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东部大范围雨雪来临了吗?

2.2015年什么原因造成今年全球气温下降

3.西伯利亚霸王级寒潮有多厉害

湖北气象张涛个人简历_湖北省气象局公务员

北极涡旋南下导致气温下降。

寒潮凶猛 “北极涡旋”是祸首!

许多专家都认为,造成此次大范围雨雪冰冻天气的罪魁祸首就是“北极涡旋”,它有三个特点:尺度大、强度强、位置偏南。通常情况下,“北极涡旋”并不会轻易离开北极地区,但……

20日,大寒。

受强冷空气影响,1月21日至25日中国中东部地区自北向南将出现大风和强降温天气,中东部大部地区将出现入冬以来气温最低值,华北北部、长江中下游东部最低气温可能逼近1月历史同期极值。与此同时,欧洲、北美以及日本的部分地区也遭遇严寒天气。

在全球最热年接连破温度纪录的背景下,在原本今冬可能是“暖冬”的普遍预测下,如何解释当前的寒冷?此次大范围强降温有何特点?

“暖冬”变寒潮的原因是什么?

罪魁祸首就是“北极涡旋”

曾有专家预测,中国今冬可能因极强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成为“暖冬”。

“暖冬是一个气候学的概念,即使在暖冬过程中也会有阶段性的偏冷和阶段性的偏暖。”北京市气象局气候中心副主任王冀解释说,“暖冬”反映的是整个冬天的气温状况,任何一小段时间内的“冷”或者“暖”,都难以为“冷冬”或者“暖冬”下定论。

许多专家都认为,造成此次大范围雨雪冰冻天气的罪魁祸首就是“北极涡旋”,它有三个特点:尺度大、强度强、位置偏南。“目前,有一个大尺度的涡旋盘踞在西

伯利亚地区,冷空气在此不断集聚、堆积,在其西侧的偏北气流不时把一些冷空气带到南边,这也是近期北方偏冷的原因。”中央气象台高级工程师李勇表示。

通常情况下,“北极涡旋”并不会轻易离开北极地区。但去年12月底,位于冰岛的强大气旋式风暴将北大西洋的热量带向北极地区,使通常温度在零下30摄氏度

左右的北极突然升温至0摄氏度以上,堪称北极的“世纪之暖”。在这个气旋式风暴“排挤”下,“北极涡旋”被迫离开极地,携带冷空气一路南下。

此次寒潮天气将会持续多久? 29日前后南方气温将恢复正常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说,1月20日至23日,江淮及其以南地区将出现雨雪天气过程,大部地区累计降水量有10~25毫米,安徽南部、江西中北部、福

建北部、浙江等地30~50毫米。其中,湖北,安徽南部、江苏南部、上海、浙江中北部、江西中北部、湖南中北部等地将有小到中雨转大到暴雪,浙江中北部局

地有大暴雪,过程累计降雪量有5~15毫米,浙江中北部局地达20毫米。27日前后,华南、江南等地又将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天气,但无明显冰冻天气。

29日前后,南方地区的气温将恢复到正常水平。

气温会逼近或突破历史极值吗?不会出现2008年那样的雨雪天气

张涛说,安徽、浙江一带逼近历史同期纪录极值的同时可能会逼近历史纪录极值。

单个过程强度可以与2008年相比较,很强,但不会持续出现2008那样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2008年是五六次雨雪冰冻天气过程连续在一起。本次过程雨雪强度虽够强,但冻雨的范围和强度不如2008年猛烈。26日-28日南方虽然还有强降水过程,但是温度有所回升。

本次的强降温过程分为两个部分,一是20日-23日南方的雨雪冰冻过程,另一是21日-25日北方地区的寒潮过程。1991年12月主要是一次大的寒潮过

程,那次的雨雪冰冻不是主要特点。从目前比较来看,在低温上,本次寒潮过程是可以与1991年相匹敌的,但寒潮的指标要看降温幅度和最低温度达到何种程

度。此次寒潮最低温度虽然很低,但是在单次过程中降温幅度并不算大,因为前期的基础温度很低,1月下旬已经是隆冬天气,所以降温幅度可能不会太大。

中东部大范围雨雪来临了吗?

寒潮凶猛 “北极涡旋”是祸首!

许多专家都认为,造成此次大范围雨雪冰冻天气的罪魁祸首就是“北极涡旋”,它有三个特点:尺度大、强度强、位置偏南。通常情况下,“北极涡旋”并不会轻易离开北极地区,但……

20日,大寒。

受强冷空气影响,1月21日至25日中国中东部地区自北向南将出现大风和强降温天气,中东部大部地区将出现入冬以来气温最低值,华北北部、长江中下游东部最低气温可能逼近1月历史同期极值。与此同时,欧洲、北美以及日本的部分地区也遭遇严寒天气。

在全球最热年接连破温度纪录的背景下,在原本今冬可能是“暖冬”的普遍预测下,如何解释当前的寒冷?此次大范围强降温有何特点?

