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江南景色的资料 急!!!!!!!!!!~~~~~~~~~~~~~~~

通山县天气预报15天查询_通山县天气预报查询30天

1、九宫山位于湖北通山县境内,横亘于鄂赣边境的幕阜山脉中段,海拔1657米,为幕阜山之最高峰,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闯王陵。

九宫山既有江南山峰的奇秀,又具有塞北岭岳之雄、险、奇、幽、秀,被誉为“九天仙山”。

闯王陵:位于九宫山西麓牛迹岭小月山上(也叫黄株包),即现在的通山县高湖乡高湖村,陵园与保护区相距3公里,主体建筑有门楼、墓冢、陈列馆。

真君石殿:位于云中湖凤凰岭的“风头”上,面对香炉峰,已阅世780年,是九宫唯一保存下来的古建筑,曾得到过六个皇帝的敕封,名道张道清腊尸曾在此保存680年不腐,后毁于太平天国战火。

石龙沟:长7公里,位于九宫山北麓,是九宫山风景区的主要景区之一,由万余级石阶连贯全境。是一个原始森林带,分为上下两大部分,被誉为“九宫山宝中之宝”。

2、通山县未来几天天气预报。7月17日,阵雨,25-31度;18日,阵雨转多云,25-31度;19日至23日均为多云天气,最低气温25度,最高气温34度。

描写江南景色的资料 急!!!!!!!!!!~~~~~~~~~~~~~~~

现代生活报:《诗人辛酉的正午》

作者:方其军

清晨,冬雨淅沥。我刚进办公楼,门卫说,有个邮包。我一看来信人地址,哦,是辛酉寄来的。在他的博客,得知他主持出版了一部诗集。莫不是此书?我捧着砖头似的邮包到了工作室,用剪刀把封口剪开,抽出来。果然,烫银的字样映入眼帘:中国80后诗全集?《辋川》第1-3期合订本。对这部诗集,有关媒体称:“全书厚达432页,共收入178位80后诗人的1600多首诗歌,其中包括第一次以集体方式参加全国80后诗歌大展的10位台湾80后诗人的作品,是80后诗歌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集结。”哈,老辛酉,做了一件功德难量的好事啊。

与辛酉相识,缘于网络。他是湖北省通山县人士,曾在浙江温岭等地工作。即使打算踏实在通山老家过日子,也常出没于江浙一带,出席各类文学活动。2001年,我喜欢无所事事地在网上转悠,时不时停留在野草诗歌论坛,常混迹于此的几个人,如三米深、清水有生、山叶、子溪,还有辛酉。大多是在校大学生,而我已在文化馆干着岗位名称为“文学创作”的活儿,但大家年纪差不多,都在1980年前后一两年范围内出生的。后来出现“80后”诗群这个说法,我们这拨人全算在里面了。

2003年的国庆期,论坛有人组织去南昌聚会。子溪打电话给我,说如果我去的话,他就帮着把火车票买了,因为客游量大,车票比较难买。我正好因别的事耽搁了,说走不出了。不然,那次几乎都见上面了。至今,见过面的有清水有生、山叶、辛酉。清水有生现是《南方周末》记者,那时刚大学末期,挂靠在杭州《都市快报》,我去西湖畔观烟花,约了他。山叶在宁波,因为宁波作协的笔会,遇到过几次。而与辛酉相见,是较迟了。就在2010年的秋天,我正陪儿子方文翰闲聊,辛酉从台州北上,路经余姚下了火车,给我发了短信。夜幕初临,我去火车站接他,找了个小酒馆喝酒。

之前,我与辛酉多年没联系,2008年,当我在韩作荣编的 《2007年中国诗歌精选》上看到了他的《墓志铭》,忽然觉得辛酉是充满希望的,80后诗群是有明天的。我且摘要:“这是一个不倦的歌者。/他在世的时候,手提心脏,歌唱了一辈子。/如今,他睡着了。枕头底下/压着十卷诗歌。//……各式各样的野花/他将她们中最美的一朵/娶回家去,做新娘子。//剩下的篇幅里,他诅咒,以良知的名义/诅咒黑夜/诅咒黑夜一样的人,和事物。”

