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村经济建设中农业保险的作用及其发挥路径论文

2.气候学的图书:气候学

3.参考文献怎么查询

4.求一篇1500字的关于全球经济的参考文献.

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参考文献_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

[1]杨德亮. 牧区经济发展中的文化不适及社会环境问题——青海祁连畜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调研报告[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2]来德珍,朵华本,李进通. 青海草地畜牧业自然灾害及防御[J]. 青海草业,2007,(2).

[3]文香,吴阿迪. 试论青海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的意义和措施[J]. 青海草业,2002,(1).

[4]韩国明,看召本. 青海省共和县高原生态畜牧业生产经营专业合作社研究[J]. 草业科学,2011,(6).

[5]白媛,张兴明,徐品泓. 青海省畜牧业雪灾风险评价研究[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

[6]房玉双. 青海省有机畜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 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1).

[7]周华坤,王启基,赵亮,韩发,张玉. 青海省泽库县草地现状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J]. 草业科学,2007,(3).

[8]周华坤,赵新全,王启基,赵亮,周立,张玉. 青海省同德县草地现状及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策略[J]. 草原与草坪,2007,(4).

[9]郭映义. 加快青海省有机畜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J]. 青海草业,2005,(2).

[10]周华坤,周立,刘伟,赵新全,来德珍. 青海省玛多县草地退化原因及畜牧业可持续发展[J]. 中国草地,2003,(6).

[11]袁青杉. 青海省草地畜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 青海草业,2005,(1).

[12]张海云. 青海省畜牧业的灰色预测[J].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2,(1).

[13]徐世晓,赵新全,孙平. 青海省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J]. 四川草原,2001,(1).

[14]李青云,车敦仁,王,辛有俊,乔安海,宋桂玲. 青海省同德县草地畜牧业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J]. 草业科学,1998,(3).

[15]彭立鸣. 加强基础建设 全面发展畜牧业经济[J]. 经贸世界,1998,(6).

[16]文祯中,黄英姿. 青海省畜牧业发展战略之研讨(Ⅰ)[J]. 农村生态环境,1989,(2).

[17]张文英. 青海省畜牧兽医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J]. 青海畜牧兽医学院学报,19,(1).

[18]梅端智. 依托龙头企业推动青海省农牧业产业化经营[J]. 青海师专学报,2008,(3).

[19]吉生宏,罗晓林,魏雅萍,石德军,洒文君,格日多杰,陈玉文. 青海省黄南州泽库、河南两县畜牧生产调查报告[J]. 黄牛杂志,2005,(1).

[20]陈月辉. 青海省农村牧区经济结构调整的思路及主要对策[J]. 中国农业与区划,2002,(3).

[21]李林,张国胜,时兴合,汪青春,徐维新,董立新. 干旱对青海省水和农牧业的影响及其防御对策[J]. 青海科技,1999,(4).

[22]侯学煜,孙世洲,杜庆. 从生态学观点论如何扬长避短发展青海省的大农业[J].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1981,(1).

[23]黎雪萍. 试论青海省发展“生态—技术”农牧经济的意义与对策[J]. 青海草业,2002,(4).

[24]杨吉云. 浅谈环青海湖地区畜牧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J]. 青海草业,2007,(1).

[25]林桂英. 青海民族地区畜牧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J].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4,(3).

[26]李旭谦. 生态畜牧业是青海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J]. 青海草业,2008,(4).

[27]杜铁瑛. 青海草地生态环境治理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J]. 青海草业,2002,(1).

[28]李红梅,李林,邓振镛,黎明. 气候变化对青海高原及周边地区畜牧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英文)[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0,(7).

[29]王子录,田玉智. 发展耕地种草促进农区畜牧业生产——以青海东部农区民和县为例[J]. 草业科学,2010,(8).

[30]丁生喜. 环青海湖少数民族地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0,(22).

[31]李红梅,李林,邓振镛,黎明. 气候变化对青海高原及周边地区畜牧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2).

[32]祁英香. 青海湖地区草地载畜量及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英文)[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09,(5).

[33]祁英香. 青海湖地区草地载畜量及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3).

[34]李红梅,周秉荣. 环青海湖地区物候季节划分及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J]. 草业科学,2006,(9).

