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减排温室气体我国应该取哪些措施?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

2.全球变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为抑制全球变暖我们该怎么做?

3.等宏观治理范围也涵盖了什么等微观治理领域

4.如何应对气候变暖

5.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主要是

6.哪位知道全球变暖的治理措施 比较详细的

7.用哲学知识如何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

对气候变暖的治理_气候变暖的治理应当是为二氧化碳

不可否认,气候问题已成为当下人类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之一。南北极的冰层正因为全球气候变暖而持续融化。也正因为如此,全球的海平面每年都会升高4.8毫米。

而随着地球温度持续升高,到2040至2060年,海平面会上升25公分。可想而知,沿海城市会面临怎样的风险。如果情况持续糟糕下去,当地球上剩余的小冰河全部融化的话,海平面会上升50公分。那么,如果地球上的全部冰层都融化会怎么样?有专家预测,海平面会上升65米,不出意外的话,几乎所有沿海城市都会被淹没,想想都让人脊背发凉。

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议题咱们之前探讨过很多次,一旦地球开启升温模式,后续可以说是一发不可收拾。原因很简单,我们知道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排放,因为温室气体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而全球气候变暖便会导致冰层融化。

而与此同时,其中沉睡的一些物质也会随着冰层的融化而得到释放,这其中就包括含二氧化碳在内的温室气体。也就是说,即便此刻人类停止排放二氧化碳(当然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全球气候还是会不断升温,进一步导致更多的冰层融化,进而有更多的温室气体被释放,如此往复直到某个临界点。

所以要治理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简简单单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所要做的是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这才是给地球降温的关键。或许未来的某一天,人类发明了以二氧化碳这样的温室气体为能量来源的能源系统,那才是真真为解决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

当然,话题扯得有点远,咱们还是接着说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的问题。有专家预测,随着海平面的持续上升,在2050年的时候会有超过570座沿海城市因此受到威胁,海平面将上升半米,而因此受到影响的人口将有八亿之多。

要知道2050年并不是什么遥远的事,相信现在正在读这篇文章的朋友都有幸能见证这一天。如果我们再把时间往后推到2100年的话,因海平面上升而受到影响的人口将高达2.87亿。

好在人类发展出科学的预测能力,所以在危险来临之前,我们还是可以做些什么的。比如,建造沿海城墙以保护这些城市免遭海平面上升的洗礼。

不过,要建造这些沿海城墙可并不便宜。根据统计,全球有大概160万公里的海岸线,这个长度相当于地球到月球之间距离的两倍。大家可以试想一下,要在这么长的距离上建造城墙该是多么浩大的工程啊!当然,成本也是奇高无比。即便仅仅是将美国的海岸线围起来,其支出大概也需要4000亿美金。那么如果要在全部的海岸线都筑起防洪坝的话,数字可想而知。

不过专家们却认为,即便是如此高额的支出,也要比海平面上升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要小很多很多。所以算下来,还是建造沿海堤坝要划算得多。

只不过如此规模的沿海堤坝又会对自然界造成哪些不利影响,进而又会有产生一些不可预知的消极后果,我们不得而知。人类的 历史 ,就是在不断的进步和借由进步所引发的一系列“不适反应”中前行。

这一点无需再做过多解释,如今 科技 进步的代价已经很明朗。可以想见,出于生存的需要,未来人类会积极主动去应对和解决,而解决之道本身也可能伴随着更多的问题浮出水面,但不管怎么说,我们也应该坚信“办法总会比困难多”!

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减排温室气体我国应该取哪些措施?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

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哲学思考

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有人认为是自然界自身变化的现象,但科学家分析研判,认为人为因素是主要原因。笔者认为:目前,生态安全形势严峻,人类只有不断深化对自然环境保护规律的认识,以正确的生态哲学观和生态观指导实践,实施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牢牢守住生态保护红线,才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开创人类文明更高境界。

生态文明:生态,是指生物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关系状态。文明,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下来的合乎客观规律和人类进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社会形态,是人类文明形式的一个新阶段,是人与自然环境辩证统一的关系,它要求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并要树立科学和正确的生态观念,约束自身的行为,对自然的索取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否则必遭大自然的惩罚。其理念构思,运用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凝聚了中华文化的思想精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以博大的情怀和长远的眼光,为人类的未来描绘了一幅美好画卷。