此诗写于2003年5月,那时二十出头,意气风发,他写得一手好诗。如今,我们都已而立之年,此次下江南,他是想搞文艺培训之类而来取经的。想想曾经不知愁滋味,要劳心着力养家了。不少当年写诗的80后,已把诗遗忘在如烟的岁月,而他诗兴不减当年。我较熟悉的80后诗人里,辛酉可以说是最活跃的,常有成规模的作品出现在纯文学报刊。他说,重温《墓志铭》仍不觉过时,“这首诗已经成了我的宿命,它将像影子一样跟随我一生……我从前的经历和不可预知的未来都是这首诗的一个又一个注解。”

很值得一提的是,辛酉出版了自选诗集《暮晚及其他》,引起广泛好评,不仅诗坛上传媒赞誉颇多,如《湖北日报》等党政报刊也给予报道。《湖北日报》引用专家观点,说辛酉的诗“让人感到他是一个出色的观察者,通过细腻的视觉来触及他内心深处最为柔软的那部分。”他又主编推出了《中国80后诗全集》,必然会像一颗重磅在诗坛上炸出一声巨响,且在烟雾弥散处皆枯木逢春。他不是文联干部,不是专职作家,在忙碌于生计的闲余,义无反顾地操劳着诗歌的事务,既销精力又耗财力,这样的文学义士现今是稀缺的。

见面次日,我陪辛酉参观了余姚名人馆、余姚博物馆和王阳明故居。他和我说着他老家那边一位名士与王阳明的渊源,说着他老家那边一位壮士与四明山的故事。他说,世界真小啊。相隔这么远的两个县,说起几个人就联上了。我说是啊是啊。在午饭前,他早先把火车票买好了。我们从王阳明故居出来的时候,距火车离站时间不多了。我们抓紧拦了一辆的士,赶往火车站。这时,是正午时分,走在火车站广场,阳光照着我们。我想,正午的阳光就这么照耀着,这是我们的正午,这是诗人辛酉的正午 。

曹谁:

在这个时代诗人何为:80后诗人辛酉溺水身亡!

晚上在微博上看到一条消息,诗人辛酉在浙江温岭跟诗友会面后溺水身亡。我感觉几乎不可能,在我印象中他满脸虬髯,应当是很刚强的人,可是消息说遗体已经找到。消息是从肖水的微博发出的,“接到胡桑的电话,我们的朋友诗人辛酉不幸溺水去世”,如小招的死我怀疑是行为艺术,这里的消息我则完全相信是真的。  一时感觉揪心的痛,80后的人最大的也才三十而立,却已经有崔澍、谌烟、吾同树相继死去!我们的时代究竟出什么问题?诗人在这个时代怎么了?我们的时代容不下诗人还是诗人无法面对时代?前几天小招刚刚自杀,辛酉又离我们而去,还不知道是否自杀,深更半夜不知如何确实,想着跟辛酉的好友茱萸联系,已经给他留言。  我们在2007年就一起编过《中国八零后诗歌写作报告》,从那是开始认识,不过关系一直很普通,因为我们的诗学追求很不相同,也是那次跟茱萸认识的,那本书是续小絮主编的,编委我记得还有郑小琼。这次辛酉和茱萸主编的《辋川》第3期“中国80后诗选实力派专号”选我的诗,我当时见其他人选好几首我的只选一首,还有点不高兴,他跟我说我的那首《冷弧》长,占两页的版面,过后他给我寄到鲁院刊物。  所有的文学争论只在文学的范围内,虽然我不同意他的诗学观点,不过一直很敬重他的探索(包括茱萸、肖水等在南方诗歌沙龙的诗人),在死亡面前这些问题全部消失。我一直疑惑灵魂是否存在,如真的存在,我希望他在另外一个世界幸福 !

长江日报消息(记者胡孙华)“这是一个不倦的歌者。他在世的时候,手提心脏,歌唱了一辈子。如今,他睡着了。枕头底下,压着十卷诗歌。”这是湖北流浪诗人辛酉24岁时为自己写下的《墓志铭》。如今,他真的睡着了,年仅30岁。

备受全国诗友关注的辛酉被警方证实在浙江温岭溺水而亡。日联系上辛酉的妻子桑眉,她目前正在处理辛酉的后事。对于死因,警方排除了刑事案件的可能,而家属及亲友则不认为是自杀,系意外。

辛酉,原名朱礼权,笔名年庚,诗人,作家,湖北通山人,湖北省作协会员。1981年出生,曾为农民工,无固定职业,1995年开始写诗,是中国80后代表诗人之一,迄今已在《天涯》、《星星》、《诗刊》等30多家省级以上文学刊物发表诗歌200余首,部分作品入选《中国年度诗歌》、《中国最佳诗歌》、《中国诗歌精选》、《中国新诗年鉴》等各类权威选本,并被《中国当代文学50年》引用为评论文本。