[35]马成库. 青海畜牧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J]. 青海民族研究,2001,(3).

[36]杨国柱,李长慧,张洪军. 青海草地畜牧业发展战略[J]. 茶叶科学,1994,(1).

[37]冯宇诚. 青海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甘肃农业大学: 甘肃农业大学,2004.

[38]李智花,麻多杰. 青海海东地区饲草料平衡分析及今后畜牧业发展建议[J]. 青海草业,2009,(3).

[39]郭连云. 青海同德近50年气候与草地畜牧业生产的关系[J]. 草业科学,2008,(1).

[40]杨永隆,潘桂兰. 青海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刍议[J]. 青海草业,2003,(4).

[41]张文英,田玉华. 《青海畜牧兽医学院学报》引文统计与分析[J]. 青海畜牧兽医学院学报,1994,(2).

[42]张文英. 《青海畜牧兽医学院学报》论文统计与分析[J]. 青海畜牧兽医学院学报,1996,(1).

[43]时兴合,汪青春,赵燕宁,马占良. 青海东部气候变化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J]. 青海农林科技,2007,(4).

[44]马进福. 青海边远贫困山区乡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网络建设初探[J]. 青海农林科技,2008,(2).

[45]李英年,王启基. 气候变暖对青海农业生产格局的影响[J]. 西北农业学报,1999,(2).

[46]张东杰. 青海省农牧业推广体系、服务效率及相关制约因素的研究[D]. 甘肃农业大学: 甘肃农业大学,2005.

[47]丁恒杰,绽永芳. 青藏高原牧区发展现代草原畜牧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草业与畜牧,2011,(5).

[48]丁恒杰,绽永芳. 青藏牧区发展现代畜牧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畜牧兽医杂志,2011,(3).

[49]若毛吉,羊毛吉. 共和县畜牧业经济系统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贵州农业科学,2009,(9).

[50]邓本太. 关于加快青海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思考[J]. 攀登,2010,(1).

农村经济建设中农业保险的作用及其发挥路径论文

……

世界现有农耕地共约1424万平方公里,约占陆地面积的10%。从气候、土壤、地形、交通等方面看,农耕地占据的是最好的地方。地球陆地可以生产粮食的地方,从温度看有83%,从雨量看有43%,从地形看有64%,从土质看有46%。但农业生产需要的是多种条件因素的有效配合,将多种因素综合考虑则地球陆地适于农耕的面积就小了。

以面积百分率而言,欧洲和亚洲进一步扩大农耕地的潜力最小,中国的潜力也小,南美洲最大。世界总计可耕地最多可占陆地面积的23.8%(见表)。但这些耕地开垦时每亩所需投资比原有耕地开垦时要大。农业生态系统负载量在洲际之间差异很大,以每100亩地计算:亚洲负载35.75人,中国负载53.1人;欧洲负载21.36人;北美洲7.91人;大洋洲2.96人。农业生态系统的负载量由气候、水、可耕地面积、耕地已垦率、耕地减少速度、新开垦能力、人口数等因素决定。这些都由长期历史所形成,不是在短期内可以迅速改变的。因此,负载量大的地区应注意克服环境阻力和提高生物潜力,使转化为产品(财富)的效率提高,即发挥农业生态潜力。

气候学的图书:气候学

农村经济建设中农业保险的作用及其发挥路径论文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农村经济建设中农业保险的作用及其发挥路径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摘要: 

 农业保险在防范农业生产风险、降低农业灾害损失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合理发挥农业保险的作用,可以稳定农业生产,调节农村经济,刺激农业经济增长。基于此,论文重点阐述农业保险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农业保险,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对策,

 1、引言

 在改革开放之后,政策与技术成为促进农业发展的双重动力。现代化农业生产已经成为重要趋势。为全面应对农业生产中可能出现的各类自然灾害风险,需要加强农业保险的应用范围,为农民的收入提供坚实的保障。因此研究农业保险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农业保险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2.1、农业保险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的农业生产分布范围比较广,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下,农民的收入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对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靠天吃饭的现象非常严重,这也导致我国的农业生产发展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就自然天气而言,本身就难以预测,这种不可抗力也是目前农业生产的最大威胁。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的农业生产受到风俗习惯、土壤情况以及其他方面的影响,因此面临的自然灾害类型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南方的涝灾、北方的旱灾,以及沿海地区的台风等都严重威胁着我国的农业生产。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气象变化更加无偿,这为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而通过发展农业保险,可以大大提升农业生产流程的安全性,提升农民抵御风险的能力,改善收入。另一方面,农民的生产有了保障,更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于提升产量、改善土地的利用率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2.2、农业保险有利于改变农民的投资方向