天人互泰:指天与人、人与自然彼此保持安定太平、和谐美好的常态关系,即天人和谐共生关系。它将人与天的互动作思考,着重探讨“互泰”思想及“因果”循环,在科技文明时代的背景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唤醒人的道德良知,积极应对生存发展中所面临的一切,破解面临的难题和困惑。其理念构思,据于易理、源于哲理、循于公理、合于义理,是传承、守正、创新、包容的统一,是主义马克思哲学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创新理念,是在“天人合一”基础上的一脉赓续。它以创新的科学方法和基本要领,不离老祖宗的根和魂,从分析人对自然的认知和改造出发,描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美好愿景,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一般规律,为生态文明的构建,拓宽了理论视野、提供了精神力量。

生态文明、天人互泰是人类一切文明的基础,生态系统只有保持着平衡和稳定状态,人类社会才能实现良性发展、永续发展。当下,人类生存与发展正面临着诸多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挑战……等。人类自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人与自然关系日益紧张,已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因此,人类未来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全球亟待解决的共同难题。诚然,人类文明的兴衰与自然环境的好坏直接相关,生态系统如出现恶化、甚至崩溃,人类一切文明将成泡影。而当代的生态哲学观、生态观——“生态文明”与“天人互泰”,正是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的充分体现,它蕴含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思维和意识,立足全球与未来,必将为人类发展进步注入新动力。(文/啠囦)

全球变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为抑制全球变暖我们该怎么做?

关于适应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措施建议

近百年来,全球的气候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水短缺、生态系统退化、土壤侵蚀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臭氧层耗损、大气成分改变等等方面,对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引起了世界各国和公众的广泛关注。

全球气候变化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我国的气候与环境也因此发生了显著变化。根据气候模式预估,未来100年全球可能还将升温1.4~5.8℃,全球平均降水将有明显变化,北半球雪盖和海冰范围将进一步缩小;一些极端天气与气候(如高温、强降水、热带气旋等)发生的频率会增加;许多地区的干旱将加剧,海平面将加速上升,全球平均海平面到2100年时有可能将比1990年上升0.09~0.88m。

二十一世纪我国气候可能将继续明显变暖,尤以冬半年、北方最为明显。我国近百年增暖的幅度为0.5~0.8℃,近50年我国年平均气温升高以北方为主,其中东北北部、内蒙古及西部盆地已经上升了2℃以上。气候变暖后,我国的天气气候极端的发生频率趋多、趋强,夏季高温热浪增多。气候变化将对我国农业产生一些影响,如作物生长加快,生长期缩短,可能减少物质积累和籽粒产量,从而对农业这一对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部门产生重大影响,种植制度将发生改变,主要作物品种的布局也将发生变化。《京都议定书》生效后,国际社会对发展中国家参与温室气体减排行动的压力日益增加,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目前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已占世界第二,我国面临严峻的减排形势和快速发展经济的双重任务。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正确理解气候变化对各个方面影响的深度和广度,分析其利弊关系,提出相应的适应及减缓对策,是我国面临的重大课题。为此,我们建议:

第一、取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

除了根据温度、水、生物等气候与环境因子的空间格局与演化趋势,调整生产结构与生活方式外,还要认真取水、海岸带、农业、森林、草原、人类健康等方面的适应对策,特别要重视需在现有认识基础上,选择有利于对付气候和环境变化及其影响和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无悔对策和措施",形成有利于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

在制定发展规划时,应把全球气候变暖将产生的影响考虑进去。例如,依据过去50年气候资料,目前到2020年耗资830.6亿元建设淤地坝16.3万座,在主要入黄支流建成较为完善的沟道坝系。但实际上由于气候变暖,青藏高原冰川融化加剧,西北高原夏季降雨量将明显增加,非但淤地坝的作用会减小,而且可能造成区域性连锁塌、垮坝,从而造成重大灾害。所以,“十一五”规划一定要根据气候变化取适应措施,趋利避害。

第二、取减缓气候变化的措施

在充分考虑国家长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前提下,积极取多种减缓措施,坚持把减缓气候变化的核心技术作为优先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先进技术产业化步伐;实施节能优先的能源政策,对能源生产、输送、加工、转换到最终利用的全过程实施节能管理;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技术、先进核能技术以及高效、洁净、低排放的煤炭利用技术和氢能技术,重点突破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以及生物质液化、气化技术,积极研发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坚持走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改进土地利用方式,加强森林的保护和管理。结合国家重点生态建设综合治理工程,大力推进植树造林;减缓气候变化战略与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相协调。当前以解决国内日益严重和紧迫的环境污染问题和能源供应紧缺问题为驱动力和切入点,推进减缓气候变化战略的实施,并将减缓碳排放作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目标。

