆位置看,西与A_____洲接壤,西南以C_______运河与B________洲为界;东临E_____洋,南临F_____洋,北临G_____洋。

2、读“亚洲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A________、B_________;海峡:C________、G___________;运河:D_______;

大洋:E________、F_________;高原:H__________;平原:I____________。

2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半岛:①_______;国家:③______;大洲:④_______。

3①②两处纬度相同,但气候型别不同,①是____________气候,②___________气候。

3、读“亚洲气候型别图”: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气候型别名称:

①___________气候、②___________气候、③___________气候、④___________气候、

⑤___________气候、⑥___________气候、⑦___________气候、⑧___________气候、

⑨___________气候。

2亚洲各种气候型别中,影响范围最大的是__________气候;降水最多的是__________气候。

3亚洲最北面主要为___________气候。

4图中⑧的气候特点是:全年温差______大、小,降水_______多、少。

5图中孟买所处纬度位置较_______高、低,属于_______热带、温带、寒带气候。

6亚洲气候分布最广的是_____________气候。

7北回归线经过的气候型别自西向东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亚洲季风气候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9图中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青藏地区,该气候产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10亚洲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日本图”,回答问题。

写出图中字母或数字代表的地理名称:

国家: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

海洋:E__________、F__________、G__________。

海峡:H__________。岛: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

群岛:e__________。山峰:f________。日本首都:g________。

5、读“东南亚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__________半岛、B__________河、C__________河、D__________江、G__________海峡、H__________海。

2A所在国是世界上最大的__________物产生产国;F所在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物产_________生产国和_________物产出口国。

3E所在的_________群岛,以___________气候型别为主。

6、读“马六甲海峡示意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A为_______洲,B为_______洲,C为_______洋,D为_______洋。

2图中E海峡的名称是_________海峡,它位于__________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是连线_______洋与_______洋之间的海上通道。

3东南亚的位置特征为

A.“五海三洲之地” B.“十字路口”的位置

C.连线东西方的铁路枢纽 D.无法说清楚

4东南亚的热带经济作物在世界上占有突出地位,原因是这里的气候____________,土壤_________,对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十分有利。

7、读“印度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把图中代号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填在下面相应的空格上:

邻国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

③_______、④_______。

河流名称:⑤_________。

地形区名称:⑥____________。

首都名称:⑦_________。

海、湾、洋名称:⑧________、⑨________、⑩________。

2印度地形分三部分,北部是________,中部是________,南部是________。

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所示国家是________。该国人口居世界第________位。

2该国最大的棉纺织工业中心应该是图中________城市填数字,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是图中________城市填数字。

3该国的主要矿产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主要集中分布在________地形区上。

4图中的阴影区为该国的主要工业区,试分析该国工业区的分别与原料、燃料产地之间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④是该国的计算机软体的生产基地_________城市。

9、读“俄罗斯城市、河流、地形分布略图”,填图并回答问题:

1图中山脉名称是___________。

2①是___________港该港口终年不冻,临_______洋。

3③是俄罗斯太平洋沿岸的最大海港,名称是___________,临_________海,该港口附近地区属______________气候。

4②是_________市,临___________海,该市是俄罗斯第___________大城市。

5④是___________平原,流经该平原中央的大河称___________河。

6⑤是___________高原,该高原南部的大湖泊名称是___________。

7⑥是俄罗斯的邻国___________所在的位置。

8⑦是俄罗斯的首都___________,市中心有著名的广场称“_____________”。

10、读“中东地区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海、海湾: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

湖泊:⑤__________;

国家:⑥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⑨___________。

2将下面地理事物的代号填在图中恰当位置。

A.土耳其海峡 B.霍尔木兹海峡 C.苏伊士运河

3该地区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是__________,________对该地区生产、生活有明显的制约作用。

11、读图回答:

1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海:①_______、②________;半岛:③__________;河流:④_________;首都: ⑤_______。

2⑤地的气候型别是________________③地的气候型别是________________。

12、读“非洲气候型别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①___________气候、②___________气候、③___________气候、④___________气候、⑤___________气候。

2在图中填出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A马达加斯加岛、B好望角、C几内亚湾、D印度洋、E大西洋F地中海、G红海、H欧洲、I亚洲、J苏伊士运河。只填字母代号

13、读“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左下图和“农牧业分布图”右下图,分析该国如何利用各地气候特点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生产。

1根据气候分布图可知中西部为____________气候,北部为____________气候,因而中、西、北部地区气候干燥,草原广布。

2根据农牧业分布图可知澳大利亚在中、西、北部发展__________带和_________带。

3读气候图回答:东南部为____________气候,其特点:夏季__________;冬季_________。

西南部为____________气候,其特点:夏季_________;冬季__________。因而东南和西南部地区水热条件较为优越。

4由图可知澳大利亚利用这里优越的气候条件发展起了___________带和___________带。

14、读“美国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洋:①________、②________;国家: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

山、山脉:⑤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河;⑧___________湖;

城市:⑨_________、⑩_________、?_________、⑿_________。

2美国发达的经济,是建立在大量____________和破坏____________的基础之上,因而美国是世界最大的____________国和____________国。

15、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表示的国家是________,位于_________洲。

2按图中序号填注地理名称:

纬线: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河流:③__________;水电站:④__________;

城市:⑤__________;⑥__________;首都:⑦__________。

3该国二战前的经济特点是__________,主要农作物和工业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

16、读“南极地区图”,回答:

1将南极洲图中字母代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________洲、B________洲、C________洋、D________洋、E________洋。

2我国的南极考察站G、长城站,H、中山站,位于南极圈以北的是________站,位于南极圈以内的是________站。填字母

3南极洲特有的动物是___________。

4为了保护南极洲的环境,对南极洲的考察只限于_______________目的。

地理初一下册填图题答案

1、东 北 北温 欧 苏伊士 非 太平 印度 北冰

2、1乌拉尔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土耳其海峡 白令海峡 苏伊士运河

印度洋 太平洋 青藏高原 西西伯利亚平原

2 *** 半岛 日本 非洲

3热带沙漠 热带季风

3、1热带沙漠 地中海 寒带 热带雨林 热带季风 亚热带季风 温带季风 温带大陆性 高原山地

2温带大陆性 热带雨林

3寒带

4大 少

5低 热带

6温带大陆性

7热带沙漠 热带季风 亚热带季风

8热带季风 亚热带季风 温带季风

9地势高 处高原

10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4、国家:俄罗斯 中国 朝鲜 韩国

海洋:日本海 太平洋 东海

海峡:朝鲜海峡

岛:北海道岛 本州岛 四国岛 岛

群岛:琉球群岛

山峰:富士山

日本首都:东京

5、1马来 湄南 湄公 伊洛瓦底 马六甲 南

2棕油 蕉麻 椰子

3马来 热带雨林

6、1亚 大洋 太平洋 印度洋

2马六甲 马来 太平洋 印度洋

3B

4溼润 肥沃

7、1巴基斯坦 尼泊尔 斯里兰卡 孟加拉国 恒河 德干高原 新德里 印度洋 *** 海 孟加拉湾

2山地 平原 高原

8、1印度 二

2① ③

3煤、锰、石油 德干高原

4钢铁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北部,此处有丰富的锰、铁、煤;麻纺织工业在加尔各答,这里是恒河三角洲黄麻产地;棉纺织在孟买、德干高原西北部棉花产地。