诗人遗作现代诗节选

《到南方去》  那年夏天我终于下定决心到南方去  至于具体到南方的什么地方  我并不清楚。——南方  对我而言,仅仅是一个词语  仅仅是一个不确定的方位  和指向。我只需要  像一只深秋的候鸟一样  矢志不移义无反顾地  朝着南方飞翔  就行了。我还知道  像我这样到南方去的人还有  很多。很多。他们  像细菌一样的多,像细菌一样  挤满了火车、汽车和轮船  等等交通工具的肠胃,到南方  去找寻一块自我的土壤  而我混在他们中间,仅仅是  一颗芝麻粒大的  一个黑点  ( 2003/7/19)  《总有一天》  总有一天,我会双目失明  总有一天,我会两耳失聪  总有一天,时间啊  在我体内慢慢地  老朽,慢慢地腐烂  (2004/4/20)  《罗伯特反对勃莱》  罗伯特反对勃莱,偏旁反对部首  一个人的姓氏朝名字举枪  火车反对司机,这个可以  总结成为两个字:出轨  反对**院,我们的孩子  平安度过这个绿色的夏天  唐伯虎反对点迷香,于是世界上  至少一百个寡妇守住了贞节  水箱反对人家,其实无关紧要  天气预报今晚来潮,而且量还特别大  坐在墙头反对等红杏,孤独的诗人  将酒杯中幽冷的月光一饮而尽  (2005/7/18)  《遗忘之诗》  就像四十年后我用死亡遗忘此生  现在,我用一场婚姻  遗忘爱情。用一个女人遗忘你  遗忘你,这多么不容易  将一段朴素的爱情  从时光的黑板上擦掉,这多么不容易  但是,我必须遗忘。漕溪北路  那天晚上昏黄而破碎的路灯  以及我熟悉的你电话里的撒娇和哭泣  我必须遗忘。我必须遗忘你  美丽的笑容和鼻息,遗忘仅有的一次牵手  和黑夜里的一段小小的白  遗忘你,遗忘一个名叫镇平路的地铁站  遗忘宜山北路的那家小肥羊火锅店  遗忘与你相关的所有地址  和一张惹事生非的小照片。遗忘你  遗忘你脸上蝴蝶般的小雀斑  遗忘你脖子上比米老鼠还生动的细绒毛  在这个秋天,我用一场雨遗忘去年的春天  用持久的黑夜遗忘一个短暂的早晨  用俗世的生活,遗忘一场内心的隐痛  (2006/9/10)  《墓志铭》  这是一个不倦的歌者  他在世的时候,手提心脏,歌唱了一辈子  如今,他睡着了。枕头底下  压着十卷诗歌  在这些诗歌里,他不厌其烦地  歌颂着石头,倔强的石头  它那粗砺的棱角,抵御过一场大风  在这些诗歌里,他总是不停地  写到野草,那些被牲畜践踏过的野草  那些被禽兽啃咬过的野草  在雨中,昂起了头颅  除此之外,他还不止一次地  写过野花,朴素的野花  艳丽的野花……各式各样的野花  他将她们中最美的一朵  娶回家去,做新娘子  剩下的篇幅里,他诅咒,以良知的名义  诅咒黑夜  诅咒黑夜一样的人,和事物  他得罪了不少人,没有好名声 (2003/5/10)

文言诗歌

《英雄迟暮》

夫英雄者,上顶天而无惧,下立地而铿锵。摘星宇,揽日月,临茫茫沧海,顾莽莽平原。浊酒烈即尽饮,彘肩腥遂坐啖;集天下之雄胆,渺尘埃之琐微;拯苍生于水火,赴灵台尽慷慨。思国危,抵外患,锄奸恶,扶羸弱。驾长车不吝舍生,拔利剑逍然取义!

然英雄者,前荆棘而忘生,后鞭笞而迟暮。遭奸佞,遇阴滑,迎悠悠信口,堪凄凄离叛。屈辱凌则忍吞,江水寒仍独渡;承万民之重责,伸正义之昭昭;怀山河于暮年,迟己颜任沧桑。忘诽议,铭国哀,挽,擒贼王。抚悲怆叹逝日早,行英迹殇吾年迟!