第三、加强气候变化领域的科研与业务工作

由于未来人为排放方案的多样性、气候模式的不确定性、气候自然变化的难以预测性以及气候系统各圈层和多种影响因子的相互作用和反馈的复杂性等,对未来气候变化的预估包含有相当的不确定性。加强科学研究,不断地改进和提高人类对气候系统及其变化的认识,解决和减少不确定性是目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科学界的重要任务。要深入理解全球气候系统中各圈层的相互作用和反馈过程,了解温室气体和气溶胶等的循环过程及其机理,掌握气候变化检测和预估的方法。应当尽快部署和实施中国气候系统观测、大气成分观测以及气候模式系统等一系列重大科学研究,以加深我们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认识,使我们在全球变化与人类活动对中国气候变化强信号区的影响方面获得新的观测事实,提高对未来气候变化预测的准确率。

(选自2006年两会专题)

等宏观治理范围也涵盖了什么等微观治理领域

全球变暖最主要的原因是温室效应,即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石油,矿石等物质进行开与利用,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在发展的同时,人们并没有同时保护环境,导致了如今的全球变暖。其次过去用于冰箱制冷的氟利昂会破坏臭氧层,臭氧层是保护地球的屏障,它被破坏间接加剧了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对于人们有很大的危害,南北极冰川融化,会导致海平面的上升,自然灾害的增多,沿海的人们存在很大危险;冰川融化导致气候变化,危害人们的健康;同时本来被封存的会出现,人们对于这些未知的很少有抗体,医疗技术也有待提高,对于人们的生命安全是一种威胁;北极熊等动物没有了栖息地,大量死亡甚至导致灭绝。可见,抑制全球变暖刻不容缓,否则,人类的生存将受到威胁。

抑制全球变暖,首先要低碳生活,能够步行就不要开车,能够骑自行车就不要开车;开车对于我们生活是非常便利的,但是产生二氧化碳也是最多的;为此也推出限号出行的政策,我们也应该减少汽车的使用。其次是保护环境,减少一次性筷子和塑料袋的使用,塑料袋是很难降解的物品,一次性筷子会导致许多树木被砍伐,这些都是不利于保护环境的;另外不乱扔垃圾,对垃圾进行分类对于保护环境是非常有利的。

同时,还应该种植树木,绿化环境,植物对于二氧化碳有净化的作用,可以抑制全球变暖。最后,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这些年的自然灾害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正是之前的人们只注重发展,而不注重环境保护才造成这样的后果,我们应该吸取教训,以保护环境为重中之重;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约束人们,才能更好地抑制全球变暖。

如何应对气候变暖

宏观治理范围涵盖了多个微观治理领域,例如:气候变化、网络安全、金融协调、国际移民。

气候变化:这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之一,也是宏观治理范围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候变化涉及到全球范围内的环境、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需要从宏观角度进行协调和治理。

网络安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宏观治理需要关注网络安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网络空间的安全稳定。

金融协调: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对整个经济具有重要影响。宏观治理需要关注金融市场的协调和监管,防止金融风险的扩散和危害。

国际移民: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人口迁移的增加,国际移民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宏观治理需要关注国际移民的管理和协调,促进移民的合理流动和安置。

除此之外,宏观治理范围还涉及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这些都是与微观治理领域密切相关的方面。因此,在宏观治理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政策和措施,实现整体治理的最优效果。

气候变暖的解决方案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通过改进能源消耗方式、提高能源效率、使用清洁能源等措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例如,推广电动汽车、优化建筑能源消耗、提高工业能效等。

推广可再生能源: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减少碳排放。可以通过政策激励、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等方式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保护森林:森林是重要的碳汇,通过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可以减少碳排放并增强地球的碳吸收能力。同时,合理的伐和利用森林也是必要的。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主要是