5④

9、1乌拉尔山脉

2摩尔曼斯克 北冰

3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 日本 温带大陆性气候

4圣彼得堡 地中 二

5西西伯利亚 鄂毕

6中西伯利亚 贝加尔湖

7哈萨克

8莫斯科 红场

10、1地中海 黑海 红海 波斯湾 里海 埃及 沙乌地 *** 土耳其 伊朗

2

3石油 水

11、1北海 地中海 亚平宁半岛 多瑙河 伦敦

2温带海洋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

12、1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 热带沙漠 地中海 高原山地

2

13、1热带沙漠 热带草原

2粗放牧羊 粗放牧牛

3温带海洋性 不热 不冷

4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 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

14、1太平洋 大西洋 加拿大 墨西哥 落基山脉 阿巴拉契亚山脉 密西西比 密歇根 华盛顿 旧金山 洛杉矶 休斯敦

2消耗全球 地球环境 消耗 废物排放

15、1巴西 南美

2赤道 南回归线 亚马孙河 伊泰普 圣保罗 里约热内卢 巴西利亚

3单一经济结构 东南沿海

16、1南美 大洋 太平 印度 大西

2G H

3企鹅

4科学考察

猜你感兴趣:

1.初一上地理填图题及答案

2.初中地理地形图填图题及答案

3.2016七年级地理下册基础训练题附图

4.2016七年级地理下册试题附答案

5.初一地理下册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

加拿大什么气候?

亚洲:(从南到北)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高山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等。

(一)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中南半岛、印度半岛主要属热带季风气候。那里终年高温,夏季盛行西南季风,降水稀少。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终年高温多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我国东部、朝鲜和日本,属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偏南风,高温多雨,冬季盛行偏北风,寒冷干燥。

(二)亚洲的中部和西部,地处内陆,受海洋的影响小,属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三)亚洲北部,冬季漫长,气温很低;夏季短促,但较温和。那里大部分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中的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有世界最大的针叶林带。只有西伯利亚北部沿海和北冰洋中的岛屿,终年严寒,属极地气候。

(四)亚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和南部的印度河平原一代,终年炎热,降水量小,蒸发量大,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沿岸地区,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成为冬雨夏干的地中海气候。

(五)亚洲中部的青藏高原和一些高山地区,海拔在4000米以上,终年气温很低,多雪峰冰川,属于高山气候。

欧洲: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

欧洲主要气候区:

(一)极地冰原气候区

冰原气候仅见于北冰洋各个岛屿上。这里全年都在冰洋气团控制下,气温很低,最热月平均温度在0℃左右,年降水量200毫米左右。斯匹次卑尔根群岛西部,由于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气候稍温和,最热月平均温度可达+5℃左右,降水量可达300毫米。

(二)极地苔原气候区(极地长寒气候区)

本区包括冰岛和欧洲大陆的北部边缘。这里全年气温较低,景观上属苔原带和森林苔原带。冬季气温西部高于东部,冰岛沿海地区最冷月平均温度在0℃左右,摩尔曼斯克沿海地区1月平均温度为-0.5℃左右,而东部的卡宁-伯朝拉地区则降到-20℃左右。夏季气温普遍在10℃左右,生长期很短,仅2—2.5个月,而且即使夏季也经常有霜冻,因此气候条件对农业非常不利,这里几乎没有耕作业,养畜业(主要是养鹿业)是这里的主要农业部门。

(三)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区)

本区包括芬诺斯堪的亚的绝大部分和东欧平原的北部。这里纬度高,冬季漫长,但很少严寒,夏季短促且凉爽。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沿海全年在极地海洋气团控制下,气候属海洋性,冬季气温在0℃左右,降水丰富。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以东直到乌拉尔,极地大陆气团和冰洋气团的作用增大,气候过渡为大陆性,冬季寒冷,气温自西而东递降,耶夫勒的1月平均温度为-4.4℃,彼得罗扎沃茨克为-9.9℃,彼尔姆则降到-15.4℃。每当冰洋气团侵入时,往往出现-30℃、-40℃的严寒。夏季普遍凉爽,7月平均温度北部为10—12℃,南部为16—18℃,生长期不长,一般为3—4个月。东欧适合黑麦、亚麻、蔬菜等的生长温度(10℃以上)的持续时间,最多只有90天,因此这里农业也不发达。

这里的降水主要与气旋有关,西部沿海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其他地区为500—800毫米。降水的季节分配西部沿海比较均匀,冬季略偏多,向东逐渐转变为夏季偏多,而且除气旋降水外,对流雨也占一定的比例。

(四)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本区包括不列颠群岛、法国和中欧的西部,以及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和伊比利亚半岛比斯开湾沿岸地区。这里全年的气压形势都是南高北低,刮偏西风,受大西洋气团影响很深。冬季温和,夏季凉爽,气温年较差小,雨日多,日照少,是本区的气候特征。

本区1月平均温度都在0℃以上。河流一般不结冰。降雪不多,西部一般无积雪,东部积雪期很少超过一星期。但是当蒙古高压势力很强,东方的极地大陆气团侵入时,则往往酿成灾害性的严寒天气。夏季气温一般都不高,不列颠群岛7月平均温度为12—17℃,大陆部分为15—22℃,北部气温较低,南部较高。

西欧气旋活动频繁,降水较多,不列颠群岛西部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苏格兰西部沿海可达2000毫米或更多。其他地区多在600—1000毫米之间。降水量季节分配较均匀,西部秋、冬两季稍多,东部夏季稍多。例如,都柏林秋冬两季各占26%,春夏两季各占24%;科隆则夏季占31%,秋季占25%,冬季占23%,春季占21%。

(五)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本区包括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和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和干旱气候两个气候类型,大体上中欧东部和东欧中部属于前者,东欧南部属于后者。

中欧东部的气候具有由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的性质。这里全年都以极地海洋气团影响占优势,冬季温和,夏季气温也不高,1月平均温度一般为0—4℃,少数地区可达-5℃,7月平均温度一般为18℃左右,少数地区可超过20℃。但是冰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也经常侵入,因此天气很不稳定。降水量受地形影响较大,平原地区一般为500—600毫米,夏季偏多。