荆轲*剑迟

燕之地小,秦若欲灭之,则如囊中探物,伸掌捏蚁。然秦何不先灭而后快?强秦早年,羽翼未丰,兵甲尚弱,飘摇于干戈之战时,遂按兵待强,觅才寻雄,以助大业。倘使强秦未强之时,燕或别国之君以刺客灭之,未为不可。联齐楚之精英,揽燕赵之名士,共击之,明抗而暗击,何惧秦之后强?秦何来后之强?

待秦兵以临易水,太子丹恐其祸至,患之,慌而谋议群臣,以荆卿计之。兵甲之群强且不敌,一人之力何敌?荆视国危而赴秦,其英武果决,可谓前无古人。忘己利而临易水,知无命亦坦然,是为英雄耳!然其剑迟矣。秦欲一统,必御刺客之行,所谓人心难测,秦之谋士未不顾此也。纵荆轲以凛然之气,忠义之名,终不成。观秦宫殿四壁巍然,盾士御座,荆轲若为插翅之雄鹰,亦难飞矣。

殇哉!荆轲之剑迟矣!刺秦之行迟矣!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项羽*宴迟

乌江之亭,杜牧者诗曰:“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吾则曰:鸿门沛公英乃潜,座上项王仁则迟!

是“仁”,一说妇人之仁,一说宽宏之仁。项羽何曾试想,沛公藏野心乃军霸上?然则新丰之地不大而沛公之心甚危,其拥张良之智,樊哙之勇,意欲争王自成章谱,纵项王众兵之堤,必溃于蚁穴矣。

是时设宴于鸿门,项王轻谏而重义,

拒理而施仁。迟于计谋,迟于果决,沽名钓誉,穷寇不追。宴会之上,当杀不杀,坐失良机;宴会之后,宜追不追,纵虎归山。沛公明大行大礼而快,轻细谨小让而快,遂暗渡陈仓,以退为进。项羽之“迟”,如棋局之败招,不慎则全盘毁。倘及时灭刘氏之威,壮己之势,统揽天下未为不可!何来乌江之刎别,何来垓下之泣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岳飞*惩奸迟

战马奔腾,夷狄交侵。岳家军发愤河溯,起自相台,渴饮匈奴血,饥餐胡奴肉,历二百余战,金贼闻风而丧胆,目草木而皆兵。纵胡敌猖獗,岳飞乃横扫以拒侵。其抗金之功绩,爱国之大气,何处不闻乎?然遭奸臣诽谤,负欲加之罪,背无名之词,金牌屡至,凌外辱而不能御之,实为憾哉!

秦侩之徒,奸臣之首耳。倭寇未至时乃欺压百姓,滥捣朝纲,时皇室昏庸,未惩此奸人。岳飞之“迟”,何为?其重抵外辱而轻锄奸邪,未防家贼而驱外盗,是为盗亦有道,秦侩与金人联袂,祸国甚危矣。岳飞之忠,终致其信朝廷之政;其信,终致其轻奸佞之言;其轻,终致其迟锄恶之道;其迟,终致其含冤而受屈。是为“迟”也。

憾乎!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憾,何时灭?

故垒萧萧,吾怅然而泣之;流水淙淙,吾泠然而悲之;秋声切切,吾茫然而叹之!人无十全无过之人,玉无白碧无暇之玉。英雄者,亦有其殇也!若荆轲之“迟”,项羽之“迟”,岳飞之“迟”。岂不闻诸子百家之言尚有纰漏乎?

吾哀英雄之迟暮,吾犹敬英雄 !

江西南昌市的滕王阁、湖南岳阳市的岳阳楼和湖北武汉市的黄鹤楼被人们誉为“江南三大名楼”.

楼阁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传统建筑,“楼,重房也”;“阁,楼也”。这就是说,楼阁一般都是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建筑,且都以木质为主要结构。在我国古代,不管是佛、道、儒这些宗教门派,还是贵族,都把楼阁看作是神圣、尊贵和威严的象征。在修建的众多楼阁中用于观景、赏景的楼阁很多,也分布很广,南方有,北方也有,但是南方居多。这些楼阁一般临水而建,湖光山色,波光粼粼,景色秀美。所以,这些楼阁也是文人雅士们汇聚之所,许多文学名篇也因这些楼阁而诞生,而这些楼阁也因这些文章的流传而声名远扬。当然比较有代表性的要数被称为江南三大名楼的滕王阁、黄鹤楼和岳阳楼了。