“暖冬”变寒潮的原因是什么?

罪魁祸首就是“北极涡旋”

曾有专家预测,中国今冬可能因极强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成为“暖冬”。

“暖冬是一个气候学的概念,即使在暖冬过程中也会有阶段性的偏冷和阶段性的偏暖。”北京市气象局气候中心副主任王冀解释说,“暖冬”反映的是整个冬天的气温状况,任何一小段时间内的“冷”或者“暖”,都难以为“冷冬”或者“暖冬”下定论。

许多专家都认为,造成此次大范围雨雪冰冻天气的罪魁祸首就是“北极涡旋”,它有三个特点:尺度大、强度强、位置偏南。“目前,有一个大尺度的涡旋盘踞在西

伯利亚地区,冷空气在此不断集聚、堆积,在其西侧的偏北气流不时把一些冷空气带到南边,这也是近期北方偏冷的原因。”中央气象台高级工程师李勇表示。

通常情况下,“北极涡旋”并不会轻易离开北极地区。但去年12月底,位于冰岛的强大气旋式风暴将北大西洋的热量带向北极地区,使通常温度在零下30摄氏度

左右的北极突然升温至0摄氏度以上,堪称北极的“世纪之暖”。在这个气旋式风暴“排挤”下,“北极涡旋”被迫离开极地,携带冷空气一路南下。

此次寒潮天气将会持续多久? 29日前后南方气温将恢复正常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说,1月20日至23日,江淮及其以南地区将出现雨雪天气过程,大部地区累计降水量有10~25毫米,安徽南部、江西中北部、福

建北部、浙江等地30~50毫米。其中,湖北,安徽南部、江苏南部、上海、浙江中北部、江西中北部、湖南中北部等地将有小到中雨转大到暴雪,浙江中北部局

地有大暴雪,过程累计降雪量有5~15毫米,浙江中北部局地达20毫米。27日前后,华南、江南等地又将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天气,但无明显冰冻天气。

29日前后,南方地区的气温将恢复到正常水平。

气温会逼近或突破历史极值吗?不会出现2008年那样的雨雪天气

张涛说,安徽、浙江一带逼近历史同期纪录极值的同时可能会逼近历史纪录极值。

单个过程强度可以与2008年相比较,很强,但不会持续出现2008那样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2008年是五六次雨雪冰冻天气过程连续在一起。本次过程雨雪强度虽够强,但冻雨的范围和强度不如2008年猛烈。26日-28日南方虽然还有强降水过程,但是温度有所回升。

本次的强降温过程分为两个部分,一是20日-23日南方的雨雪冰冻过程,另一是21日-25日北方地区的寒潮过程。1991年12月主要是一次大的寒潮过

程,那次的雨雪冰冻不是主要特点。从目前比较来看,在低温上,本次寒潮过程是可以与1991年相匹敌的,但寒潮的指标要看降温幅度和最低温度达到何种程

度。此次寒潮最低温度虽然很低,但是在单次过程中降温幅度并不算大,因为前期的基础温度很低,1月下旬已经是隆冬天气,所以降温幅度可能不会太大。

2015年什么原因造成今年全球气温下降

今年首场大范围雨雪天气将影响中东部地区,专家分析,此次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降雪范围广、量级大。陕西中南部、河南、湖北北部、苏皖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暴雪,局地大暴雪,部分地区降雪累计量可能接近或超过历史同期极值。

全国降水量预报图(1月3日20时-4日20时)来源:中央气象台

根据最新的气象预报,1月2日至4日,中东部大部地区将出现今年首场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从预报来看,这轮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中,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南部、黄淮、江汉北部等地有中到大雪。2日至4日,雨雪分界线自西北向东南推进,雨雪转换明显地区在陕西南部、河南南部、湖北、安徽中北部、江苏中北部等地,降雪累积量可能接近或超过历史同期极值。

资料图:2017年12月28日,新疆乌鲁木齐降雪后,民众在雪中小心翼翼行走。

这轮席卷中东部的大范围雨雪天气有啥特点?张涛介绍,此次大范围雨雪天气主要是雪“唱主角”,主要特点是降雪范围广、量级大,与降雨相比,影响更明显。专家分析,在南方,此轮雨雪天气中,西南地区东部至长江以南地区以小到中雨为主,其中,云南西北部和南部、贵州中部、安徽南部、江苏南部的部分地区有大雨(累计雨量30~50毫米)。这个降雨量级对于南方地区来说影响较小。