东欧气候分南北两区。中部的混交林地带为北区,属湿润的大陆性气候,这里受极地海洋气团影响较大,冬季没有严寒,夏季气温也不太高,1月平均温度大部分地区在-5—14℃之间,7月平均温度不超过20℃,年降水量一般为500—600毫米,有些地区更多。南区位于亚欧大陆高压轴(苏联人称它为“沃耶科夫高压轴”)和该高压轴以南地区,这里西风气流以及与其有关的气旋活动显著减弱,反气旋天气增加,年降水量一般为300—500毫米,东南部为200毫米或更少,夏季气温在20—25℃之间。整个南区水平衡为负值,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和干旱气候,在自然景观上大部分地区为草原,东南部为半荒漠或荒漠。南区的热量丰富,土地肥沃,是主要农业区,但是由于降水不足,而且变率大,常常引起旱灾。

(六)地中海式气候区

本区包括伊比利亚半岛大部,法国地中海沿岸地区、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大部和散布在地中海中的各个岛屿。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是本区气候的主要特点。

地中海式气候是亚热带大陆西岸特有的一种气候类型,其形成与冬夏气压形势变化和风带移动有关。地中海地区所处的纬度正好是大气环流的过渡地带;北面是西风带,南面是信风带,夏季时副热带高压北移,地中海地区在亚速尔高压控制下,天气晴燥少雨,7月平均温度达24—28℃,最高温可达40℃,冬季副热带高压带南移,亚速尔高压退缩到大西洋上,地中海地区受西风的影响,气旋活动频繁,降水较多,气候温和,1月平均温度一般在5℃以上,少数地区可达12℃。

地中海本身的存在,对地中海式气候的形成也起很大作用。由于地中海的面积相当大,冬季,地中海地区形成一个低压湖,利于地中海锋的形成,从而产生一系列气旋,使得地中海地区的天气特别温和多雨,同时,较高的地中海水温也使沿岸地区更加温和;夏季则相反,地中海上的温度比欧洲大陆低,气压比较高,对亚速尔高压有加强作用,使地中海地区非常炎热干燥。这样,在地中海地区就形成了世界上最典型的亚热带冬温雨夏干热气候。故有“地中海式气候”之称。

在上述各气候区的山地地区,气候比较复杂,由于山的高度、切割情况和坡向不同,在不大的距离内,气候就有很大变化。较高的山,气候有垂直变化。

关于亚洲气候的提问?

因受西风和地形影响,加拿大部分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温带针叶林气候,北部极地区域为寒带苔原气候。

气温分析

加拿大东部气温稍低,南部气温适中,西部气候温和湿润,北部为严寒,北极群岛终年严寒。中西部最高气温达40℃以上,北部最低气温低至-60℃。

降水量分析

西部沿海地区年平均降水量2400-2700 毫米,中部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只有有250-500毫米,东部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1000-1400毫米,北部极寒地区,终年积雪

延伸扩展

加拿大气候特点总结:

加拿大地理面积是世界上第二大国家,幅员辽阔,北到北纬83度,南到北纬41度,西到西经60度东到西经140度。总体而言,加拿大国境属于北欧型态的大陆型气候,阳光充沛、四季分明:3月中旬至6月下旬为春季;6月下旬至9月中旬为夏季;9月中旬至12月下旬为秋季;12月下旬至来年3月中旬为冬季。加拿大境内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类型和中国东北地区类似。

贝尔格气候分类的贝尔格

(一)极地长寒气候(苔原气候)

亚洲大陆北冰洋沿岸,并包括沿海岛屿,大致7月10℃等温线以北属极

地长寒气候。这里年净辐射可达15—20kcal/cm2,与森林北界大致吻合。苔

原气候带东西延伸,在大陆边缘南北宽窄不等,由于陆地轮廓、地形和沿岸

洋流影响,本带南界与纬度带有显著偏差,亚洲东北部因寒流逼近,地形多

山,海拔较高,苔原气候的南界可伸达60°N;东西伯利亚夏季较暖,7月

10℃等温线向北凸出,使大陆苔原气候变窄;在西西伯利亚,苔原气候南界

与北极圈一致,由于太梅尔半岛向北伸延,大陆苔原气候北伸较远。本区因

受冰洋气团控制,冬季严寒可达8个月以上,夏季短促,最暖月均温也在10

℃以下。本区因临北冰洋,故云量大,阴天多,蒸发弱,湿度大,年降水量

多在100—250mm之间,且多为降雪,由于多吹东北风(风速常达16—

40m/s),故积雪层薄(25—50cm),雪被不均匀,永冻层深厚。本区还是亚

洲大陆昼夜长短变化最大的地区,冬季有永夜现象,夏季的永昼,特殊的长

日照给苔原多少带来些温暖。对比欧洲部分因有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苔原

气候带南北宽度不大,气温、降水也高于同纬度的亚洲东岸。

(二)亚寒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苔原气候区以南,包括西西伯利亚(南部除外)、东西伯利亚、堪察加

半岛、中国东北极北部、朝鲜和日本45°N以北等广大地区,是东西横贯亚

欧大陆北部的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带。它在亚洲分布的面积约有700×104km2。