滕王阁

坐落在江西省南昌市赣江之滨的滕王阁,自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建成之后,历经磨难。在建阁至今的1300多年中屡毁屡建,而每次重修,不但都能够再现古阁的风姿,而且规模也是越建越大。1926年滕王阁最后一次被毁于北洋军阀邓如琢手中。1983年10月1日正式开始了第29次滕王阁的重修工作,1989年落成。新阁共9层,高57.5米,是一座大型的仿宋建筑,也是江南三大名楼中最高的楼阁。在阁的第六层东西两面,各挂着写有“滕王阁”三字的大匾,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字体;阁的三个明层四周,均建有平座栏杆,以供游人远眺;在第五层的屏壁上,还镶嵌着铜制的王勃《滕王阁序》碑;在滕王阁的门柱上,还有亲笔手书的《滕王阁序》中的佳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高宗永徽四年,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李元婴任洪州刺使时所建滕王阁的初期,也只是将此阁作为达观贵人们上元观灯、春日赏花、夏日纳凉、九重登高、冬日赏雪、阁中品茶、聚餐饮酒、听琴观画之场所。滕王阁修成22年之后,即唐上元二年(675年),著名青年文学家王勃应洪州都督阎伯屿之邀,登阁赴宴,并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秋日登洪州滕王阁饯别序》(即《滕王阁序》),滕王阁从此名扬四海。唐代中丞御史王仲舒再次主持重修滕王阁完工后,还特邀了大文学家韩愈为此阁写下了古今佳作《新修滕王阁记》一文;大诗人白居易的《钟陵饯送》、杜牧的《怀钟陵旧游三首》、朱彝尊的《登滕王阁》等,至今还都为人们所传诵。

滕王阁在历史上有几处,其中最知名的是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东岸,与湖南岳阳楼、湖北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登阁纵览,春风秋月尽收眼底,近可见仿古商业街迂回曲折,错落有致,西侧赣江、抚江浩浩汇流,远处长天万里,西山横翠,南浦飞云,长桥卧波,令人心旷神怡。

滕王阁始建于唐代,后几经兴废,明代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6年),巡抚都御使韩雍重修,其规模为:三层,高27米,宽约14米。今天的滕王阁,连地下室共四层,高57.5米,占地达47000平方米。

滕王阁为历代封建士大夫们迎送和宴请宾客之处。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曾设宴阁上,命诸大臣、文人赋诗填词,观看灯火。

滕王阁之所以享有巨大名声,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滕王阁序》。传说当时诗人王勃探亲路过南昌,正赶上阎都督重修滕王阁后,在阁上大宴宾客,王勃当场一气呵成,写下这篇千古名篇《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即《滕王阁序》)。从此,序以阁而闻名,阁以序而著称。王勃作序后,唐代王绪写《滕王阁赋》,王仲舒写《滕王阁记》,史书称之为“三王记滕阁”佳话。文学家韩愈也撰文述“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丽绝特之称”,故有“西江第一楼”之誉。1300多年来,滕王阁历经兴废28次,可谓惯看春花秋月,饱经雨雪风霜。

重修后的滕王阁,高耸于南昌城西,赣江之滨。步入阁中,仿佛置身于一座以滕王阁为主题的艺术殿堂。在第一层正厅有一幅表现王勃创作《滕王阁序》的大型汉白玉浮雕《时来风送滕王阁》,巧妙地将滕王阁的动人传说与历史事实融为一体。第二层正厅是23.90×2.55米的大型工笔重彩壁画《人杰图》,绘有自秦至明的80位各领风骚的江西历代名人。这与第四层表现江西山川精华的《地灵图》,堪称双璧,令人叹为观止。第五层是凭栏骋目的最佳处。进入厅堂,迎面是苏东坡手书的千古名篇《滕王阁序》。每一层都有一个主题,亦都与阁有关。