1、切实转变发展观念

从上世纪中叶开始,随着环境保护运动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兴起,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观受到了世界性质疑。西方学者提出,要更准确更全面地测算发展状况,至少应包括人类发展、收入变化、环境可持续三大方面。中国***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了“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是经济社会发展观念上的一次觉醒,是对传统GDP发展标准的一次革命。但在尚不够发达的中国,要想使各级官员和全体民众真正转变发展观念绝对是一个艰难的过程。然而面对日益严重的全球变暖危机,我们必须经历这个过程,而且要使这个过程尽量缩短。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的核心是“三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和再循环(recycle),具体做法是尽量减少投入和废物产生,尽量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实现生产过程中废气、废渣以及日常生活废物的循环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是减少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暖的有效途径。建议各级在编制发展规划、谋划和实施建设项目、调节经济运行等工作中,一定要重点考虑是否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同时我们呼吁《循环经济法》的早日出台,通过加强法制建设,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发展循环经济还要求在尽量减少一次性能源利用的基础上,开发利用新能源(主要有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这些能源不仅可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而且还是保证持续发展的长期可利用能源。新能源的开发需要政策鼓励和支持,新能源的利用更需要强有力的政策鼓励和扶持,建议各级对这项工作要倾注更多的精力。

3、引导全民从我做起,保护地球家园

给地球降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仅仅是工业经济的事,它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多使用一张纸、多开一会空调、多踩一次油门,……,都与“温室效应”紧密相联。多一个人都能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来阻止环境继续恶化,气候变暖危机的化解就会增加一分希望。广泛宣传和普及全球气候变化知识、提高公民保护全球环境和气候的意识、引导公众建立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是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所当为的事情。

4、在环境气候全球治理中进一步发挥大国作用

在目前的《京都议定书》框架下,中国不必承担强制性责任,但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很早就意识到了气候变暖危机的复杂性和潜在的严峻影响,长期以来为温室气体减排做了很多积极的努力。正如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所说,虽然中国不承诺量化的减排指标,但不等于我们不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和责任。中国的所作所为凸显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作为民间研究人员,我们建议中国在今后环境气候全球治理国际合作中,一要多渠道多领域广泛积极参与,不断提高参与环境全球治理的能力和水平;二要继续从我做起,努力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三要大胆有力地敦促发达国家承担起他们应该承担的主要义务并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哪位知道全球变暖的治理措施 比较详细的

全球变暖的原因主要分为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

一、人为因素

1、人口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也严重威胁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已构成全球性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有毒废料污染因素。不断增长的有毒化学品对地球表面的生态环境带来危害。

2、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陆地活动产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学废料和固体废物等不断排入海洋,导致海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土地遭破坏因素。造成土壤侵蚀和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不适当的农业生产。众所周知,良好的植被能防止水土流失。

3、森林锐减因素。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受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的森林面积正在大幅度锐减。水污染因素。人类的用水量急剧增加,同时水污染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这就形成了新鲜淡水供与需的矛盾。

二、自然因素

火山活动;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变动。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由椭圆形变为圆形轨迹,距离太阳更近。根据某科学家的研究地球的温度曾经出现过高温和低温的交替,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

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

一、加强国际合作

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通过国际协定和政策合作,制定并执行减排目标,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二、提倡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减少排放和保护生态平衡的关键。、企业和个人应取有效措施,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利用,鼓励节能减排,推广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

三、推动绿色技术创新

绿色技术创新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要途径。投资研发和推广清洁能源技术,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促进可持续发展。

四、提高公众意识

加强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行动力。鼓励人们取节能减排的生活方式,减少浪费和环境污染,共同保护地球家园。

五、建立全球气候治理机制

推动建立全球气候治理机制,加强监测、评估和信息共享,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制定全球性应对气候变化的规范和政策,确保各国共同参与和落实。

用哲学知识如何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

全球气温升高的原因是什么?

在冬冷夏热四季分明的我国大部分地区,人们普遍反映近些年冬季气温越来越高了,好像冬天不像以前那样冷得难熬了。其实不仅是我国这样,全球的气温都在升高;也不是这几年,自80年代以来气温连续升高。由于全球变暖,使得冬季降水量增加,夏季出现异常高温和严重干旱,某些地区暴雨次数增加,世界各地冰川减少,北半球冰雪覆盖面积缩小,而且海平面平均每年大约上升2.5毫米。1995年夏季,美国出现了百年未遇的酷热,不但使许多人在热浪中丧生,还造成两起因铁轨受热变形而导致火车出轨的事故。欧洲大部分地区也出现酷夏,不少地方最高气温达40℃。