本区北界为夏季最热月10℃等温线(即苔原气候的南界);南界大致以年

均温4℃为界,在西部约与纬线平行,大致与50°N线相当,在东部则沿蒙

古高原北部山脉,从贝加尔湖南侧向东北沿外兴安岭而达鄂霍次克海岸。

本气候区属大陆性冷湿气候,冬季由于极地高压扩张,冰洋气团可经常

侵入,气候严寒,冬季持续6—8个月,最冷月均温-15至-3O℃,绝对最低

温可达-45至-50℃,东西伯利亚的维尔霍扬斯克-奥伊米亚康地区形成北半

球的寒极。夏季气温上升,7月均温一般在10—12℃以上,南部可达18—

20℃,个别的日最高气温可上升到30—35℃。全年仅有寒暖两季,暖夏过后,

就入严冬,气候大陆性强烈。本区严冬虽比其他同纬度地区寒冷得多,但在

暖夏气温却相差无几。全年降水量300—600mm,且由西向东减少,西部约为

300—600mm,东部约为300—400mm,东北部约为200—300mm。冷季降雪,地

面形成的雪被厚度足以防止土壤深层冻结,使植物免于冻死。西部夏雨量和

冬雪量相差较少,但东部夏雨量比冬雪量大,因而冬季积雪的厚度也由西向

东变小。

本气候区的南北宽度并非到处一致,东西差异也较苔原气候区增大。如

以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亚寒带气候相对比,则亚欧大陆的亚寒带是西窄东

宽,而北美大陆的亚寒带则是西宽东窄。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主要在于地势

和洋流的作用。欧洲地势平坦,又无高大山体足以阴止海洋湿润气团东移,

北大西洋暖流更加强了海洋对气候的影响,因而把欧洲亚寒带气候的南界推

向高纬;但由此向东,直达亚洲东部,一方面因大陆度增强,再加上冷洋流

作用,使亚寒带气候的南界较欧洲偏南。从北亚整体看,本气候区以中部为

最宽,东部因北有苔原南伸,东有寒流冷海,内有北半球的寒极,加上外兴

安岭的影响,宽度有显著收缩。亚寒带气候带的东西差异也很明显,仍以亚

欧大陆来说,在60°E以西,即南北走向的乌拉尔山脉以西,因受大西洋的

影响,大陆性自东向西减弱,降水量自东向西增加。在乌拉尔山脉以东至太

平洋沿岸山脉西坡之间,主要受与北极锋有关的气旋和反气旋活动所控制,

大陆性自西向东增强,降水量自西向东减少,如东西伯利亚1月均温-20至

-40℃,7月为18—20℃,年降水量200—400mm,雪被厚度50—80cm。至于

苏联远东区和中国黑龙江省北部的气候已受季风环流的影响,年降水量一般

为500—700mm,雪被厚度只有10—20cm。

(三)温带季风气候

中纬度亚欧大陆东岸,在亚寒带气候带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以及温带

半干旱和干旱区以东的地区,包括我国东北和华北、朝鲜、37°N以北的日

本以及苏联远东区的南部属温带季风气候区。本区的北界即亚寒带的南界,

以年均温4℃等温线为界;南界则以全年有8个月的月均温9.5℃为标准,此

即亚热带气候带的北界,在中国,这一界线大致与秦岭-淮河线相当,也大约

与纬向带一致。温带季风气候的西界沿大兴安岭呈东北向延伸直至外兴安岭

东端。在这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

旱气候三者的界线比较接近。亚洲东部的海陆分布和地形结构对温带季风气

候的范围影响很大,如东北-西南向的山脉,能够阻挡季风势力的深入。

本气候区冬寒夏热,夏湿冬干,四季分明。冬季受强大西伯利亚高压影

响,盛吹强劲的西北陆风,十分寒冷,1月均温达-20℃,大陆上寒潮频袭,

土壤冻结,北部有积雪但雪被厚度很小,除日本西部地区冬季有降水外,绝

大部分地区冬季晴朗而干燥。夏季盛吹东南海风,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汽,形

成大量降水,年降水量达600—1000mm以上,山地东侧迎风坡,年降水量可

达1000mm以上(长白山东南坡),平原年降水量也有500—700mm,而且年

降水的60—70%集中于夏季,形成雨热同季(7月均温达20—25℃),这

就是温带季风气候的最大特点。此外,本气候区的内部也有一定的差异:如

本区的大陆部分为大陆性温带季风气候,其北部冬寒且长,属凉夏型,为东

亚夏季风北部边缘;南部则冬冷夏热,属暖夏型,华北一带已为暖温带大陆

性季风气候;至于日本群岛则大部属于海洋性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山脉迎

风坡降水量超过2000mm。(四)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区之南,主要包括华中及日本群岛的南部,属于亚热带季

风气候。本区北界为秦岭-淮河线,南界为南岭山地,西界为青藏高原东缘(105

°E)。本区气候冬冷夏热,降水丰沛,全年至少有8个月的月均温高于9.5

℃,但绝对最低气温可降至-10至-20℃以下,最高气温平均在34℃以上。冬

季处于大陆高压南伸的前方,高空又有南支急流通过,故气旋过境频繁,云

雨较多,降水量约占全年的10%;夏季随着海洋季风北进和极锋的北退,本

区的梅雨区也从南向北推进,梅雨期一般延续20—30天,梅雨降水量约占本

区六、七两月总降水量的70%;九、十月间沿海一带还有台风雨;可见亚热

带季风气候的降水量比温带季风气候要丰富得多,如长江中下游平原年降水

量约有1000mm左右,迎风山地如牯岭更可达2529mm。

总之,亚热带季风气候是温带季风气候(冬寒夏暑、冬干夏雨、雨热同

季)与热带季风气候(终年无冬、干湿两季、热在雨前)之间的过渡带。

(五)热带季风气候

南亚和东南亚,包括印度半岛、恒河中下游及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中

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以6°—20°N地区为最典型。支配

本区气候的气团,湿季(6-9月)为赤道气团,在塔尔热低压和赤道西风

共同作用下,盛吹西南季风,风力强于东亚的夏季风,带来潮湿多雨天气,

如南亚年降水量的80%甚至90%(印度西部)降于夏季风时期。干季(11-4

月)为热带气团,盛行东北季风,属于热带信风,伴随干燥天气。在西南季

风建立以前,即在雨季来临之前,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老挝及越南北部除

外)是气温最高的时期——热季(一般为3—5月,5月最热),最热月均温

为25—30℃。本区北界相当于夏季热带锋的位置,大致与最冷月均温18℃线

一致。冬夏季风交替、每年分干湿两季、最热月份在温季之前、夏季风强且

有爆发性、降水丰富但变率大等,这些特点是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共同特征。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气候区的雨季与西南季风在本区的建立有密切关

系,雨季开始就是西南季风建立的日子,雨季结束就是西南季风退却的日子,

例如雨季开始的日子在缅甸始于5月中旬,斯里兰卡始于5月下旬,印度半

岛南端始于6月初,然后迅速北推,至6月末西南季风在整个南亚内陆建立,

7月中到达巴基斯坦,此后,西南季风达到盛行时期。西南季风的形成过程

各地也有所不同,在印度它的建立带有爆发性,而在越南和泰国就不象印度

那样有明显的爆发性,例如4月和5月的降水量曼谷为121和147mm,孟买

为3和16mm,但6月的降水量曼谷为218mm,孟买却突增至520mm。西南季

风撤退始于9月1日,东北季风出现于10月中旬,11月初东北季风移至印

度半岛南部,12月移至马德拉斯一带,1月初出现于斯里兰卡中部。热带季

风气候区年降水量1000—1500mm,山脉迎海风侧可达2000mm以上,这里生

长着热带季风林,但在背风侧和内部平原低地,降水显著减少,林木稀疏,

呈热带草原景观。热带季风气候同萨王纳气候相似之点是夏季降水都与热带

辐合带有关,最干月份的降水低于50mm;不同之点是萨王纳气候年内风向的

变化不象热带季风气候那样呈相反的变化。

由于海陆相关位置、面积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内部

具有一定的差异,主要可分为大陆性和海洋性两种类型,前者位于南亚次大

陆和中南半岛内部,由于沿岸山脉对海风的阻挡,加上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的基部紧接广阔大陆,因此气温年较差可达20℃,干季长于温季,而且热季