民众冒雪出行。

此次降雪过程将带来哪些影响?张涛介绍,由于今冬降水偏少,此次雨雪天气在给交通出行造成不便的同时也会带来很多益处。“雨雪覆盖的地方是冬小麦种植区,降雪大大可改善土壤墒情,有效抑制病虫害,十分利于冬小麦成长,可谓‘瑞雪兆丰年’。另外,这些地区前期相对干燥,雨雪对于消除雾-霾、净化空气,降低森林火险都有积极影响。”张涛说。专家提醒,雨雪天气会导致气温较低,道路湿滑,部分地区能见度低,需密切关注雨雪对交通运输、油电煤气等能源供应以及群众生产生活的不利影响,也需防范局地强降雪和低温对设施农业的不利影响。

西伯利亚霸王级寒潮有多厉害

北极涡旋南下造成。

许多专家都认为,造成此次大范围雨雪冰冻天气的罪魁祸首就是“北极涡旋”,它有三个特点:尺度大、强度强、位置偏南。通常情况下,“北极涡旋”并不会轻易离开北极地区,但……

20日,大寒。

受强冷空气影响,1月21日至25日中国中东部地区自北向南将出现大风和强降温天气,中东部大部地区将出现入冬以来气温最低值,华北北部、长江中下游东部最低气温可能逼近1月历史同期极值。与此同时,欧洲、北美以及日本的部分地区也遭遇严寒天气。

在全球最热年接连破温度纪录的背景下,在原本今冬可能是“暖冬”的普遍预测下,如何解释当前的寒冷?此次大范围强降温有何特点?

“暖冬”变寒潮的原因是什么?

罪魁祸首就是“北极涡旋”

曾有专家预测,中国今冬可能因极强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成为“暖冬”。

“暖冬是一个气候学的概念,即使在暖冬过程中也会有阶段性的偏冷和阶段性的偏暖。”北京市气象局气候中心副主任王冀解释说,“暖冬”反映的是整个冬天的气温状况,任何一小段时间内的“冷”或者“暖”,都难以为“冷冬”或者“暖冬”下定论。

许多专家都认为,造成此次大范围雨雪冰冻天气的罪魁祸首就是“北极涡旋”,它有三个特点:尺度大、强度强、位置偏南。“目前,有一个大尺度的涡旋盘踞在西

伯利亚地区,冷空气在此不断集聚、堆积,在其西侧的偏北气流不时把一些冷空气带到南边,这也是近期北方偏冷的原因。”中央气象台高级工程师李勇表示。

通常情况下,“北极涡旋”并不会轻易离开北极地区。但去年12月底,位于冰岛的强大气旋式风暴将北大西洋的热量带向北极地区,使通常温度在零下30摄氏度

左右的北极突然升温至0摄氏度以上,堪称北极的“世纪之暖”。在这个气旋式风暴“排挤”下,“北极涡旋”被迫离开极地,携带冷空气一路南下。

此次寒潮天气将会持续多久? 29日前后南方气温将恢复正常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说,1月20日至23日,江淮及其以南地区将出现雨雪天气过程,大部地区累计降水量有10~25毫米,安徽南部、江西中北部、福

建北部、浙江等地30~50毫米。其中,湖北,安徽南部、江苏南部、上海、浙江中北部、江西中北部、湖南中北部等地将有小到中雨转大到暴雪,浙江中北部局

地有大暴雪,过程累计降雪量有5~15毫米,浙江中北部局地达20毫米。27日前后,华南、江南等地又将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天气,但无明显冰冻天气。

29日前后,南方地区的气温将恢复到正常水平。

气温会逼近或突破历史极值吗?不会出现2008年那样的雨雪天气

张涛说,安徽、浙江一带逼近历史同期纪录极值的同时可能会逼近历史纪录极值。

单个过程强度可以与2008年相比较,很强,但不会持续出现2008那样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2008年是五六次雨雪冰冻天气过程连续在一起。本次过程雨雪强度虽够强,但冻雨的范围和强度不如2008年猛烈。26日-28日南方虽然还有强降水过程,但是温度有所回升。

本次的强降温过程分为两个部分,一是20日-23日南方的雨雪冰冻过程,另一是21日-25日北方地区的寒潮过程。1991年12月主要是一次大的寒潮过

程,那次的雨雪冰冻不是主要特点。从目前比较来看,在低温上,本次寒潮过程是可以与1991年相匹敌的,但寒潮的指标要看降温幅度和最低温度达到何种程

度。此次寒潮最低温度虽然很低,但是在单次过程中降温幅度并不算大,因为前期的基础温度很低,1月下旬已经是隆冬天气,所以降温幅度可能不会太大。

最近几天,在全国多地领略强烈“冰冻感”的同时,有关“世纪寒潮”将袭击我国的消息也不断蔓延。

本次寒潮影响范围到底多大?真的会是一个“世纪寒潮”吗?