 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通过进城打工增加自身的收入,这种方式相对于从事农业生产,经济收益更加明显。在当前的快节奏社会中,进城打工也成为农民缓解压力的重要方式。近年来,我国对农村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农村的面貌开始发生改变,即便如此,村里的年轻人数量依然较少。大量的农村人进城增加了城市的压力,农村青壮劳动力的缺失,也不利于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发展。这种局面也导致农业技术的革新相对较慢,从而农业生产的有生力量薄弱,导致新技术和创新手段的周期较长,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针对这种情况,通过发展农业保险可以为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提供更多的保障,从而提升农民的经济收益,帮助农民积极转变投资的方向,促进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有了农业保险,农民可以在兴修水利、设备租赁方面进行投资,这有利于带动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经营发展,从而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提升群众对农业发展信息的掌控,促进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3、农业保险助力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

 农业保险助力农村经济发展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完善农业保险的工作机制和法律体系;第二,提升宣传力度,改善农民对保险的认识;第三,构建新型的农业保险模式;第四,加大扶持力度,提升保险公司的服务水平;第五,降低保险成本,推动产业的良性发展。

 3.1、完善农业保险工作机制和法律体系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农业生产情况复杂,因此农业保险的运作并不简单,对于专业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仅仅依靠市场调节作用,难以发挥农业保险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价值。对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的工作机制,并重视法律制度的完善,从而为工作开展提供依据。就农业保险的实施而言,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应的措施,对于农业保险的经营范围也进行了明确的划分,这对于激发保险公司的工作积极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就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状况而言,传统信贷模式已经落伍,必须寻求新的转变和突破,即通过信用投保,实现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而且信用投保模式还能解决传统信贷的历史遗留问题,降低信贷过程中的风险,培养并引导信贷参与者养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进一步提升农业保险投保人的诚信意识和守信能力。另外,通过对借款人的信用记录进行积累,利用按时还款、日常守信行为等具体表现换取信用积分,以此提高个人信用等级,实现对信贷潮流的引领。最终,随着担保体系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农业保险投保逐渐实现真正的市场化和商业化,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助力。

 3.2、加强宣传力度,提升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认识

 当前,尽管农业保险在一定程度上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但部分区域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和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群众对于农业保险的认识不够全面,这也导致参保人数不多。为充分发挥农业保险的作用,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宣传:第一,借助自媒体和传统媒体等工具加大宣传力度,让农民可以通过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等方式了解农业保险的真实情况和作用。第二,基层工作人员需要配合做好线下的宣传工作,从而让农民切实体会到农业保险的内容以及带来的`好处,提升保险意识,能够帮助农民更好地自愿从事保险办理工作。普及农业保险的过程就是保障农民经济收入的过程。

 3.3、构建新型的农业保险模式

 农业保险的模式众多,在不同的区域,针对不同的农业经营方式,衍生出来的种类繁多。在实际的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区域的特色和水文气候条件,积极开发多元化的农业保险模式,从而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区域的不同层次的实际需求。在东北地区,可以推广大灾保险,并做好参保的全覆盖工作。对于不同的农作物在种植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也会存在差异,因此需要结合现代农业经营的形式和农业经营的需求,创新服务内容,并积极联合的政策保障,为群众提供坚实的保障。

 3.4、加大扶持力度,提升保险公司的服务水平

 由于我国农业地区结构复杂多样,外在风险因素较多,因此在风险概率偏大的区域农业保险的业务开展通常会陷入经营与收益两难的局面。为了鼓励更多的农民参与农业保险,需要部门加大扶持力度,并充分发挥政策的优势,激发农业保险公司的经营积极性。另一方面,对于农业保险公司而言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从而提升保险的质量,引导群众更好地参保。