突出。后者位于菲律宾群岛和中南半岛沿海,这里无论冬夏季风,降水都较

丰富,年较差和日较差均较印度半岛为小,干季尤其热季不如印度半岛突出。

南亚次大陆的热带季风气候与东南亚季风气候相比,在共性中还有自已

的特性。1)每年分干湿两季的基础上,有突出的热季(3—5月),例如马

德拉斯4—8月各月的平均气温都超过30℃。阿尔瓦尔最高温曾达50.6℃。2)

西南季风的建立,比中南半岛约迟1个月。3)雨量变率大,如恒河平原的年

降水量有从150mm到1500mm的变化幅度。

(六)赤道多雨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本区位于马来群岛和马来半岛南部,居赤道附近,全年受赤道气团或变

性热带气团控制,高温多雨,常年如夏。气温常在24—28℃,夜间最低温度

也多在16℃以上,气温年较差比同类型的亚马孙平原和刚果盆地为小,一般

在1.5℃以下,最大不超过3℃。年降水量多在2000

mm以上。因受海风调剂,并无闷热酷暑之感。

本气候区处在亚、澳两大陆和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又都是被温暖海水

所围绕的破碎的山地、岛屿或半岛,这种特殊的海陆位置和地形因素,使本

气候区与同类型的亚马孙平原和刚果盆地的气候相比,除具有高温多雨、炎

热潮湿外,还具有较复杂的季风海洋性特征。这主要反映在本区降水量的时、

空分布与季风之间的关系上。

赤道雨林气候区一般年份有两个雨峰,出现在太阳直射点两次经过天

顶、热带辐合带两次过境的时候,也就是春分和秋分时期。可是本气候区的

雨峰不一定出现于春分和秋分而往往出现于季风盛行的时期,降水的地区分

布更为复杂,一般是迎东北信风和西北季风的一侧多雨,岛屿的西部比东部

多雨。

由于亚欧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的南北相对,东半球副热带高压之间的热

带辐合带1—7月的南北位移可达30度纬距,因而不仅形成了亚洲的热带季

风气候区,并使亚、澳两大陆之间的群岛深受随季节而南北移动的热带辐合

带和常年存在的赤道西风的控制。1月由亚洲大陆反气旋而来的东北季风和

从菲律宾以东洋面上来的东北信风,它们的前缘可到赤道。而南半球的东南

信风可达12°S附近。赤道西风带位于赤道以南。此时北面的热带辐合带通

过赤道附近的苏门答腊中部、加里曼丹南部和苏拉威西西北部一带,在此带

上气流辐合上升明显。另在12°S(西段)至15°S(东段)附近,是西北季

风和东南信风以及赤道西风与东南信风的辐合地带,所以群岛西部比东部多

雨。7月,赤道西风气流明显北移扩大,南辐合带也北移,此时除赤道地区

的苏门答腊盛行西南季风外,其余地区受从澳大利亚高压而来的东南季风和

到赤道转向的南风并与西南季风辐合的影响。在过渡季节的4月和10月,赤

道西风中心线在赤道带,北辐合带移至4°N附近的马来半岛中部和加里曼丹

北部,南辐合带移至5°S横穿印度尼西亚各岛,此时赤道地区正受南北辐合

带和赤道西风的影响。

可见,亚洲赤道地区以偏西风为主,赤道以南主要受东南信风(6—8月)

和西北季风(12—2月)所控制,赤道以北受西南季风和东北季风的影响。

加上山地岛屿的地形作用,使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加大。赤道以北以迎东北

季风的一侧多雨,如马来半岛东岸的瓜拉丁加奴,年降水量3093mm,其中11、

12月降水量均在600mm以上,而夏季各月只有130mm,加里曼丹岛东北岸的

山打根,年降水量3650mm,11、12月各大于500mm,而春季各月只有180mm以下。赤道以南以迎西北季风一侧多雨,如苏拉威西岛西南的乌戎潘当,迎

西北季风,背东南信风,年降水量2878mm,西北风盛行的12月、1月各为

5和676mm,而东南风盛行的7、8、9月,降水减至36、10和15mm,为明

显的干季。赤道附近地区则在季风转换季节多雨,且西岸比东岸降水多,如

苏门答腊西侧的巴东,年降水量4000mm以上,而东部平原的巴邻旁只有

2573mm。即使处于赤道附近,但因背冬夏季风,如苏拉威西岛上的巴罗坡年

降水量只有550mm,成为赤道上的半干旱区。此外,亚洲赤道雨林区也是对

流性暴雨最多地区之一,如位于岛屿背风闭塞的山间高原盆地中的茂物,每

年雷雨天数达332天,有“雷都”之称。

(七)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温带草原气候)

本区位于亚洲温带内陆,东界大兴安岭和太行山,北界即针叶林气候的

南界,南接温带荒漠,西与东欧南部的草原带相连,包括西西伯利亚南部、

中亚哈萨克丘陵、蒙古草原、我国内蒙古和黄河中游等地区,是湿润气候与

干燥气候之间的过渡地带,呈东西向延伸,为亚欧大陆温带草原带的主要部

分。本类型气候的主要特点是由于地处内陆或因有高山阻挡,难得海洋湿气

的影响,年降水量多在250—450mm,主要集中降于夏季,且多暴雨,雨量变

率也大,可能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干燥度在1.5至3.99之间。气候的大陆性

也强,冬季寒冷,1月均温多在-5至-20℃间,夏季较热,7月均温高于20

℃。气温的年较差多在36—37℃。苏联中亚的图尔盖,1月均温-17.8℃,7

月为23.7℃,年均温3.7℃,年降水量249mm,其中夏季为79mm,冬季为52mm,

生长期160—190天。又如蒙古的乌兰巴托也是明显的夏雨型,年降水量

(208mm)的84%降于夏季三个月。

(八)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温带荒漠、半荒漠气候)

苏联中亚的土兰平原、我国西北的内陆盆地、内蒙古西部以及蒙古东南

部,因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年降水量一般在250mm以下,气候干旱,气温

变化极端,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如苏联中亚的温带荒漠,1月均温-15°

至-10℃,7月为25—30℃,年降水量100—200mm。我国新疆的吐鲁番年降

水量只有22.7mm。冬有少量降雪,全年相对日照百分率高(60—70%),冬

寒夏热,气温变化急剧等是本区气候与热带干旱气候的主要差异。如吐鲁番

虽位于43°N,但夏季6—8三个月的月均温都在30℃以上,极端最高气温曾

达47.8℃,极端最高地温竟达75℃,为我国最热地方,有“火洲“之称,年

较差也达43.5℃,比热带干早气候区的阿斯旺的年较差(18.9℃)高出24.6

℃。

(九)亚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

从阿拉伯半岛直达印度河下游的塔尔沙漠,都分布有亚热带干旱和半干

旱气候。因为这里广大面积的陆地处于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地面存在着山间

高原和盆地,也有助于荒漠气候的形成和发育。这里夏季炎热,冬季较冷,

如巴格达夏季气温可达49℃,冬季最低气温为-8℃。卡拉奇相应为48℃和4

℃。塔尔沙漠以东,因季风作用,亚热带干旱气候的分布逐渐中断。亚洲亚

热带地区与非洲南部相似,地势不象北非那样平坦,而且东部地势起伏悬殊,

也阻止了干旱气候大片地东伸。塔尔沙漠地区由于:1)盛行从伊朗低压南缘

向东扩张的热带大陆气团(Tc),它使赤道季风气流(Em),不能远达北方;