寒潮“发威”,大部分地区“不能幸免”

就在半个月前,华北地区还在为没有冷空气“驱散”雾霾而苦恼。眼下,一股强大的寒潮不仅将让雾霾“无影无踪”,更会让民众体会到“腊七腊八,冻掉下巴”的真正含义。

“目前,有一个大尺度的涡旋盘踞在西伯利亚地区,冷空气在此不断集聚、堆积,在其西侧的偏北气流不时把一些冷空气带到南边,这也是近期北方偏冷的原因。”中央气象台高级工程师李勇表示。

不少气象专家认为,极地涡旋离开北极地区南下,其“罪魁祸首”可能是一个强大的气旋式风暴。通常情况下,北极涡旋并不会轻易离开北极地区。但去年12月底,位于冰岛的强大气旋式风暴将北大西洋的热量带向北极地区,使通常温度在零下30摄氏度左右的北极突然升温至0摄氏度以上,堪称北极的“世纪之暖”。在这个气旋式风暴“排挤”下,北极涡旋“被迫”离开极地,携带冷空气一路南下。

北极涡旋仿佛“扫地僧”,平日“深居简出”,但一旦“出手”威力无穷。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表示,在这次寒潮爆发之前,已经有一些冷空气先期渗透南下,但这次南下的将是冷空气的“主体”,其影响范围十分广泛,除了新疆和东北地区东北角,我国大部分地区都“不能幸免”。

中东部迎来“速冻”模式,长江以南大雪纷飞

寒潮自西伯利亚启程“袭击”我国,首当其冲的是东北地区。这两天,内蒙古根河地区最低温度已经超过零下40摄氏度,堪称名副其实的“冰窖”。从21日起,中东部地区也自北向南将迎来“速冻模式”。

中央气象台预计,21日至25日,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华北、东北地区南部、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华南及西南地区东部的气温将先后下降6至8摄氏度,华北北部、江南东北部及云南东部和南部等地局地降温幅度可达10至14摄氏度。

对于暂时没有暖气的南方地区来说,本次寒潮“杀伤力”更大。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例,最低气温将下降至零下10摄氏度左右,连华南地区的广东、广西北部都将降至0摄氏度左右。中东部大部地区将创下入冬以来气温新低,安徽南部和浙江中部等地最低气温还可能接近1月份“历史最冷”。

本次寒潮过程除了大幅降温,南方地区还将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从20日傍晚开始,在冷空气“先头部队”的影响下,南方拉开降水序幕。随着21日强冷空气“大举南下”,多地将出现雨转雪过程。

中央气象台预计,1月20日至23日,江淮及其以南地区将出现雨雪天气过程,湖北、安徽南部、江苏南部、上海、浙江中北部、江西中北部、湖南中北部等地将有小到中雨转大到暴雪,浙江中北部局地有大暴雪,主要雨雪时段在20日夜间至22日白天,积雪深度可达5至10厘米,部分地区15至20厘米。其中,湖南、贵州的部分地区21日至22日还将出现冻雨天气。

寒潮过境“三日游”:不会重现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

南方出现大范围雨雪冰冻天气总会让人想起2008年的灾情。本次雨雪冰冻过程与2008年相比如何?

“这次南方低温雨雪过程不会有2008年那次严重。”张涛表示,这次寒潮虽然强度大,但过境速度快,对于大部分地区来说,影响时间为3天左右,不会出现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从冷空气过境时间看,21日夜间,冷空气前锋影响到内蒙古大部分地区。22日夜间,黄河以北地区完成降温。23日,冷空气加速南下。到24日夜间,冷空气前锋就将进入南海。气象专家表示,北方最冷的时间为23日至24日,南方最冷的时间为24日至25日。

实际上,由于前期冷空气的作用,部分地区的气温已经很低,本次寒潮过程算是一次“雪上加霜”。“由于降温幅度没有很大,中央气象台可能只会针对本次寒潮发布蓝色预警。”张涛表示。

中央气象台预计,26日开始,中东部地区气温将逐渐回升;27日前后,华南、江南等地又将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天气,但无明显冰冻天气;29日前后,南方地区的气温将恢复到正常水平。

专家提醒各地做好防寒潮准备,做好民生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