全球气温的升高,将会给人类带来直接的破坏性影响:海平面升高将会淹没许多城市和土地,生态平衡的破坏将导致农业减产,昆虫和其他传染病症的动物的迁移更会给人类健康带来危害。

气候为什么会变暖呢?科学家们多年来已经做了大量观测和研究。不少科学家认为,是人类活动导致全球变暖。人类生产活动中排放大量大量二氧化碳及甲烷、氧化氮等气体,使得大气层像温室一样吸收更多的热,使温度升高。不过也有的科学家提出不同观点,他们指出,地球历史上出现过多次冷时变化,现在的升温也不过是地球气温自然变化罢了。到底是人类影响还是自然变化,一时还难以定论

最新《自然》:关注全球气温升高

在最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上,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发表研究报告称,全球变暖将导致世界上四分之一的陆地动植物在未来50年内灭绝。也就是说,100多万个物种将在半个世纪后从地球上消失。

来自8个国家的科学家对欧洲、南非、澳大利亚、巴西、墨西哥和哥斯达黎加6地的1103个物种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植物、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和昆虫等。他们以联合国估计的全球气温到2050年可能比现在升高0.5至3摄氏度的标准为依据,利用电脑模型计算气温升高对每一物种的影响。这是迄今最大规模的类似研究。

全球气温升高迫使大部分陆地物种向两极和高山地区迁徙,但许多动植物无法实现这一点。据科学家保守估计,这6个地区的物种到2050年将消失15%至37%,即平均有26%的物种将因为气温升高、无法寻找到适宜的栖息地而灭绝。

补充:另外,全球变暖会导致各种疾病、的传播速度加大、范围扩大,最终还是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全球气温升高对人类利少弊多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如何应对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挑战,是正在北京召开的气候变化国际科学讨论会的主题之一。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奥巴西教授指出,气候变化让我们又多了一个立即取紧急行动的理由。

当前最急迫的是我们对于全球变暖还缺少基本的认知,气温升高到底会改变些什么。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说,气候变暖将会带来一些有利的影响,如:温度升高使中纬度的一些地区存在着作物增产的可能;全球木材供应可能会增加;对某些缺水地区的居民来讲,可用水量可能增加;中高纬度地区居民因冬季寒冷的死亡率降低;由于出现暖冬,取暖所需能源减少。但是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将是以负面影响为主。

———种植业首当其冲受到冲击。气候变暖使蒸发加大,如果降水量不明显增加,将会使我国农牧交错带南扩。东北与内蒙古相接地区农牧交错带的界限将南移70公里左右,华北北部农牧交错带的界限将南移150公里左右,西北部农牧交错带界线将南移20公里左右,草原的面积将因此增加。但农牧过渡带是潜在的沙漠化地区,沙化威胁巨大。

气候变暖后,土壤有机质中的微生物分解将加快,造成地力下降,需要施用更多的肥料;气候变暖同样对昆虫、杂草有利,这使得农药和除草剂的施用量增大。

———农业生产成本将大幅增加。到2030年,我国种植业产量在总体上因全球变暖可能会减少5%~10%左右,其中小麦、水稻和玉米三大作物均以减产为主。年平均温度增加1°C,大于10°C积温的持续日数全国平均就延长15天,冬小麦的安全种植北界也将由目前的长城一线北移到沈阳-张家口-包头-乌鲁木齐一线。到2050年,气候变暖将使三熟制的北界北移500公里之多,从长江流域移至黄河流域;而两熟制地区将北移至目前一熟制地区的中部,一熟制地区的面积将减少23.1%。

———水将变得更少更脏。全球变暖会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可能使蒸发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极端异常的发生,导致洪涝、干旱灾害的频次和强度增加,以及使地表径流发生变化。

我国七大流域天然年径流量整体上呈减少趋势。其中,长江及其以南地区年径流量变幅较少;淮河及其以北地区变幅最大,以辽河流域增幅最大,黄河上游次之,松花江最小。全球变暖还使得我国各流域年平均蒸发增大,其中黄河及内陆河地区的蒸发量将可能增大15%左右。

在干旱年份,气候变暖引起的缺水量将大大加剧我国华北、西北等地区的缺水形势,对农业灌溉用水的影响远远大于对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影响,尤其是在降水减少和蒸发增加的地区。预计2010——2030年西部地区缺水量约为200亿立方米,2050年将缺水100亿立方米。全球变暖将使降水变率随着平均降水量的增加而发生变化,蒸发量也会因全球平均温度增加而增大,这可能意味着未来旱涝等灾害的出现频率会增加。