2)西南季风在它北界上的垂直厚度扩张得并不厚;3)夏季,本地区高空为

反气旋形势,低层为显著的热低压,下低上高,不易致雨;因而降水稀少(75

—150mm左右),形成荒漠。伊朗高原主要是由边缘山脉围绕着的山间高原

与盆地,夏季不如印度和阿拉伯等地区酷热,冬季不如中亚地区寒冷,气候

上具有由温带干旱地区到热带干旱地区的过渡性质。

(苔原气候)

亚欧大陆、北美洲大陆的北冰洋沿岸,并包括沿海岛屿,大致7月10℃等温线以北属极地气候。这里年净辐射可达15—20kcal/cm2,与森林北界大致吻合。苔原气候带东西延伸,在大陆边缘南北宽窄不等,由于陆地轮廓、地形和沿岸洋流影响,本带南界与纬度带有显著偏差,亚洲东北部因寒流逼近,地形多山,海拔较高,苔原气候的南界可伸达60°N; 东西伯利亚夏季较暖,7月10℃等温线向北凸出,使大陆苔原气候变窄;在西西伯利亚,苔原气候南界与北极圈一致,由于太梅尔半岛向北伸延,大陆苔原气候北伸较远。本区因受北冰洋气团控制,冬季严寒可达8个月以上,夏季短促,最暖月均温也在10℃以下。本区因临北冰洋,故云量大,阴天多,蒸发弱,湿度大,年降水量多在100—250mm之间,且多为降雪,由于多吹东北风(风速常达16—40m/s),故积雪层薄(25—50cm),雪被不均匀,永冻层深厚。本区还是亚洲大陆昼夜长短变化最大的地区,冬季有极夜现象, 夏季的极昼,特殊的长日照给苔原多少带来些温暖。对比欧洲部分因有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苔原气候带南北宽度不大,气温、降水也高于同纬度的亚洲东岸。 (又称亚寒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苔原气候区以南,包括西西伯利亚(南部除外)、东西伯利亚、堪察加半岛、中国东北、朝鲜和日本北部,加拿大北部,阿拉斯加北部等45°N以北的广大地区,是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带。它在亚洲分布的面积约有700×104km2。本区北界为夏季最热月10℃等温线(即苔原气候的南界);南界大致以年均温4℃为界,在西部约与纬线平行,大致与50°N线相当,在东部则沿蒙古高原北部山脉,从贝加尔湖南侧向东北沿外兴安岭而达鄂霍次克海的海岸。

本气候区属大陆性冷湿气候,冬季由于极地高压扩张,冰洋气团可经常侵入,气候严寒,冬季持续6—8个月,最冷月均温-15至-30℃,绝对最低温可达-45至-50℃,东西伯利亚的维尔霍扬斯克-奥伊米亚康地区是北半球的寒极。夏季气温上升,7月均温一般在10—12℃以上,南部可达18—20℃,个别的日最高气温可上升到30—35℃。全年仅有寒暖两季,暖夏过后,就入严冬,大陆性气候强烈。本区严冬虽比其他同纬度地区寒冷得多,但在暖夏气温却相差无几。全年降水量300—600mm,且由西向东减少,西部约为300—600mm,东部约为300—400mm,东北部约为200—300mm。冷季降雪,地面形成的雪被厚度足以防止土壤深层冻结,使植物免于冻死。西部夏雨量和冬雪量相差较少,但东部夏雨量比冬雪量大,因而冬季积雪的厚度也由西向东变小。

本气候区的南北宽度并非到处一致,东西差异也较苔原气候区增大。如以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亚寒带气候相对比,则亚欧大陆的亚寒带是西窄东宽,而北美大陆的亚寒带则是西宽东窄。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主要在于地势和洋流的作用。欧洲地势平坦,又无高大山体足以阴止海洋湿润气团东移,北大西洋暖流更加强了海洋对气候的影响,因而把欧洲亚寒带气候的南界推向高纬;但由此向东,直达亚洲东部,一方面因大陆度增强,再加上冷洋流作用,使亚寒带气候的南界较欧洲偏南。从北亚整体看,本气候区以中部为最宽,东部因北有苔原南伸,东有寒流冷海,内有北半球的寒极,加上外兴安岭的影响,宽度有显著收缩。亚寒带气候带的东西差异也很明显,仍以亚欧大陆来说,在60°E以西,即南北走向的乌拉尔山脉以西,因受大西洋的影响,大陆性自东向西减弱,降水量自东向西增加。在乌拉尔山脉以东至太平洋沿岸山脉西坡之间,主要受与北极有关的气旋活动和反气旋活动所控制,大陆性自西向东增强,降水量自西向东减少,如东西伯利亚1月均温-20至-40℃,7月为18—20℃,年降水量200—400mm,雪被厚度50—80cm。至于苏联的远东地区和中国黑龙江省北部的气候已受季风环流的影响,年降水量一般为500—700mm,雪被厚度只有10—20cm。 亚欧大陆东岸,在亚寒带气候带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以及温带半干旱区和干旱区以东的地区,包括我国东北和华北、朝鲜、37°N以北的日本以及苏联远东区的南部属温带季风气候区。本区的北界即亚寒带的南界,以年均温4℃等温线为界;南界则以全年有8个月的月均温9.5℃为标准,此即亚热带气候带的北界,在中国,这一界线大致与秦岭-淮河线相当,也大约与纬向带一致。温带季风气候的西界沿大兴安岭呈东北向延伸直至外兴安岭东端。在这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三者的界线比较接近。亚洲东部的海陆分布和地形结构对温带季风气候的范围影响很大,如东北-西南向的山脉,能够阻挡季风势力的深入。