黄鹤楼

今天我们看到的黄鹤楼,是年武汉市人民在她最后一次被烧毁(清光绪十年黄鹤楼因附近民房失火殃及而被毁掉)的一百周年之际重新修建的。她是一座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的建筑,高51米,仅次于滕王阁,明面上看为5层,实际上还有五个夹层,共为十层。因修建武汉长江大桥而从原来的黄鹄矶移到了蛇山的高观山上。黄鹤楼是现代武汉市的标志和象征。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东吴夺回荆州之后(公元223年)。最初建楼的目的是东吴为了防御蜀汉刘备的来犯,作为观察了望之用。历史上对于黄鹤楼有很多有趣的传说,其中流传最广的是,有一个姓辛的人家,在黄鹄矶上开了一个小酒馆,他心地善良,生意做得很好。一次酒家热情地招待了一个身着褴褛道袍的道士,并分文不收,而且一连几天都是如此。一天道士酒后用橘子皮在墙上画了一只黄鹤,尔后两手一拍,墙上的黄鹤竟跳到桌旁翩翩起舞。道士对这个姓辛的酒家说,画只黄鹤替你们招揽生意,以报酒家的款待之情。从此以后,来此饮酒观鹤的人越来越多,一连十年酒店生意兴隆,顾客盈门。酒家也因此一天天地富裕起来。酒家为了感谢道士,用十年来赚下的银两在黄鹄矶上修建了一座楼阁。起初人们称之为“辛氏楼”。后来,为了纪念道士和黄鹤改称“黄鹤楼”。

黄鹤楼在历史上就是文人墨客汇聚的场所,并留下很多不朽名篇。唐代诗人崔颢的七律《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相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将黄鹤楼的地理、环境、传说和楼的雄姿,诉说得淋漓尽致,以至于唐代大诗人李白到此之后,想写诗赞颂黄鹤楼,因看到了崔颢的佳作,不得不发出“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感叹。历代登楼赋诗者很多,仅唐代就有崔颢、李白、王维、孟浩然、顾况、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杜牧等等。像李白所写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全诗气势磅礴,情景交融,古往今来一直被人们所称道。

岳阳楼

位于湖南省岳阳市洞庭湖西岸的岳阳楼,她是三国时期(公元215年)东吴将领鲁肃为了对抗驻守荆州的蜀国大将关羽所修建的阅兵台,当时称为阅军楼。据记载,这就是最早的岳阳楼的原型,也是江南三大名楼修建年代最早的楼阁。

唐代四年(公元716年),中书令张说遭贬,谪戍岳州(今岳阳市)。次年,张说便在鲁肃的阅军楼旧址上重建了一座楼阁,并正式定名为岳阳楼。

北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大臣滕子京受排挤,被贬岳州后,重修了岳阳楼。建成后,滕子京请当时的名臣、大文学家范仲淹写下了一篇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其中的“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被中外广为传诵,亘古不衰。岳阳楼也与范仲淹的这篇《岳阳楼记》一起声名远播。 故有湖南岳阳楼对联:“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说到这篇《岳阳楼记》还有一段故事。现在岳阳楼的一层和二层大厅中各镶嵌着一块用紫檀木雕刻的《岳阳楼记》。但为什么一个楼里要放两块同样文章的碑刻呢?据说,《岳阳楼记》是清代乾隆年间大书法家张照的手笔,其书法、雕刻加之上乘的木质,堪称世间佳品。后来当地有一位擅长书法的县官,为了显示自己,想借岳阳楼和范仲淹的这篇文章而使自己能够名垂千史,便模仿了张照的笔迹,重抄写了一篇《岳阳楼记》,也刻在质地同样的木板上,就连字体的大小、形状也与张照的《岳阳楼记》一模一样。但是刻字匠对县官的这种偷梁换柱的行为心怀不满,而又不敢违抗,便将其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居”字的一撇故意刻得很细,使其与正常的字区分开。野心的县官把张照的《岳阳楼记》拆下来,换上自己的,然后将张照的手书放在船上试图运往别处,不料船行至洞庭湖中时,风浪大作,船翻于湖中,县官和张照手书的《岳阳楼记》碑刻均落入水中,野心县官被淹死。在以后洞庭湖的清淤中人们打捞上来了张照的《岳阳楼记》,因其雕刻于很好的木质之上,张照的手书没有因水泡受到太大的损坏。由于县官和张照的两块《岳阳楼记》的笔迹太相似了,都可为书法之珍品,所以真两块《岳阳楼记》的碑刻就同时挂在岳阳楼的一层和二层了。

现在我们看到的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中惟一的一个木质结构的建筑,她从清朝时期重修后,历经百余年加之几十年的战乱而没有被毁。虽说楼的高度仅有19.72米,比滕王阁和黄鹤楼的规模小得多,但是这个屹立在洞庭湖边上的古代建筑,也可以说是江南三大名楼中惟一不是在建国后重新修建的,并且是保留完好的中国古代传统建筑风格的楼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