 对于农业保险内容的设计,应该明确受众群体,保证保险内容的通俗易懂,方便村民理解。另一方面,对于保险合同中涉及到的专业术语应该由专业的人员及时进行讲解,从而帮助民众更好地了解内容。对于农业保险而言,必须以事实为依据,通过现场实地考察,对风险进行评估,从而制定相应的保险条款。保险需要以被保人为中心,确保利益,切实保障农民的收益情况。

 3.5、降低保险成本,推动产业的良性发展

 尽管我国是农业大国,但我国的农业发展模式不管是在规模上还是在发展质量上相对于美国等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农业发展处于重要的转型时期,农业保险方面与实际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面临的问题也有很多,因此需要农业保险持续创新,并大力推广成熟产品,保证农业保险的规模效应,从而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

 我国的农业保险还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业务与产品之间的分裂,导致机构的盈利受到影响。通过组合创新或者嵌入式的创新方式,不仅能够满足农民的需求,还能有效降低保险的成本,从而拓宽保险业务的渠道。在部门和社会多层力量的推动下,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优势,能够为保险公司提供更多的收益可能。

 4、结语

 农业保险能够保障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为农民的收入保驾护航。但就当前而言,由于我国的农业生产区域广,不同的区域之间农业生产模式以及面临的风险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农业保险公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保险业务和保险内容进行创新,联合部门,加大政策扶持,提升服务水平,助力我国农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谢琳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农业保险对农村经济的功能性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20(08):84-89.

 [2]王悦.杨骁张伟科农业保险发展对农村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6):70-77+162-163.

;

参考文献怎么查询

丛书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版次:1

页数:45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印 次:1

定价:¥55.00 《气候学》全面地介绍了气候学的主要内容,系统地阐述了气候的基本概念、分布规律、变化特征和研究方法。共分八章:第一章绪论,包括科学体系、自然概述和气候总论;第二至第六章分别介绍太阳辐射、热量、水分、风能和空气及其综合利用,包括气候数量的确定、质量的分析和开发利用途径等;第七、第八章分别介绍气候的推算方法和综合分析方法,包括光照、气温和降水量的推算以及区域气候的综合评价、利用区划、开发利用决策等。

《气候学》既可以作为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自然地理学、环境与城乡规划等专业本科生的课程教材使用,也可以作为气象、地理、水文、管理与规划等相关业务部门科研人员的参考书。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1.1 科学体系