本气候区冬寒夏热,夏湿冬干,四季分明。冬季受强大西伯利亚高压影响,盛吹强劲的西北陆风,十分寒冷,1月均温达-20℃,大陆上寒潮频袭,土壤冻结,北部有积雪但雪被厚度很小,除日本西部地区冬季有降水外,绝大部分地区冬季晴朗而干燥。夏季盛吹东南海风,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汽,形成大量降水,年降水量达600—1000mm以上,山地东侧迎风坡,年降水量可达1000mm以上(如长白山东南坡),平原年降水量也有500—700mm,而且年降水的60—70%集中于夏季, 形成雨热同季(7月均温达20—25℃),这就是温带季风气候的最大特点。此外,本气候区的内部也有一定的差异:如本区的大陆部分为大陆性温带季风气候,其北部冬寒且长,属凉夏型, 为东亚夏季风北部边缘;南部则冬冷夏热,属暖夏型,华北一带已为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至于日本群岛则大部属于海洋性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山脉迎风坡降水量超过2000mm。 温带季风气候区之南,主要包括华中及日本群岛的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本区北界为秦岭-淮河线,南界为南岭山地,西界为青藏高原东缘(105°E)。本区气候冬冷夏热,降水丰沛,全年至少有8个月的月均温高于9.5℃,但绝对最低气温可降至-10至-20℃以下,最高气温平均在34℃以上。冬季处于大陆高压南伸的前方,高空又有南支急流通过,故气旋过境频繁,云雨较多,降水量约占全年的10%;夏季随着海洋季风北进和极锋的北退,本区的梅雨区也从南向北推进,梅雨期一般延续20—30天,梅雨降水量约占本区六、七两月总降水量的70%;九、十月间沿海一带还有台风雨;可见亚热带季风气候的降水量比温带季风气候要丰富得多,如长江中下游平原年降水量约有1000mm左右,迎风山地如牯岭更可达2529mm。

总之, 亚热带季风气候是温带季风气候(冬寒夏暑、冬干夏雨、雨热同季)与热带季风气候(终年无冬、干湿两季、热在雨前)之间的过渡带。 南亚和东南亚,包括印度半岛、恒河中下游及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以6°—20°N地区为最典型。支配本区气候的气团,湿季(6-9月)为赤道气团, 在塔尔热低压和赤道西风共同作用下,盛吹西南季风,风力强于东亚的夏季风,带来潮湿多雨天气,如南亚年降水量的80%甚至90%(印度西部)降于夏季风时期。干季(11-4月)为热带气团,盛行东北季风,属于热带信风,伴随干燥天气。在西南季风建立以前,即在雨季来临之前,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老挝及越南北部除外)是气温最高的时期——热季(一般为3—5月,5月最热),最热月均温为25—30℃。本区北界相当于夏季热带风的位置,大致与最冷月均温18℃线一致。冬夏季风交替、每年分干湿两季、最热月份在温季之前、夏季风强且有爆发性、降水丰富但变率大等,这些特点是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共同特征。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气候区的雨季与西南季风在本区的建立有密切关系,雨季开始就是西南季风建立的日子,雨季结束就是西南季风退却的日子,例如雨季开始的日子在缅甸始于5月中旬,斯里兰卡始于5月下旬,印度半岛南端始于6月初,然后迅速北推,至6月末西南季风在整个南亚内陆建立,7月中到达巴基斯坦,此后,西南季风达到盛行时期。西南季风的形成过程各地也有所不同,在印度它的建立带有爆发性,而在越南和泰国就不象印度那样有明显的爆发性,例如4月和5月的降水量曼谷为121和147mm,孟买为3和16mm,但6月的降水量曼谷为218mm,孟买却突增至520mm。西南季风撤退始于9月1日,东北季风出现于10月中旬,11月初东北季风移至印度半岛南部,12月移至马德拉斯一带,1月初出现于斯里兰卡中部。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1000—1500mm,山脉迎海风侧可达2000mm以上,这里生长着热带季风林,但在背风侧和内部平原低地,降水显著减少,林木稀疏,呈热带草原景观。热带季风气候同萨王纳气候相似之点是夏季降水都与热带辐合带有关,最干月份的降水低于50mm;不同之点是萨王纳气候年内风向的变化不象热带季风气候那样呈相反的变化。

由于海陆相关位置、面积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内部具有一定的差异,主要可分为大陆性和海洋性两种类型,前者位于南亚次大陆和中南半岛内部,由于沿岸山脉对海风的阻挡,加上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的基部紧接广阔大陆,因此气温年较差可达20℃,干季长于温季,而且热季突出。后者位于菲律宾群岛和中南半岛沿海,这里无论冬夏季风,降水都较丰富,年较差和日较差均较印度半岛为小,干季尤其热季不如印度半岛突出。

南亚次大陆的热带季风气候与东南亚季风气候相比,在共性中还有自己的特性:

1)每年分干湿两季的基础上,有突出的热季(3—5月),例如马德拉斯4—8月各月的平均气温都超过30℃。阿尔瓦尔最高温曾达50.6℃。

2)西南季风的建立,比中南半岛约迟1个月。

3)雨量变率大,如印度河—恒河低地的年降水量有从150mm到1500mm的变化幅度。 (热带雨林气候)

本区位于马来群岛和马来半岛南部,居赤道附近,全年受赤道气团或变性热带气团控制,高温多雨,常年如夏。气温常在24—28℃,夜间最低温度也多在16℃以上,气温年较差比同类型的亚马孙平原和刚果盆地为小,一般在1.5℃以下,最大不超过3℃。年降水量多在2000mm以上。因受海风调剂,并无闷热酷暑之感。

本气候区处在亚欧、澳大利亚大陆两大陆和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又都是被温暖海水所围绕的破碎的山地、岛屿或半岛,这种特殊的海陆位置和地形因素,使本气候区与同类型的亚马孙平原和刚果盆地的气候相比,除具有高温多雨、炎热潮湿外,还具有较复杂的季风海洋性特征。这主要反映在本区降水量的时间、空间分布与季风之间的关系上。

赤道雨林气候区一般年份有两个雨峰,出现在太阳直射点两次经过天顶、热带辐合带两次过境的时候,也就是春分和秋分时期。可是本气候区的雨峰不一定出现于春分和秋分而往往出现于季风盛行的时期,降水的地区分布更为复杂,一般是迎东北信风和西北季风的一侧多雨,岛屿的西部比东部多雨。

由于亚欧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的南北相对,东半球副热带高压之间的热带辐合带1—7月的南北位移可达30度纬距,因而不仅形成了亚洲的热带季风气候区,并使亚、澳两大陆之间的群岛深受随季节而南北移动的热带辐合带和常年存在的赤道西风的控制。1月由亚洲大陆反气旋而来的东北季风和从菲律宾以东洋面上来的东北信风,它们的前缘可到赤道。而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可达12°S附近。赤道西风带位于赤道以南。此时北面的热带辐合带通过赤道附近的苏门答腊岛中部、加里曼丹岛南部和苏拉威西岛西北部一带,在此带上气流辐合上升明显。另在12°S(西段)至15°S(东段)附近,是西北季风和东南信风以及赤道西风与东南信风的辐合地带,所以群岛西部比东部多雨。7月,赤道西风气流明显北移扩大,南辐合带也北移,此时除赤道地区的苏门答腊盛行西南季风外,其余地区受从澳大利亚高压而来的东南季风和到赤道转向的南风并与西南季风辐合的影响。在过渡季节的4月和10月,赤道西风中心线在赤道带,北辐合带移至4°N附近的马来半岛中部和加里曼丹北部,南辐合带移至5°S横穿印度尼西亚各岛,此时赤道地区正受南北辐合带和赤道西风的影响。