由于蒸发量加大,河水流量趋于减少,河流原有的污染程度可能会加重,特别是在枯水季节。同时,河水温度的上升,也会促进河流里污染物沉积、废弃物分解,进而使水质下降。

———个人生活质量将会下降。气候变暖对人类健康的直接影响将更加明显,高温使得、细菌、、敏感原更活跃,同时它也会损害人的精神、人体免疫力和疾病抵抗力。高温热浪的增加将使与热有关的疾病和死亡增加。全球变暖对人类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对贫穷地区的人口将是最大的。

气候变暖对人居环境产生影响,居住在河边和海岸带的居民受气候变暖最普遍、最直接的威胁是洪涝和滑坡。人类居住目前正遭遇包括水和能源短缺、垃圾处理和交通等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因高温、多雨而加剧。人口居住密度很高的低海拔海岸区的城市,更是经常处于海岸气候极端的威胁之中。在我国,居民收入大部分来源于受气候支配的初级产业,气候变暖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将更严重。

科学家质疑

现有遏制全球变暖的方法

科学家对近 20 年来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排放与吸收情况进行研究之后认为,所谓的"碳沉降"效应可能只是暂时的,不能依靠它来长期遏制全球变暖。

"碳沉降"是指植被吸收的二氧化碳多于它们释放的二氧化碳,这有助于降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缓解全球变暖的趋势。

来自欧洲和美国等多个地区的 30 名科学家在将于 8 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说,地球植被的碳沉降效果并不稳定,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数据证实,陆地生物圈在 20 世纪 80 年代期间吸收和排放的二氧化碳数量基本相当,没有出现碳沉降,20 世纪 90 年代则有一定的沉降效果。

数据表明,20 世纪 90 年代的碳沉降效应主要出现在北半球的非热带地区,包括北美、中国、欧洲等。科学家认为,出现碳沉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上述地区的退耕还林。此外,森林和草场火灾减少,使植被释放的碳减少,对碳沉降也有帮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虫灾等其他因素的变化可能导致树叶、枯死植物和土壤微生物释放的碳减少。

科学家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可以提高植物生长速度,从而吸收更多的碳,暂时增强碳沉降效果,但这一效应终将达到饱和。影响碳沉降的不稳定因素很多,长期来看,全球陆地生物圈并不一定能够持续起到碳沉降的作用,特别是在温暖而干燥的年份。

森林救不了地球变暖

《环球时报》 (2001年06月08日第十六版)

进入夏季,在人们苦恼于气温"一年更比一年高"时,美国一群科学家又给了人们当头一棒,他们的最新研究表明:要想阻止气温逐年升高的趋势、化解温室效应的威胁,人类还得另想办法,而不能像从前那样寄厚望于森林。因为森林吸收的大量二氧化碳,最终几乎会如数奉还给地球。 温室效应被列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它除了让天气变得越来越热外,还给全球的湿地沼泽、沿海低地、珊瑚礁、温带寒带大量物种带来毁灭性打击。 追根溯源,温室效应是过量的二氧化碳在大气中聚集而产生的一种天气现象。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大量二氧化碳,这已是人们长期以来的共识,因而一直以来,森林被认为是解决温室效应的利器。 5月24日出版的《自然》杂志发表了美国著名杜克大学的几位植物学家和生态学家的一份最新实验报告。7年前,这几位科学家在杜克大学校区附近选择了两片森林,开始了评估树木吸收二氧化碳能力的实验。据推算,到2050年,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量将比现在增加35%-50%。于是,他们就在第一组森林中不断施放二氧化碳浓度为560ppm(ppm为百万分之一)的气体,以模拟50年后的浓度水平;第二组森林则保持目前正常的二氧化碳水平,即浓度在365ppm左右。 在实验开始的前两年里,第一组森林的树木在高浓度二氧化碳下生长明显加快,生长速度比第二组森林的树木大约快25%。但两年后,生长速度却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下降,最终和第二组森林的树木的生长速度基本持平。分析原因,主要是土壤中的养分,特别是氮养分随着树木的迅速生长而消耗殆尽。 实验结果显示,树木生长需要阳光、水分、养分等多种因素,缺一不可,森林可以在短期内加速吸收二氧化碳,但因为土壤中的养分无法配套供应,所以从长期来看,无法指望森林会消化掉50年后增加的50%的二氧化碳。另外,科学家们在跟踪观察二氧化碳在树木生长过程中的作用后发现,树木吸收的二氧化碳主要是对树叶的生长起作用,对树干的作用则不明显。这样带来的最要命的后果是,树叶脱落以后会慢慢腐烂,它所吸收的二氧化碳在3年内将几乎全部回到大气中,而并非像以前人们所说的那样,会留在土壤里。 主持这项实验的杜克大学生物学教授戴维·埃斯沃斯对这一结果评价说:"如果这一结果在全球植被生态中被普遍证实,人们就不得不对环境问题进行再思考了。"目前,已经有实验表明,热带树木与其他地区的树木相比,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相对更低一些。 外界对这份报告给予了极大关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一位植物学家说,这一结果的"潜在重要性"会越来越明显,它彻底推翻了人们的传统观念。 尽管森林在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调节气候等方面都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大量消化二氧化碳的能力上,人们不能太乐观。参与这项实验的另一位生态学教授拉姆·奥林认为,这一实验结果的重要性就在于此。他说,也许人们只能从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量入手来解决温室效应问题了,这将使全球的环保问题变得更为复杂,利益冲突更为尖锐。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一直是国际间一个极为敏感的问题。去年的海牙国际环保会议不欢而散,美欧之间争执的关键问题就是二氧化碳排放标准。美国坚持认为,对发达国家排放量的限制应当考虑到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因素。如果考虑这一因素,对50年后的前景就不必过于悲观,对发达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标准的要求就不必过于苛刻。现在,这项最新的实验成果可以说正击中了美国的要害。果真如此,美国将不能以森林为借口来逃避自己的责任,而全球只能进一步严格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这又将直接影响到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