1.1.1 定义的拓展

1.1.2 科学的学科体系

1.1.3 科学的研究方法

1.1.4 科学的发展趋势

1.2 自然概述

1.2.1 自然的定义

1.2.2 自然的分类

1.2.3 自然的特点

1.2.4 自然的开发战略

1.3 气候总论

1.3.1 气候的概念

1.3.2 气候的形成

1.3.3 气候的特性

1.3.4 气候的利用原则

1.3.5 气候学的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太阳辐射及其综合利用

2.1 太阳辐射与天文气候

2.1.1 太阳辐射类型

2.1.2 辐射场的表征

2.1.3 地球上的天文气候

2.1.4 地表辐射平衡

2.2 地面太阳辐射的气候学计算

2.2.1 地面总辐射计算公式

2.2.2 地区总辐射计算方法

2.2.3 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的计算

2.3 太阳辐射的分布与变化

2.3.1 地面总辐射

2.3.2 太阳直接辐射

2.3.3 散射辐射

2.3.4 日照与日长

2.4 太阳能与作物生产

2.4.1 光合有效辐射

2.4.2 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

2.4.3 光能利用率

2.4.4 光合生产潜力

2.5 太阳能的综合利用

2.5.1 太阳能利用区划

2.5.2 光热转换及其应用

2.5.3 光电转换及其应用

2.5.4 光化转换及其利用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热量及其利用

3.1 地表面的热量平衡

3.1.1 热量通量的计算方法

3.1.2 热量通量的变化特征

3.1.3 地面上的热源和冷源

3.2 热量的表示和确定方法

3.2.1 无霜期和生长季

3.2.2 农业界限温度

3.2.3 温度强度指标

3.2.4 温度累积指标

3.3 热量的分布特征

3.3.1 无霜期的分布

3.3.2 界限温度的分布

3.3.3 平均气温的分布

3.3.4 积温的分布

3.4 热量与农业生产

3.4.1 温度对作物生产的影响

3.4.2 光温生产潜力

3.4.3 种植制度生产潜力

3.4.4 热量的农业利用

3.5 热量分析方法

3.5.1 热量的统计量及其统计方法

3.5.2 热量时变图和等值线图的绘制

3.5.3 热量保证率曲线图的绘制及其应用

3.5.4 热量列线图的绘制及其应用

3.5.5 热量周期图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水分及其利用

4.1 地表面的水分平衡

4.1.1 地球上的水分含量

4.1.2 地球上的水分输送

4.1.3 地球上的水分循环

4.1.4 地球上的水分平衡

4.2 水分的确定方法

4.2.1 降水量的统计

4.2.2 蒸发力的确定

4.2.3 蒸发量的计算

4.2.4 径流量的计算

4.3 水分的分布规律

4.3.1 降水量的分布

4.3.2 蒸发量的分布

4.3.3 径流量的分布

4.4 农田水分条件分析

4.4.1 土壤水分分析

4.4.2 植物需水量分析

4.4.3 植物耗水量分析

4.4.4 农田水分供需平衡分析

4.5 水分理论的应用

4.5.1 作物生产力模型

4.5.2 种植制度及结构优化模式

4.5.3 作物水分供需规律和最佳灌溉方案

4.5.4 早涝分析和干湿指标的研究

4.5.5 土地荒漠化研究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风能及其利用

5.1 风能的计算方法

5.1.1 风能和风能密度

5.1.2 风速的概率分布

5.1.3 风能的计算方法

5.2 风能的时空分布

5.2.1 风能的地理分布

5.2.2 风能的时间变化

5.2.3 风能的垂直变化

5.3 风能的区划方法

5.3.1 我国的风能分区

5.3.2 风能区划指标

5.3.3 各区及其类型区的主要特征

5.4 风能的开发利用

5.4.1 风能利用系统

5.4.2 风能评估系统

5.4.3 风电场选址的气象问题

5.4.4 风能的利用现状及开发策略

5.5 风向风压及其应用

5.5.1 盛行风向

5.5.2 风向类型

5.5.3 地方性风

5.5.4 风压计算及应用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空气及其利用

6.1 空气的概念

6.1.1 空气的属性

6.1.2 空气质量评价

6.1.3 空气的价值

6.1.4 空气的保护和管理

6.2 空气的组成

6.2.1 空气成分

6.2.2 空气中的氧气

6.2.3 二氧化碳

6.2.4 其他气体

6.3 空气的综合利用

6.3.1 空气的直接利用

6.3.2 空气的间接利用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气候的推算方法

7.1 太阳能的推算

7.1.1 太阳总辐射的推算

7.1.2 光合有效辐射的推算

7.1.3 日照时数的推算

7.2 热量的推算

7.2.1 气温资料的序列订正

7.2.2 月平均气温的推算方法

7.2.3 界限温度初终日期的推算

7.2.4 热量保证率的推算

7.3 水分的推算

7.3.1 降水资料的序列订正

7.3.2 年平均降水量的推算

7.3.3 月平均降水量的推算

7.3.4 降水保证率及重现期的推算

7.4 风能的推算

7.4.1 短期风向考察资料的订正

7.4.2 短期风速考察资料的订正

7.4.3 风向和界限风速出现频率的推算

7.4.4 复杂地形上风场的数值模拟方法

参考文献

第八章 气候的综合分析

8.1 气候的模糊综合评判

8.1.1 基本原理

8.1.2 评价方法与步骤

8.1.3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应用

8.2 气候的聚类分析

8.2.1 基本原理

8.2.2 分析方法与步骤

8.2.3 聚类分析方法的应用

8.3 气候的层次分析

8.3.1 基本原理

8.3.2 分析方法与步骤

8.3.3 层次分析方法的应用

8.4 气候综合利用区划

8.4.1 基本原理

8.4.2 区划方法与步骤

8.4.3 气候综合利用区划

8.5 气候开发利用决策

8.5.1 基本概念

8.5.2 决策方法与步骤

8.5.3 未来气候变化的农业最优决策

参考文献

求一篇1500字的关于全球经济的参考文献.