可见,亚洲赤道地区以偏西风为主,赤道以南主要受东南信风(6—8月)和西北季风(12—2月)所控制,赤道以北受西南季风和东北季风的影响。加上山地岛屿的地形作用,使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加大。赤道以北以迎东北季风的一侧多雨,如马来半岛东岸的瓜拉丁加奴,年降水量3093mm,其中11、12月降水量均在600mm以上,而夏季各月只有130mm,加里曼丹岛东北岸的山打根,年降水量3650mm,11、12月各大于500mm,而春季各月只有180mm以下。赤道以南以迎西北季风一侧多雨,如苏拉威西岛西南的乌戎潘当,迎西北季风,背东南信风,年降水量2878mm,西北风盛行的12月、1月各为5和676mm,而东南风盛行的7、8、9月,降水减至36、10和15mm,为明显的干季。赤道附近地区则在季风转换季节多雨,且西岸比东岸降水多,如苏门答腊西侧的巴东,年降水量4000mm 以上,而东部平原的巴邻旁只有2573mm。 即使处于赤道附近,但因背冬夏季风,如苏拉威西岛上的巴罗坡年降水量只有550mm,成为赤道上的半干旱区。此外,亚洲赤道雨林区也是对流性暴雨最多地区之一,如位于岛屿背风闭塞的山间高原盆地中的茂物,每年雷雨天数达332天,有“雷都”之称。 (温带草原气候)

本区位于亚洲温带内陆,东界大兴安岭和太行山,北界即针叶林气候的南界,南接温带荒漠气候,西与东欧南部的草原带相连,包括西西伯利亚南部、中亚哈萨克丘陵、蒙古草原、我国内蒙古、黄河中游和北美中部的大平原等地区,是湿润气候与干燥气候之间的过渡地带,呈东西向延伸,为亚欧大陆温带草原带的主要部分。本类型气候的主要特点是由于地处内陆或因有高山阻挡,难得海洋湿气的影响,年降水量多在250—450mm,主要集中降于夏季,且多暴雨,雨量变率也大,可能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干燥度在1.5至3.99之间。气候的大陆性也强,冬季寒冷,1月均温多在-5至-20℃间,夏季较热,7月均温高于20℃。气温的年较差多在36—37℃。苏联中亚的图尔盖,1月均温-17.8℃,7月为23.7℃,年均温3.7℃,年降水量249mm,其中夏季为79mm,冬季为52mm,生长期160—190天。又如蒙古的乌兰巴托也是明显的夏雨型,年降水量(208mm)的84%降于夏季三个月。 (温带荒漠、温带半荒漠气候)

苏联的土兰平原、我国西北的内陆盆地、内蒙古西部以及蒙古东南部,因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年降水量一般在250mm以下,气候干旱,气温变化极端,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如苏联中亚的温带荒漠,1月均温-15°至-10℃,7月为25—30℃,年降水量100—200mm。我国新疆的吐鲁番年降水量只有22.7mm。冬有少量降雪,全年相对日照百分率高(60—70%),冬寒夏热,气温变化急剧等是本区气候与热带干旱气候的主要差异。如吐鲁番虽位于43°N,但夏季6—8三个月的月均温都在30℃以上,极端最高气温曾达47.8℃,极端最高地温竟达75℃,为我国最热地方,有“火洲“之称,年较差也达43.5℃,比热带干早气候区的阿斯旺的年较差(18.9℃)高出24.6℃。 (热带荒漠气候、热带半荒漠气候)

本区位于阿拉伯半岛和伊朗高原的南缘,是北非荒漠带向东的延伸。由于副热带高压带和东北信风的影响,气候非常干热,最热月气温为30—39℃,最冷月为10—25℃,绝对最高气温可达55℃以上,夜间有时降低到0℃,气温年较差一般在18℃以下,而气温日较差有时达到35—40℃。本区由于得不到西南季风的润泽,故降水稀少,在荒漠中有的多年不降滴雨(但也有一次暴雨降水几十毫米的记录),因此热带荒漠广布。热带荒漠区与温带荒漠区主要不同之点,在于前者夏季酷热,冬季不寒,是典型的干热气候,沙尘暴经常发生,伴随着高温和非常干燥的空气(相对湿度为10%)。

泛论干旱气候即荒漠气候,是以非纬向地带性占优势的,尽管从温度考虑,南北方向可划分出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的半干旱和干旱气候,然而除个别情况外,它们在地区分布上是连续的,因而很难把它们分开。全球干旱区的分布,在北半球主要集中在10—50°N,南半球则在15—50°S之间,近赤道的干旱区主要见于南美洲的秘鲁沿岸、巴西东北部、东非的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索马里等地。世界上干旱区分布最广的地区是北非西岸—撒哈拉—阿拉伯半岛—伊朗—中亚, 东西长达13000km。亚热带和热带荒漠可统称热荒漠,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日照强,每年日照时间达3500—4000h,相对湿度低于50%,年均温高于18℃,有些地方在25℃以上,地表温度可达80℃,夜晚却可低到0℃。最冷月均温不低于10℃,年较差不大,在18℃左右,日较差相当大,达35—40℃,降水很少,一般低于250mm,有的地方少于100mm,甚至几年滴水不降,并常刮沙暴。温带荒漠即冷荒漠,它的特点是冬季很冷,极端温差可达90℃,最冷月平均3至-10℃,夏季在树荫下温度可达50℃左右。在北半球,温带荒漠与陆地面积广大、远离海洋有关,而亚热带与热带荒漠则受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 (地中海式气候)

同大陆东岸同纬度季风地区相比,本区气候特点显著不同,这里属于大陆西岸亚热带气候,夏季晴朗、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植被群落为硬叶常绿的灌木与森林。宜于葡萄、油橄榄、柑橘类园艺业的发展。小亚细亚半岛(内陆除外)、地中海沿岸区域、伊朗高原西缘、北美加利福尼亚州沿海、智利中部、澳大利亚西南沿海均属这一气候。 帕米尔高原、青藏高原以及各高山地带,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随地势高低而呈垂直变化,形成了高山气候。如青藏高原虽与伊朗高原纬度位置相同,但因地势高耸,气温很低,冬季严寒,而具有高原寒漠、高山草甸、高山草原景观。喜马拉雅山脉以其高峻的地势,也形成了从山麓亚热带至高山冰雪带的典型的亚热带高山垂直气候带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