微生物能"吃掉"温室气体 地球变暖有物相克

《江南时报》 (2002年08月12日第十五版)

本报综合消息 几位来自德国的科学家宣称他们在黑海中发现了一种以甲烷为食的生命体,并称这种生命体可以用来抑制全球变暖问题的继续恶化。 这些科学家称他们这次发现的生命体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已经有40亿年的历史。他们是在黑海中没有光线、没有氧气的深度中发现这种微生物的,并发现这些微生物是以甲烷为食的。 在此之前,科学家们一直认为甲烷只能够通过与氧气进行反应而消耗掉。这些德国科学家希望这些微生物可以用来"吃掉"目前还储存在地球表面以下的温室气体,许多甲烷目前还冻结在两极地带的冰层以下,但是随着全球变暖问题的加剧,它们很有可能被释放出来,使污染问题变得更为严重。这次研究活动的发起人之一的AntjeBoetius教授说:"这些在黑海中发现的微生物可能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居民。我们可能要依靠他们来阻止气候灾难的发生。"

减缓全球变暖新招

--往海水中撒铁

《中国环境报》 2001年1月13日

新西兰科学家最近提出了解决全球变暖的新途径:提高南太平洋海水的铁含量。海水的铁含量升高,浮游生物和浮游植物就会快速生长。新西兰水和大气研究所(NIWA)把此项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很久以前,科学家就曾想用增加铁含量的办法使南太平洋水生植物快速生长,如同陆地上的森林和草原,这些植物在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方面起重要作用。于是,科学家把2吨分解铁撒在南太平洋5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把水中的铁含量提高了10倍。两周之内,浮游生物比播撒区外的增加了10倍之多。 南太平洋面积占世界海洋面积的15%,对全球气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它的铁含量偏低。 NIWA撒铁之后,美国航空航天局隔6个星期拍摄的画面表明,浮游植物的扩散面积已达1100平方公里。浮游植物持续生长时间之长超乎人们的预料,科学家认为,这可能是浮游植物具有把特殊物质释放到海水中的能力,以便于吸收铁。卫星图像生动地展示了南太平洋生态圈对铁含量些许增加的敏感性。

1尊重自然界的客观性。把利用和改造自然同尊重和保护自然结合起来。

2.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3.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

4.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用正确的价值观来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

5.坚持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看到气候问题产生的原因的复杂性,看到气候问题的产生不是一天两天产生的,也不是一天两天解决的。需要重视量的积累,扎扎实实的搞好没一项工作。

6.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全球气候问题的解决不是某一个国家的责任,是所有国家的责任,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治理。

7.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决全球气候问题,主权国家要坚持共同但有差别的义务的原则。