?目前图书引用参考文献主要可以从中国知网或者百度学术引用查询!?

第一种 ?中国知网

登陆知网后,输入你的参考文献,并且在左侧框框里勾选,勾选后点击“导出/参考文献按钮”,即可参考生成的参考文献:继续录入你需要的参考文献,最后批量导出,导出格式有word、text、pdf:

第二种 ?百度学术

遇到外国文献后,中国知网就难以生成参考文献了,这个时候可以使用百度学术来帮忙

进入相关文献百度学术页面,点击引用,最上面一栏即为引用内容。当然,百度学术也可以使用批量引用,记得注册登录!

参考文献的要求(随便截取一家高校的要求)

(1)数量要求:参考文献只选择最主要的列入,应不低于8篇。外语论文的参考文献中,外文文献不得少于5篇。文献序号按文中出现先后顺序编排,推荐使用尾注形式自动编排。正文中应按顺序在引用参考文献处的文字右上角用[]标明,[]中序号应与“参考文献”中序号一致。

(2)文献种类:参考文献的引用,可以是著作[M]、期刊[J]、专利文献[P]、学位论文[D]、报纸[N ]、论文集[C]等,不得引用未公开发表的资料。

(3)文献著录格式及示例。参考文献用宋体小四号字,行距1.5 。

2008年的春天,世界经济形势没有像人们期望的那样呈现融融暖意,相反,次贷危机愁云仍未消散,美国经济仍在低谷徘徊,并将拖累欧洲和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基础原材料,尤其是石油和农产品价格飙升不止,全球范围通胀压力显著上升。粮食问题和通货膨胀已对不少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构成不容忽视的威胁。从目前形势看,世界经济还需走过相当一段崎岖不平的道路。

次贷危机:已接近尾声?

次贷危机自从去年夏天大规模爆发以来,国际金融市场的信贷危机一直在扩散之中,其负面影响正在向实体经济蔓延。由于美联储大手笔提供流动性,不断为金融机构慷慨输血,美国的一些大金融机构的危急形势已有所缓解。近期的美国股市开始走稳向上,金融市场开始显现些许活力。美国金融界的一些重量级人物表示,最糟糕的阶段可能就要过去。甚至有市场分析人士乐观地预计,次贷危机很快就要结束,美国经济在下半年将重拾升势,美元也将重新走强。

不过,不容乐观的是,目前信贷市场的紧张局势并没有明显缓解,美国中小金融机构的问题在未来几个季度将要集中暴露。尤其是住房市场作为麻烦的源头,还远没有见底的迹象。最新数据显示,美国3月份单户型住宅销量下降8.5%,创1991年10月以来的最低水平。美国经济仍处于衰退的边缘,一季度经济增长速度仅为0.6%(按年率),房价仍持续下跌,这些都可能使其他信用产品出现问题,甚至使大量优质按揭进入负资产状态,从而对金融市场形成更猛烈的冲击。

此外,在欧洲,由于经济周期落后于美国的原因,次贷危机的影响现在可能才刚刚展现。有专家预计,在可预见的几个月里,次贷危机对欧洲的冲击可能比美国还要严重。美国房地产的寒流已明显波及欧洲市场,英国、爱尔兰、西班牙等国的房地产市场在多年飙涨之后正开始下挫。欧洲经济已显现疲态,欧盟委员会进行的一项月度调查显示,欧元区4月份经济景气指数出人意料地大幅下挫,创2005年8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数据显示,德国、法国的商业景气指数4月份也创下200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美欧国家消费需求的下降,将影响日本和新兴经济体的出口。尤其是美国超量提供流动性,美元不断贬值,推动基础商品价格上涨,新兴国家通胀压力陡然上升,经济稳定增长明显受到威胁。

因此,可以说,在作为次贷危机风暴中心的美国金融市场,一些大金融机构或许可以长舒一口气,但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影响仍在发展之中,而且肯定要持续相当一段时期,只是影响有多严重还有待观察。

油价和粮价:还要狂飙多久?

伴随着次贷危机的发展,原油价格和粮食价格的持续攀升一再挑战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尤其是粮食价格的上涨已导致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社会动荡,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有关油价和粮价持续上升的原因,解释各种各样,且争议一直不断。

关于油价上升的原因,西方比较流行的解释是: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经济增长强劲,对原油的需求增加;由于地缘政治、气候异常、油成本上升以及产油国增产不积极等因素,原油生产能力难以增加;此外,美元贬值、原油市场的投机活动也对油价上升有推动作用。而事实上,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原油的比例仅在1/5左右,且原油的对外依存度并不高,倒是各金融机构近年来纷纷进军商品交易业务使得石油市场变得更加深不可测。有分析人士指出,油价上涨,的确有供需面的因素,但其他因素起了很大作用。在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的背景下,许多投资者将资金转投石油等大宗商品,推动价格上升,进而又进一步鼓励了投机行为。

近年全球粮食产量一直温和增长,并未出现严重的歉收,2007年达到创纪录的21.3亿吨。粮价上涨的原因有很多,如气候变化引起某些地区出现减产,一些国家限制粮食出口的政策加剧了国际市场的供需矛盾,使粮价波动加大。甚至有人说粮价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生活水平提高,对肉类食品需求增加,需要消耗更多的粮食生产饲料。但原油价格上涨其实是更主要的原因。一方面,油价上涨使化肥和柴油等价格上涨,提高了产粮成本;另一方面,油价上涨刺激了生物燃料的需求,要消耗更多玉米。有资料显示,本世纪以来,美国玉米工业消费逐年猛增,截至2007-2008年度,玉米工业消费的增量已达2469万吨水平,相当于整个东南亚玉米饲料消费总量(1540万吨)的1.60倍、欧盟27国整个饲料消费量(4819万吨)的51.33%。可以说,饲料消费的增减对玉米价格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另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各类投机行为无疑也是推动粮价上涨的生力军。

必须看到的是,最近数十年来,美国和欧洲对农产品实行的大额补贴,已让许多国家在农业方面的投资无利可图,世界粮仓已从北非、东南亚等地转移到欧美等发达国家。粮价的上升,对发展中国家构成了实质性的冲击。尤其是国际油价和粮价定价权主要在美国,而高油价和高粮价对美国的冲击相对要小得多,只要美国的通胀压力还可以忍受,资金链不出问题,就不能指望美国会积极取行动遏制油价和粮价的上涨,投机资金制造价格泡沫的黑手就不会停歇。

中国经济:逆风起飞才有新辉煌

美国为拯救次贷危机中的金融机构而取的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美元泛滥和美元贬值,石油、农产品和贵金属价格在全球性的连锁反应中彼此借力不断被推高,引发全球范围的通货膨胀压力上升。尤其是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现有经济结构下,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在维持较高速度的经济增长和控制通货膨胀之间找到平衡点有相当大的难度。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能把外界压力转化为动力,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好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升级,中国经济就能逆风起飞,迎来更为持久的新辉煌。当前最迫切的任务可能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也是最根本的,就是要从战略的高度,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营造良好的环境,改善收入分配结构,从根本上扩大消费。在对外贸易方面,更加注重质量,不以牺牲劳动力、牺牲和环境为代价换取出口。促进中小企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使第一、二、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更加协调合理。在目前情况下,要有效增加就业,产业结构的改善可能比经济增长速度更为重要。

再者,切实加强对热钱的监管,结合我国国情稳妥有序地推进金融体系改革。根据有关数据,去年年底和今年以来,流入我国境内用于短期套利的热钱数量惊人,热钱一旦回流,必然会对经济正常运行产生巨大冲击。因此,加强对热钱的监管已是当务之急。此外,还要不断完善金融体系,科学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增强抵御外来冲击的弹性。在执行从紧货币政策的同时,通过政策激励,拓宽民间投资渠道,鼓励和引导资金流入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缓解结构性流动性过剩。

此外,要把发展农业提到更高的战略高度。近些年来,我国一直重视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目前不会出现粮食危机。尽管如此,当今世界出现的粮食危机还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农业产出占国家GDP的比例并不高,对解决就业问题作用似乎也不大,但其经济战略地位至关重要。要树立粮食安全国家大战略观,摒弃“只要有钱就能买到粮食”的政治幼稚观念;摒弃所谓“土地价值最大化”的战略短视观念。用新的思路、以更长远的眼光统筹城乡发展,在确保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的前提下,切实保护耕地,有序推进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